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效果好
2013-04-29史峰
史峰
一个周末,我们一家三口到郊外游玩。玩累了,便在一片草地的边缘找了块空地野炊。把野炊用具支好,添水烧上后,我和妻子坐在草地上休息。儿子像只快乐的小狗,在草地上翻滚、跳跃,来回不停地跑。
不一会儿水烧开了,妻子起身准备去煮面,谁知脚下一滑,跌倒了。我急忙跑过去扶起妻子,问她摔着没有。妻子说“没事”。我心想没事就好,可妻子瞅了一眼不远处的儿子,生气地抱怨:“这个白眼狼,光顾自己玩,我跌倒了就跟没看见一样,也不来扶我。”
我替儿子解释:“太突然了,儿子还没反应过来呢,我不信儿子是白眼狼。”
“就是白眼狼——不信你试试。”妻子说。我问怎么试,妻子指点我:“你假装摔倒,看他是不是过来扶你。”假装摔倒?这算是“行为艺术”吧!我想,用“行为艺术”来检验一下儿子的爱心,倒是可行。
于是我顺势往地上一倒,开始了痛苦的表演,先是惨叫:“哎哟,好疼啊!”接着抱着腿在地上挣扎、打滚,眼睛却偷偷瞄向儿子。
正玩得高兴的儿子显然被我的表演吸引了,跑过来问我:“爸爸,你怎么了?”
我紧锁眉头,一副万分痛苦的模样说:“不小心滑倒了,腿好疼。”儿子赶紧在我身边蹲下,又是帮我揉腿,又是搀扶我坐起来。折腾了半天,我觉得表演得差不多了,收起了一脸的“痛苦”对儿子说:“不疼了,不疼了,多亏儿子来扶我,儿子好有爱心。”
经我这么一夸奖,儿子可高兴了,蹦蹦跳跳地玩去了。我对妻子挤挤眼,说:“怎么样,儿子很有爱心吧,怎么会是白眼狼呢?”妻子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了眼”,误会了儿子。
看着高高兴兴玩耍的儿子,想着刚才的“行为艺术”,我忽然觉得,既然“行为艺术”对孩子的吸引力这么大,那么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可以用更多的“行为艺术”来教育儿子呢?我决定试一试。
这天,我躺在沙发上看书,看得有些累,头晕眼花的。儿子正好在客厅里玩,我决定表演一次生病。
把书放到一旁,我表情痛苦地“哼哼”起来。儿子立马跑过来问我:“爸爸,你哼哼什么呢?”我闭着眼睛对儿子说:“爸爸感冒了,发烧。”
儿子赶紧把小手放在我的额头上,嘟着小嘴儿像个医生一样喃喃地说:“噢,发烧呀!”我心里好笑,你小子当医生也不太合格了,一个健康人你摸着脑门还能给误诊,不过爱心表现倒值得夸奖。我决定把表演进行到底,又说:“头疼。”儿子赶紧把两只小手放在我的太阳穴上用力地揉。我暗自欣喜,一番表演真的调动起了儿子施爱的积极性。
可感冒、发烧之类的“行为艺术”只能偶尔为之,日常生活中我表演最多的还是劳累、口渴之类的。
比如我经常不经意地告诉儿子:“爸爸好渴啊!”儿子一听便乐颠颠地拿来凉水杯,把里面的凉开水倒进小杯子里递给我喝,然后还会以孩子特有的思维问我:“发烧吗?头疼不疼?我给你拿药吧?”我心里好笑,有这样一个儿子,假如真的感冒了,我一定特别幸福。
没承想,我还真把感冒给“盼”来了。
这回不再是“行为艺术”,而是真的“发烧,头疼,口渴”。儿子早已训练有素,给我试体温,揉额头,还给我倒水找药吃。
妻子看到儿子这么有爱心,而且做起这些事来有模有样,好奇地小声问我:“老公,咱儿子这一套照顾病人的本领是什么时候学会的?”
我对妻子说:“是我用‘行为艺术教会的呀!”
“行为艺术?什么行为艺术?”妻子听糊涂了。
我见一时解释不清,就对妻子嚷:“哎呀我头疼,跟你说不清楚,等我病好了再跟你详谈。”
一听我又喊头疼,儿子立即跑过来,又给我揉起了太阳穴。看来,这“行为艺术”的家教效果就是好!
〔编辑:冯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