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的模式

2013-04-29李薇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弱势教学内容动作

李薇

特殊教育中,在体育教育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关系到被弱势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本文讨论了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模式选择的原则,并就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

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模式运用的原则

(一)成功体验原则

特殊体育教育中,由于教育对象自身情况限制,因此运动能力方面差异较大,因此教育目标和模式应帮助残疾学生体验成功,克服缺点,增加运动能力。因此在设计和选择教学模式时,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基础教学目标基础上设定有差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运动发展水平,帮助学生通过教学过程和努力实践能够较好完成相关教学动作,并向自己的最佳发展目标努力,以达到激发学生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二)实践锻炼原则

要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实践锻炼必不可少。特别对于特殊教育来讲,学生行动不便,肢体运动能力受到限制,体育课学习效果有限,各种动作实现质量不高。因此在教学模式设计中,应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勤加训练,积极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各种动作的要点,帮助学生发展运动能力。

(三)信心培养原则

在特殊教育中,教学对象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弱势学生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因此在教育模式的设计中,应强化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即使学生只取得了微小的进步,也充分运用口头和手势进行适当的鼓励,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强运动能力。因此应特别注意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强化对学生的称赞,帮助学生得到心理满足,增加学生的信心。

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模式设计

(一)分组教学模式

特殊教育学校各班级学生人数较正常学校班级人数少。因此可采用分组教学模式,避免由于每个学生运动量大造成学生疲劳造成教学效果不好,甚至引起学生受伤,从而影响教学内容和目标。一方面,可以分类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分类教学、个别指导的方式,首先进行整体示范教学,然后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动作指导。另一方面,也可按照学生运动能力水平高低进行分组,教学难易程度不同的内容,对于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提高教学内容的难度,加大动作的难度,对于受自身条件限制,运动能力水平不高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动作方面作较低要求,因此帮助学生最大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能力,并且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对较为灵活的学生教学安排三步上篮的内容,对于水平有限,体育运动不佳的学生采用定点投篮的内容,从而帮助不同学生各有所学,增长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

(二)场景教学模式

特殊教育中,教学对象接受教育能力相对较弱,对于外部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场景教学模式,利用体态、图示、器材、幻灯等方式,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幻灯、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作的原理,强化对动作的学习;可以利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运用,启发学生对场景进行观察,强化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不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运动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互动教学模式

互动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示范、模仿和反馈等方式,达到教学互动的效果,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示范,通过动作示范、手势的形式,利用学生对肢体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概念;体育教学中,动作的掌握还可通过模仿等方式完成,可以帮助学生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模仿,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模仿,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达到教学的体验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应有意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时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强化学生的反馈,通过鼓掌、竖大拇指等方式给予学生以鼓励,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

结论

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往往是被忽视的部分,但是体育教学对于帮助弱势学生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应设计和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帮助弱势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感,帮助弱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作者单位:惠州市特殊学校)

猜你喜欢

弱势教学内容动作
将弱势变为优势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动作描写要具体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画动作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为弱势妇女开辟阳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