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3-04-29徐曼莉

成才之路 2013年8期

摘 要:英语阅读是英语语言技能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并且提高其阅读能力一直都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主要探讨了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解决因阅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自身因素产生的差异。

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阅读教学衔接

一、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 阅读教学目标的差异

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点,因为小学英语的学习内容有限,接触较多的阅读材料都是以对话课的形式出现,即使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接触到的也只是一些语篇学习的内容。因此,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以教会学生认读为主。而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重视文化的渗透,培养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捕捉能力,要求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方面,初一学生应达到的三级目标比小学六年级学生应达到的二级目标多涉及的微技能有:略读、理解大意、了解重点细节、理解作者意图,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作出了明确要求。

2. 教学方法的差异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社会对中小学的要求和评价取向也不同,因而使中小学在英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各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小学生(7岁~12岁)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还是不能摆脱具体事务的支持,所以小学教师在教授他们学习抽象知识的时候需要形象的教学方式。在小学,全身反应法为首要教学方法,形式丰富且贯穿教学中的呈现、练习、运用和巩固提高一系列活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全身反应法中的角色扮演进行游戏活动。然而中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逐渐增大,教材难度和课堂教学容量也在大幅度地增加。中学教师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主,讲课过程点到即止,学生学习的灵动性大大增强。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课堂教学任务重,老师也不再包揽督促学生跟读、背诵的工作,这样就形成了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很大的跨度。中学普遍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教师提供阅读技巧和分析文章的帮助。这种教学方法上出现的差异使部分早已习惯于小学阶段保姆式教法且依赖性较强的学生一时无法适应,一些学生因无法适应而导致成绩急剧下降并产生厌学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3. 阅读材料的差异

中小学阅读材料的差异主要呈现在教材和课后阅读作业。小学阶段的阅读材料多以故事形式为主,中学阶段多以任务型小短文为主。

小学英语阅读内容的选择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阅读材料以对话形式为主,每个对话配插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辅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每个故事设置的阅读任务采用角色扮演或回答问题的形式。课后作业,以巩固课堂学习的语篇为主。小学英语阅读材料编写的目的,旨在保持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文化意识和正确的情感态度,拓展思维和文化知识,丰富学生语言,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中学的阅读材料每篇设置了相应的任务,通过回答问题,数据提炼,判断是非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材料中包含了单词、短语、句型、语法等知识的学习。阅读教学前,学生应自主完成预习工作。课堂上教师拓展同义短语,操练关键句型,要求学生仿写。课后学生会阅读一些老师布置的英文报纸或影印的阅读题,通过做题提高阅读技巧。

4. 学生自身因素的差异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通过书写字母、单词,加深对其认读和记忆,学习方法以被动性占支配地位,主观意识较薄弱。另外,大部分学生存在一些不好的阅读习惯:将文章翻译成中文,没有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中学阶段,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英语为了应付考试而阅读,缺乏阅读策略。为了调查学生的阅读状况,对50名小升初的学生做了不记名的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阅读习惯良好。78%的学生经常阅读,13%的学生偶尔阅读,只有9%的学生基本不阅读。但是,学生接受阅读并不等于喜欢阅读。26%的学生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喜欢英语阅读的,20%的学生是为了应付来自父母及老师的压力,而54%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大部分学生都是被动阅读。然而,阅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认可。78%的学生认为英语阅读重要,13%的学生认为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一般,只有9%的学生认为英语阅读不重要。根据数据显示,35%的学生能仔细阅读并做读书笔记,27%的学生仔细阅读但不做读书笔记,38%的学生快速阅读。学生每天花在英语阅读的时间较少。79%的学生每天花在英语阅读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17%的学生保持在1~2小时,4%的学生阅读时间2小时以上。多数同学对自己的阅读成绩满意。67%的学生满意现下的阅读成绩,31%的学生认为成绩一般,只有2%的学生不满意取得的成绩。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学习过程逐渐强调独立性,教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身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差异,往往使一些刚从小学升上初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尤其是阅读课程的学习上形成了较大的障碍。

二、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

1. 培养学生在小学阶段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兴趣

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衔接最关键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衔接过渡是否顺利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整个中学阶段英语学习能力的正常发展。在此阶段教师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保证。据调查,小学的英语检测只有期末考,阅读占试卷的比重微乎其微。但是到了初中,不仅出现了单元考,阅读占考试的比重也大大增加,阅读的难度也大幅度提高,体现在阅读的题型方面——理解大意题。小学的英语阅读题型大多为细节题,学生能直接从所读文章找到答案。但是中学的阅读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能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达到判断是非的高度。能在小学阶段就养成阅读习惯的学生占大多数,但是选择英语作为阅读材料的很少。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及家长应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可以是阅读带有英语的连环画也可以是动画片,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程度。通过有关英语阅读教学的媒介,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应着重提供一些典型的语篇,通过指导阅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定时定量阅读,并检查和评价学生的阅读质量,旨在激发学生对所阅读文章的思考,为初中的英语阅读学习做好铺垫。

2. 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交流平台

由于中小学基本上都是分开办学,初中教师对初一新生的學习情况并不了解,无疑加大了教学难度和师生间的磨合期。建立中小学教师交流沟通的渠道就很必要。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们集思广益,是思考和灵魂的碰撞。通过对课题的共同研究,教师们可以了解并学习到其他教师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都对他们自己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搭建中小学教师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中小学教师开展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教研活动,尤其是在衔接的两个年级——小学六年级与初一年级第一线教师之间的交流。这样就能让中小学教师之间有更多机会相互感受一下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各自的教学法模式、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为教师制定具体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参考。并且建议在新生入学伊始进行一个摸底英语水平测试及问卷调查。英语教师应重点分析学生的书面试卷,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可以为教师确定复习与教学内容找到切入口。问卷调查则主要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例如学生听课的习惯、阅读的习惯、书写的习惯、复习与预习的习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了解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哪种教学方式提供强大依据。

三、结语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是英语教学改革的热点。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阅读的过程是对语言认知的过程,阅读训练有助于学生巩固并扩大词汇量,提高理解段落各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技能的基本方法,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六年级到初一年级,学生要实现从具体感知阅读到抽象阅读的过渡。如果这一过渡阶段没有有效衔接,可能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处理中小学英语阅读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学习技巧。并且英语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熟练掌握英语能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不容忽视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只有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和兴趣,才能有助于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威.小学儿童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陈治华.谈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J].镇江高专学,2009(4).

[3]周智忠.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J].基础英语

教育,2009(12).

徐曼莉(1990— )女,福建厦门人,哈尔滨学院09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 哈尔滨学院学生科研项目 “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HXS201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