“画龙”重在“点睛”
2013-04-29王栋
王栋
要画好一条龙是十分讲究的。活灵活现的身子必不可少,而那“点睛”之笔,更是尤为重要。组织好一堂课就如同“画龙”一样,要有充实的内容、严谨且合理巧妙的框架体系,而课堂中恰到好处的点拨、适时准确的小结正是那重要的“点睛”之笔。
其实,我们在平时的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都能体会到这一点。在一堂公开课后,听了一些老师的评价、指点,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这“点睛”之笔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悟出了其中的一些玄机。在这里主要结合高二哲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一课的教学略谈一二。
一、教材分析
在教学设计时,我注意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一课有这样三个特点:
1.本课在学习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基础上,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它和前面的知识有很多联系。同时要注意,这里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与前面的知识又有一定区别。因此,在教学中既要联系前面的知识,又要让学生体会出其中的区别。
2.本课的原理和方法论都是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领会。所以,教学也要让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明白这些道理。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从基本含义到两者相互联结、在不同场合相互转化,其中有不少细节、关键。如何在对知识点具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很好的概括、归纳,处理好“点睛”之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难点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过程
1.基本含义
本课所要学习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含义与之前所学习的内容有一定区别。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个区别呢?先组织学生讨论,讲讲自己有哪些不同于其他人的特点。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同于别人的特殊之处,但是每个人又有作为“人”的相同之处。所以一个人都是既有矛盾的普遍性,又有矛盾的特殊性,也可以说人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是针对“同类事物”而言的,不同于前面的“所有事物”。这是本课的第一个“点睛”之处,使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轻松地掌握重要知识。
2.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学生已经了解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道理,那么怎么让他们明白两者的另一个联系?这里我先给学生讲了公孙龙“白马非马”的故事,假设他们是那个守门的卫兵,他们会怎么反驳公孙龙。白马除了颜色是白的,仍然符合马的特征,并不能因为它是白色的,就否认它是马。所以,并不能因为某个事物具有不同于同类其他事物的特殊性,就否认它属于某类事物。从而让学生理解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的道理。
3.方法论意义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是方法论部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参与、竞赛的环节。从一位农民自70年代到90年代的三副春联开始。1974年的春联是这样的: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1993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位农民家里现在又是怎样的情境呢?请学生为他写一副春联,分成几个小组,选出一副最好的。经过每个小组的讨论和最后的评比,最好的春联是这样的:求学问难人精神,出口创汇厂红火;横批:全面小康。
此时,教学气氛非常热烈,我自以为到此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最后对整课的知识做了总结就结束了这一课的教学。可没想到最后评课时,一些老师正是对我自认为最满意、氛围最好的环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后来我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果在选出最好的那幅春联之后,能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讲一下他们的创作思路,就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否则就变成了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这节公开课后我最大的收获和体会就是:在一个精彩的教学过程最后,必不可少的是一个同样精彩的“点睛之笔”。
三、教学心得
在这之后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在思考:如何才能画好这“点睛之笔”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我认为有几点是要注意的:
第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一定要清晰、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在画龙之前,就要做到成“龙”在胸。要选择在最合适的时机,最合适的地方,做出最准确、最精辟、精要的归纳和概括,避免过频、过多、过繁,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高效。
第二,做好充分、到位的铺垫。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答案,从而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一个知识充实、学生探究、教师引导的过程;是一个在“点睛”之前,为“龙”画上强劲有力的“身躯”的过程。在教学中,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填鸭”式的教学,也不是随便否定学生。而是在知识的铺垫、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耐心引导中,让师生之间达到“心有灵犀”,自然“一点就通”。在很多时候,只需要教师在一旁偶尔的指点和帮助,学生也能完成“点睛”之笔,而不必教师亲力亲为。这样会让学生体验到更多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第三,所设计的教学过程一定是要为教学目标本身服务的,避免喧宾夺主。这一点也正是我从这节公开课中吸取的最大的教训。教学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和满足于热烈的气氛,如果不对学生的活动、讨论进行必要的提炼、总结和概括,那么所有的知识只能是一盘散沙,没有了重点、要点,没有了灵魂。过程要吸引学生,要精彩,而最后的结尾也要更为出彩。要使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要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必须画好这浓重而传神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