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音乐节奏三法
2013-04-29孙放
孙放
摘 要: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强调音乐的“原本性”,尊重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音乐教学就是要以听、说、做等艺术教学手段把最简单、做愉悦的音乐节奏呈现给课堂与幼儿。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音乐节奏 幼儿教育
对三到六岁的幼儿来说,动作和心智还比较稚嫩;幼儿节奏教学要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听力为主,让孩子初享音乐清新、明快、欢乐的节奏,让音乐激发孩子心中最淳朴、最美好的情感。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音乐的“原本性”,认为真实、自然的音乐最能激发学习者内心的情感情绪。音乐教师要把最简单、做愉悦的节奏,以听、说、做等艺术教学手段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一、听音乐之趣
幼儿阶段,孩子的视野和活动范围扩大,对新鲜、欢快事物充满“儿趣”。音乐是人类的天性,有趣的音乐能刺激幼儿学习的欲望,从而使得幼儿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尤其那些具有鲜明节奏感的音乐,符合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能激发孩子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教育家奥尔夫先生说音乐教育要符合“人”的本性。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正一教幼儿学习小提琴的做法就值得借鉴,主张兴趣是幼儿学好小提琴的关键,教师要顺“趣味”而为。只有幼儿对音乐的追求达到一定阶段,才愿意模仿,才会练琴。由父母初次带来学琴的幼儿,铃木老师只让孩子静坐在琴房看自己拉小提琴。家长都很纳闷,学琴变成看琴,很快孩子们都被老师娴熟的拉琴动作和美妙的琴声所吸引,都忍不住想走过去试试手。当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激发以后,铃木老师仍然让孩子“观”琴、“听”琴。隔了一段时间,铃木老师偶尔让孩子们摆弄一些拉不出音的破琴,交给孩子们拉小提琴的基本动作。几个月过去了,孩子们的“琴趣”高涨,学琴自然水到渠成。
生活中的音乐是最真实、最朴素也最能引发幼儿情绪共鸣的音乐。在日常生活中,原本性音乐为培养幼儿听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叮零的小闹钟、会笑的不倒翁或者嘀嗒的流水等都充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很多幼儿都可以从生活中的音乐中感受到音乐的朴素旋律,分辨不同音乐节拍,这往往让孩子们感到自豪与兴奋。虽然幼儿音乐知识缺乏,但直观的节奏感,为音乐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体会音乐语言
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媒介。在人际交流中,人们关注最多的就是语言承载的交流内容。音乐,作为一种情感和信息的交流方式,旋律、音色、节奏等音乐的语言也被人们所关注。不懂得音乐节奏语言,很难算得上真正理解音乐。幼儿年龄小,还不能形成完整、抽象的认知能力。因此,适合幼儿理解的音乐语言,应该简单、易懂。给幼儿欣赏音乐《进行曲》,可以要求幼儿用线条表达对这个曲调的理解。结果,幼儿画了很多直线、折线,形象地表达了曲调所传递的信息。
音乐语言的教学需要一个过程。刚开始,教师可以选用简单的节奏音乐,然后逐步过渡到综合性强的儿歌,以让孩子适应复杂的音乐节奏。教师依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充分让幼儿感官感知音乐节奏。例如:2/4、3/4、4/4拍是幼儿经常接触的音乐节拍,教师可以借助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理解这些节拍的音色和音调差别。通过分辨不同小动物的叫声,幼儿可以感觉到声音有长短之分。二分音符,发声时间相对较长;四分音符,发声时间相对较短。在教学将结束之时,可以分发给幼儿一些“音符卡片”,让幼儿对音符、声音语言有清晰的理解。
三、动作表现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幼儿情绪化比较明显,不能长时间聚焦于一个事物,尤其对小班幼儿而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起学生感受音乐节奏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奥尔夫教学法鼓励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转换角色,成为幼儿音乐教育的“伙伴”甚至是“协助者”。要让孩子们感到有音乐的生活才是富有趣味的,不是“学”音乐,而是“玩”音乐。音乐中动脑、动手、动脚的游戏可以使孩子身心愉悦地获得节奏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主张选择原始的发声器,如木鱼、手鼓、铃鼓等。幼儿通过拍、打、击等各种动作,产生不同的乐音。教师要及时指导,让孩子们分辨音质的长短、厚薄、高低,鼓励孩子尝试“做”音乐,创造出好听的音乐。教师把每种乐器的节奏型写在黑板上,让幼儿自己看谱练习,自己动、自己练;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兴趣浓厚。在对幼儿节奏感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在课堂弹奏全是四分音符为一拍的乐曲(XX|XX|XX|XX||),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走。当幼儿走的速度与音乐的快慢步调一致时,可将弹奏的八分音符改变为半拍的乐曲(XX|XX|XX|XX||),使幼儿为赶上音乐的速度,开始跟音乐小跑起来。经过多次训练,幼儿的乐感将增强。
声音的世界,节奏感无处不在。教师既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倾听节奏、发现节奏,又要引导幼儿创作节奏。
参考文献:
[1]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本土化教学模式构建[J].外国教育研究,2012-4.
[2]崔伟.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