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危机报道的负面传播

2013-04-29郭静静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转基因黄金舆论

郭静静

2012年黄金大米案,一场科学实验被定性为食品安全事故,黄金大米造福人类的功用被定为“残害”儿童。在此案中,科学传播的丧失,媒体跟风的一边倒报道形成强大的舆论风暴;同时政府信息传播中受沉默螺旋影响的迟钝作为,对舆论威压被动符合,基于媒体碎片化信息之上的判断,又给政府危机事件应对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应对公众和媒体特定时间节点非理性的情绪表达,树立科学理性的政府形象,对群体心理的进行深刻把握,拒绝一刀切的处理模式是关键。

来龙去脉:媒体选择下信息一步步的碎片化传播

2012年8月1日,《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网站发表了一篇美国塔夫茨大学类女博士唐广文的学术论文,名为《黄金大米中的β-胡萝卜素与油胶囊中的β-胡萝卜素对儿童补充维生素A同样有效》。8月31日,有网站援引绿色和平组织在其官网上对美在中国黄金大米试验的指责,称,黄金大米试验用儿童做实验是不道德的,黄金大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国家儿童维生素A缺乏的症状。事件迅速传播,各类媒体,报纸网站对此事件进行报道,基本援引绿色和平组织的全部观点,质疑集中在儿童人体试验缺乏伦理道德,学校政府疾控中心可能存在的潜在利益关系上。舆论危机爆发。

在九月份的舆论走向当中,对黄金大米的评价一边倒的倾向于批评和质疑,黄金大米的危害被扩大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危害上,承上启下的承载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集聚性恐惧和担忧。绿色和平组织作为一个非政府间的组织,致力于保护地球环境,保护生态多样化,反对转基因食品,它有着自己倾向性和偏见。但新媒体有碎片化信息传播的弊端,各大网站均把这项观点作为权威事实信息进行发布,据监测,9月份门户网站上的有关新闻内容,几乎没有任何报道真正的把黄金大米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世界范围内有怎样的认知,唐广文女士的原论文进行背景分析介绍。媒体的报道在一次次的信息碎片化选择处理中,叠加传播。2012年9月21日东方今报发表文章《袁隆平:黄金大米没什么用》,部分内容如下:

9日下午,袁隆平院士来到六安市霍山县超级稻攻关试验点。就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黄金大米”事件,袁院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黄金大米转基因(问题)对吧?把它拿到湖南、拿这个小型田做试验是违法的……它产量只有三四百市斤啊!那在我们国家有什么用啊?”

我们可以看到,袁隆平先生的观点是,黄金大米作为转基因产品,用小型试验田做实验,违法,且黄金大米产量不高,在我们人口众多的国情之下,解决不了吃饭问题,是无用的。但是媒体断章取义,选取语句的后半部分,把其等价为黄金大米在功效上是无用的。

这些失实信息经过媒体的选取放大,迅速的在网络上形成强烈的反对民意。

迟钝应对:舆论风暴下政府被逼入罗生门的死角

事件中,面对对我国相关部门对涉及人体试验领域伦理审查不严、监管不力的问题,以及实验程序和审批是否符合规范等系列问题。各级部门作出了不同程度推卸式处理,逃避责任,丧失了第一时间把握舆论走向主动权的时机。

9月1日,衡阳市政府声明称,在江口小学进行的是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的一项国家课题组项目,所用食材均采购于当地,不含转基因食品,试验也未与美国及任何境外机构发生直接关系。而在随后的时间里,衡阳市政府又对此说法进行了全面的更改。9月5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初步调查情况,该课题负责人荫士安介绍对于是否使用“黄金大米”不知情。9月7日下午,湖南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华表示:“我们组织承办的国家级试验被混入了另一个试验,我们省、市、县三级疾控部门竟然毫不知情”。学校起先称黄金大米胡萝卜素试验起先告知过家长,并且家长也签了通知书,其后又否认孩子们吃过任何形式的黄金大米,并称,采购的大米不是美国的转基因黄金大米而是本地的一种叫黄金米的东西,是理解错误。

而所提论文的署名作者依序为,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汤光文、湖南省疾控中心胡余明、中国疾控中心荫士安、浙江医学科学院王茵和另三名美国学者。论文还注明了各作者的分工。而在事件曝出后,论文中涉及的3名中方作者均称不知详情不曾签字。荫士安的情况随后发生变化,起先他还从专业领域解释黄金大米实验的相关程序,其后他就保持了缄默。在这个事件发酵的期间,起初政府的相关部门消极应对,秉持撇清责任式的处理思维,似乎出了事情,只要表达自己不知情,不是故意为之,就会取得公众的支持和谅解,这种做法无疑是幼稚和无效的。只会让自己陷入舆论威压下的死角,不断做出不科学不理性的让步处理。

在事件风波不断发酵升华,在两个月间,事实信息也被一步步披露,称“黄金大米”试验的确于2008年6月在江口镇中心小学开展,有25名儿童于当年6月2日中午,每人食用了60克“黄金大米”米饭。“黄金大米”米饭系由汤光文在美国进行烹调后,未按规定向国内相关机构申报,于2008年5月29日携带入境。在6月2日試验之前,课题组曾召开学生家长和监护人知情通报会,但并未向他们说明试验将使用转基因的“黄金大米”,更未告知食用的是“转基因水稻”。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再次申请伦理审查,王茵私盖公章;项目实施时,汤光文、荫士安和王茵未在现场履行告知义务;在知情同意书中,故意使用“富含类胡萝卜素的大米”这一表述,隐瞒了使用“黄金大米”的事实。

最后事件盖棺定论,政府以处罚和对相关责任人撤职作为对事件的了结和交待。

事件反思:“跌倒行为,爬起思维”,政府和媒体应对食品安全危机的不当处理

(一)政府的跌倒

1、同样受沉默螺旋理论影响的政府

沉默螺旋理论认为:如果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公众中的少数派,他们将不愿意传播自己的看法;而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看法与多数人一致,他们会勇敢的说出来。于是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小,多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我们能够看出政府在期间的一些行为,同大众一样,受到这种沉默螺旋的影响,在媒体营造的大的舆论氛围当中,民众对黄金大米的误解越来越深,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恐惧积聚在这个事件上不断放大,批评和控诉黄金大米实验的人成为大多数,任何持反对意见的人都可能被划为少数遭受攻击。

2、对群体心理的错误把握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对群体的心理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群体是冲动、易变与急躁的,群体的易受暗示与轻信,情绪是夸张与单纯的。不能绝对的断言群体没有理性或不受理性的影响。但是,群体所能接受的论证,以及能对他产生影响的论证,从逻辑上十分拙劣。因此,政府在对特定突发事件进行决策的时候,一定要在是非,对错,真假上有一个科学而宏观的认识,对于群体没有任何批判精神,不能辨别事物的真伪的需求和发泄,要有正确的引导和纾解,而不是一味的符合与纵容。更不能以息事宁人的态度,采用一切便捷之法,如在物质上短暂的诱惑去解决,这不是一劳永逸的,对于小群体的安抚并不能真的得到大群体的安定。

3、一刀切的问责方式不利于构建理性,明智的政府形象

纵观两年以来所有的突发性危机事件,莫不是最终以撤去相关责任官员,赔偿当事人物质损失为结局的。这种处理方式表面上快捷有力,容易平复舆论情绪。但实际上并不是长远有效的解决方式。一件事情背后的深层矛盾没有解决,类似的事件无法保证从根本上保证不再发生。

媒体危机报道科学性的缺失

1、时效性的争夺下,信息的“无核实”传播

时效性是新闻的根本要求和重要特征,失去了时效性,新闻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所以,当今媒体的竞争主要体现在速度上,如此,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信息背后的信息的精准呈现就有一定程度的缺失。在黄金大米案中,多家媒体的无核实信息传播,使得舆论开始朝着与事实相背的方向流动。

2、舆论风暴下,媒体的陷入“同质化”的声音表达

舆论风暴下,同质化的意见更具优势,异见性的表达更容易消失。这种传播规律在媒体的身上同样也能看到,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一件危机事件的爆发通常由互联网曝露,继而传统媒体进行传播,与网民产生互动,形成较为同向的意见流。媒体在信息的选择和表达上也倾向于对舆论情绪的顺势解读,反面的意见和中立的思考变得弱化,此种情况下,对某事件的评价就形成一边倒的态势,真相和事实就淹没在情绪和吵闹之间。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被舆论情绪“裹挟”了。

3、媒体知识背景的有限,没能肩负起科学传播的责任

科学的话语是一种严谨的、无歧义的,精确的话语体系。科学信息部分要依靠大众媒体进行传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媒体如果能够秉持着冷静、客观、中立、认真负责的态度,黄金大米事件中可能会收获更好的效果,不至于被舆论裹挟,赶鸭子上架般的这般评论那般急切。政府如果有更好的应对,那应该是在每一次危机公共事件后反思程序上和法律上的漏洞,尽快立法,制定亡羊补牢的政策和措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绝对是比撤一两个人更能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部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转基因黄金舆论
探秘转基因
转基因,你吃了吗?
黄金雨
盛逝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六连跌后,黄金何去何从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买入黄金好时机到了吗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