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高素质校对队伍的途径

2013-04-29李忱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编校出版社图书

李忱

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环节之一,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培养优秀的校队人才是保证校对工作顺利进展的关键,亦是保证图书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环。然而在现阶段,校对队伍依然存在着人员能力不足、学历低下、结构配置不合理、地位待遇不公等现象,以至于影响到图书产品的质量。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对队伍以适应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成为当务之急。

建设高素质校对队伍的意义

(一)21世纪新形势和新知识经济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版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图书发行体制的变革和发行渠道的拓展,各出版社的出版种类和出版数量越来越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专业名词的不断推陈出新,对校对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时期的校对人员,不仅要有较广的知识面,掌握最新的规范名词,而且要具备某领域内一定的专业水平。与此同时,出版业已告别铅与火的时代而步入电脑化时代,它不仅使编辑工作、排版工作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还迫使校对工作的程序、方法、工艺等都面臨一场深刻的变革。虽然电脑自动校对系统对提高图书质量有一定的作用,但它只能作为校对工作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能取代人工校对。因此,新的形势对校对人员的学识、技能等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高能力、高素质的校对队伍迫在眉睫。

(二)提高图书产品质量的需要

图书质量有四项,一是内容质量,二是编校质量,三是设计质量,四是印制质量,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而图书的编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校对的质量。校对工作的质量,关系着图书的命运。所以列宁强调指出:“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出版企业是内容产业,生产的图书是精神产品,是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具有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塑造灵魂的作用。同时,图书作为文化信息载体,不但负有传播文化的现实任务,而且由于其超时空的内在特质,还负有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校对工作者不但要有现实责任感,而且要有历史使命感,不但要对当代读者负责,而且要对后代子孙负责。因此,图书生产更应该强调质量。不讲质量、对读者不负责的出版社,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精神产品,不可能赢得读者的信赖,当然不可能赢得市场,也就无从谈起什么“创造利润”了。

(三)提高出版社经济效益的需要

很多人认为校对部门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校对也有具体的经济指标,如经济上的平均成本,含办公成本、工资成本等。此外还有时间成本、管理损耗成本、风险成本、公关效益成本、机会成本等一系列的边际损益问题,它们会产生一定的边际效益。减少损耗、节约成本,就是无形的产出。所以,校对经济效益不可低估。新闻出版总署在2004年12月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经检查属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上万分之五以下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改正重印后可以继续发行;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出版单位必须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30天内全部收回。”从该条文中可以看出校对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一旦编校质量不合格,图书即成废品,就会直接给出版社带来经济损失,并由此产生品牌的负效应,给出版社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所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校对队伍,提高图书质量,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经济上的损失,相应地提高出版社的经济效益。

我国校对队伍的现状

(一)校对人员的职业倦怠现象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于工作导致的职业流行病,从根本上讲,职业倦怠是压力与回报的关系的产物。压力与回报可能形成四组关系,即高压力高回报、高压力低回报、低压力高回报、低压力低回报。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组织变革加快、职业不稳定加剧的时期,人们对现实工作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校对工作作为书刊出版的重要环节之一,肩负着对图书质量把关的神圣职责。由于社会对图书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校对工作者时刻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繁重的工作任务使广大校对工作者感到疲惫不堪,身心压力巨大。长期以来,人们对校对人员、校对职业存在某些片面看法,校对工作被界定在“校异同”的认识范畴,是一种边缘职业,仅仅是比较原稿与校样的“异同”,是单调、重复的“低级劳动”,其工作认同、经济和社会地位等始终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从而造成校对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是被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等职业倦怠现象。尽管目前的校对职业是存在如部分校对的专业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职业道德意识淡薄、与社会对校对的道德期待和要求有一定差距等问题,但作为书刊出版重要质量环节之一的校对工作理应得到合理的回报。

(二)校对人员工作压力大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每三名编辑应配备一名校对,但目前按此规定编制和按工作量配备校对人员的出版社极少,这样,客观上造成了校对人员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以笔者所在的出版社为例,按初级、中级、高级的技术职称标准,全年的校对工作量分别为1680万字、1920万字、2160万字,压力巨大。其次,虽然各个出版社都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和各种规章制度,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部分书稿的编、审环节流于形式,有少数编辑书稿到手后不认真审读、仔细加工就发排,排版出来后就让校对人员校对,造成校对工作者不得不对原稿的某些问题质疑,无形中加大了劳动强度。最后,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一切都要讲究效率,效率优先的原则对于出版行业也不例外。

(三)校对工作的社会地位低下

众所周知,校对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编辑的助手,是图书的质检员,不仅要有相当的语言文字功底,还要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在一本优秀图书的诞生过程中,校对起着这样或那样的重要作用。但在现实社会中,校对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并未受到广泛的肯定,一本书稿完成了,往往体现更多的是编辑等其他环节的作用,而如果图书出现差错,首先想到的却是校对的疏漏,责任在校对身上。

建设高素质校对队伍的途径

(一)培养校对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任何一种职业的从业人员的本分。我国近代学者梁启超说过,任何职业都是神圣的,因为人不仅为生活而劳动,也为劳动而生活,劳动、做事是生命的一部分。视职业岗位如同生命一样神圣,全心全意地热爱它,尽心尽力地做好它,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源于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社会进步说到底,是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来推动的。

(二)加强对校对人员的职业培训

校对是一门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经过专门培训,至少要經过长时间校对工作的磨炼,才有可能胜任校对工作,保证校对工作的顺利进展和图书的质量。笔者认为,对校对人员的培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入门培训。入门培训是指对刚招收进来的新员工进行从事校对工作有关基础知识的教育、培训和指导,使其大体了解校对工作的具体内容、环节和在整个出版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就教育、指导方面而言,主要是指按照党和国家有关出版方面的方针、政策,在校对过程中把好思想关、政治关。就内容方面而言,应明确“三校一读”的责权范围,从语言文字、知识性、逻辑性、专业性等方面把好基础关,强化其责任心。

2.“三心”培训。“三心”是指校对人员必备的“耐心”、“细心”、“有心”三个方面。耐心是前提,细心是基础,有心是保障。有耐心是从事校对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进入校对境界的一般要求。所谓“耐心”,就是要能“耐得寂寞”,要在排除内外部一切干扰的情况下,真正进入到校对的境界中去。只有能“耐得寂寞”的人,才能安心校对工作,不见异思迁;只有能“耐得寂寞”的人,才能精心于校对工作,不急不躁,不敷衍了事。细心是对从事校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它是从事校对工作的基础。所谓“细心”,就是要有细致之心。

3.专门培训。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从事专职校对的人员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校对专业学习,这是我国教育体制的客观原因造成的,所以,校对人员除了要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校对规律,积累校对经验,还需要到相关部门组织的专业知识培训班进行学习,进一步增强个人的专业知识,提高校对能力。

4.自我培训。校对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现阶段,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化,科技进步的速度已然加快,有人估算,人类社会知识问题的90%是近50年生产、创造出来的,近年来人类的全部知识每5年翻一番。在西方国家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定律:一年不学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20%。

(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1997年6月26日新闻出版署第8号署长令发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17条:“各出版社应建立图书质量(包括内容、编校、设计、印制等)审读检查制度,设置专门机构,配备资深的专职人员,经常或定期审读检查本社图书。经检查达到良好、优质的图书,给予相关人员以一定的奖励。质量不合格者,给予相关人员以适当的处罚。”

结语

新时期的校对工作要求校对人员能全面承担校异同、校是非的校对责任,从而从根本上杜绝“无错不成书”的现象,确保图书质量。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所以,必须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对队伍,以满足出版业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需求。

(作者单位:中国质检出版社)

猜你喜欢

编校出版社图书
内卷
我等待……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班里有个图书角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石油工业出版社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