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强军梦”的思考与解析
2013-04-29王忠华徐健刘伟
王忠华 徐健 刘伟
当前,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日本右翼急剧抬头,朝鲜问题暗潮汹涌,南海问题持续升温,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早日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寻梦、信梦、追梦,就实现“强军梦”进行了具体思考与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刻总结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展望了我国的美好未来,提出了两个“百年梦想”,深刻阐明早日实现“中国梦”的民族期盼。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实现“强军梦”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强大的国防“保驾护航”就没有实现“中国梦”的机会。近代以来,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艰苦奋斗,多少英雄豪杰殚精竭虑、视死如归,多少有识之士实事求是、实干兴邦。
着眼“寻梦”,必须充分认识“强军”的重要意义。
1927年南昌起义一声枪响,使我们建立了真正的人民军队。经过了百年风雨,通过先辈的前仆后继,今天我们的军队越来越强大。回顾“寻梦”之旅,回想当年军力孱弱之痛,多少国人潸然泪下,多少军人流血奋斗。一是着眼历史,没有军队建立就没有人民政权。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我们国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推翻清王朝,到北洋政府,再到民国政府,军队和军人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由于没有强大的军队,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窥夺;由于没有强大的军队,孙中山的“总统府”遭到了广东军阀的炮击;由于没有强大的军队,年轻的共产党遭遇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由于没有强大的军队,国民党毫无顾忌在国统区发动了“白色恐怖”运动。二是联系现实,没有军队发展就没有国家安全。从“索马里护航”到“全球巡航”,从“扫黄打菲”到“钓鱼岛对抗”,从“辽宁舰列编”到“海空联合演习”,建立强大的军队已成为大多数国民的共识。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要应对“南海”、“钓鱼岛”等可能出现的重大突发事件,保护国家领土主权与和平崛起成果,动用军队解决问题已成为一项重要战略选择。
着眼“信梦”,必须着力加强“强军”中党建工作,坚持理想信念。
1921年党的“一大”的召开,使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政党;1927年南昌起义,向世人宣示我们党有了自己的武装;1927年“三湾改编”确定“支部建在连上”,保证了我军无产阶级性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抓武装”关键是抓好军队中党建工作,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一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理想信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军人都具有“共产主义理想”,才能从内心深处自觉的接受党的领导,站在党的立场,拥护党的决定,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遇到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时才能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一致,身先士卒、奋勇争先。二是坚持“支部建在连上”。
着眼“追梦”,必须着力强化“三种意识”
针对当前军队实际,当代军人要充分发扬“时不我待”的精神,奮发有为,踏实务实,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为实现伟大“强军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一是强化“责任使命”意识。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必须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决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敢于消灭一切来犯之敌,真正实现习主席关于“能大战、打胜仗”要求。军人应倍加珍惜自身的荣誉,对照自身职责任务,不断提高能力素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争做“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革命军人。二是强化“军民融合”意识。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入学习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要充分发挥宣传引导作用,不断凝聚军民融合式发展思想共识;深入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特点规律,要充分发挥理论创新作用,在完善融合机制、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上下功夫;深入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成果转化,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宽军地资源一体利用的有效途径。三是强化“平战结合”意识。20世纪50年代,中央提出“平战结合”的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即国防工业要在生产上注意军民两用,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以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国防工业平时应积极扩大民品生产,国防设施在不影响战备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向民用开放,军队在保证完成战备训练任务前提下参加国家的经济建设。
(作者单位:后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