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2013-04-29孙在芳
孙在芳
摘 要: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数学作业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每一次作业都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作业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作业的布置必须做到三个结合,体现生活化,富有趣味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作业设计 三个结合 作业生活化 趣味性作业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业设计就要以新课标为依据,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体验性。教师设计的作业要面向全体,尊重个性、重视学以致用的数学作业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是我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思考。
一、作业的布置必须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强弱之分,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作业的布置要体现面向全体、尊重个性发展的先进理念,必须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1.基础题与分层题的结合
学数学离不开一定的数学题练习,我们不提倡搞“题海战术”,但不能回避做一些必要的练习题。练习题的布置分三个层次:一是课堂作业作为基本练习题,是巩固和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好办法;二是相配套的补充习题,一般作为家庭作业,在练习中可以及时发现一些问题,便于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三是探究题,题目难度比补充习题要稍大一些。
2.常规题与陷阱题的结合
课堂教学中除了设计一些常见的重点题外,还应适当安排一些陷阱题。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设几个陷阱,让学生在上当受骗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把常规题与陷阱题结合起来让学生练习,学生就会慢慢纠正审题不清的毛病。如,在《分数》学习过程中,我出了这样两道练习:1.一块8/9公顷的地,1/9公顷种黄瓜,5/8公顷种西红柿,其余的种茄子,茄子的面积占多少公顷?2.一块8/9平方米的花圃,月季花的面积占1/3,百合花的面积占2/5,其余种玫瑰花,玫瑰花占花圃面积的几分之几?第一题,学生一般都会列出正确算式为:8/9-1/9-5/8=1/8公顷。受第一题的影响,第二题学生往往这样做:8/9-1/3-2/5=7/45。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大多数学生跳入这个陷阱后,我再指出这样做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在对比中加深学生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证明,我们可以根据每课的知识点和学生的个人情况给学生设计一些陷阱题,让学生在多次掉入陷阱的体验中站起来,直到真正考试时不再掉入陷阱,从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3.巩固题与拓展题的结合
因材施教,既要让学优生“吃得好”,又要让中等生“吃得饱”,更要让学困生“吃得了”。
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布置一些巩固性的练习题;对中等生,布置一些稍灵活但不难的题目,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果子”;对有潜力的学生,布置一些拓展题,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枯燥单调,同时也让学生通过思考,体验解题过程的奇妙与快乐。
二、拓宽学习空间,体现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的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能用到数学。生活中也有取之不竭的数学教育资源。因而,如果作业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就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使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课外作业练习中解脱出来。
三、富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能主动、轻松、持久地集中学习。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是勉强完成任务,当然干脆“忘记”的学生也偶尔有之,这就需要布置的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通常设计以下三种形式的作业。
1.游戏性作业
游戏是激发兴趣最好的载体。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孩子的内心活动可以通过游戏变为外部的自我表现,从而获得快乐和满足。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的关系,如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我首先以猜老师年龄的游戏导入,学生纷纷开动小脑筋,思考中先让学生体会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到了“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课尾又设计了猜扑克牌的排列顺序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重大价值。
2.操作性作业
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所谓“实践出真知”,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把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教学中我设计了操作性作业,使学生通过活动,初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学习《统计》后,让学生到生活中统计家中一个月的开支和家长的收入情况,制成统计图表。又如,学习《奇妙的图形密铺》后,让学生课后自己设计简单的喜爱的密铺图形,在设计的快乐中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数学美的体验。这样的作业使学习融入了生活的“大课堂”,学生做起来乐此不疲。
3.摘记性作业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我不仅自己进行教学反思,而且引导学生写学习数学的反思日记,可以写一写今天学到的新知识,以及感受和体会,也可把这些感受体会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自我反思与评价意识。
总之,数学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思维的发展。只有有效布置课外作业,才能使课内、课外融为整体,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