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强男弱夫妻不和,苦闷妻子微博宣泄引来杀身祸

2013-04-29远方

妇女生活 2013年8期
关键词:杨芳李华婆婆

远方

高档小区突发命案

2012年8月3日傍晚5时许,苏州市110指挥中心接到自称李华的男子报警,称他妻子杨芳在家中身亡,疑遭入室歹徒抢劫、强奸后杀害。

民警赶到现场后,李华哭诉了案发前后的情况:当天中午,他和妻子在家午休。下午1点半,到了上班时间,妻子说浑身无力,想歇一下午,就留在了家中。下午4点多钟,他从单位返回家中取一份文件,发现家门没上锁,虚掩着。进屋一看,家里物品凌乱,妻子杨芳倒在卧室的床上,上身穿短袖衬衣,下身三角裤被拉开,已经没有气息。意识到妻子可能遇害,他立即拨打了120和110。医生赶到现场后对杨芳进行了急救,但为时已晚;检查家中财物发现,几千元现金及妻子的几件贵重首饰不翼而飞……

民警现场勘察发现,杨芳脖子上有明显掐痕,结合李华所述,警方初步认定:嫌疑人入室盗窃,被受害人发现后演变为抢劫、强奸、杀人案。

可接下来,警方发现了诸多不合理之处:凶手既然是盗窃,可杨芳戴的项链及床头的iPhone 4S手机竟没被带走;杨芳尽管衣衫凌乱,似乎遭歹徒强奸,但法医鉴定后却发现,她并没有遭到性侵。劫财、劫色似乎都是假象,凶手为何要搞这么多“障眼法”,想掩饰什么?警方经过分析后认定,凶手与杨芳一定是熟人,布置这么多伪装的目的,就是欺骗警方,想把警方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方向。

警方随即对杨芳和李华的社会关系进行排查。李华及同事都表示,杨芳性格直率,热情开朗,在单位人缘很好,夫妻俩都不是本地人,社会圈子非常窄。警方在现场只提取到一枚凶手戴手套留下的指纹,表明凶手早有准备。但凶手百密一疏,在现场留下了很多脚印。经过大量数据分析,办案人员勾勒出犯罪嫌疑人的大致轮廓:男性,175厘米左右,中等身材,与杨芳关系亲近。得到这一判断后,警方马上想到,被害人住在高档小区的11楼,进出小区必须刷电子门卡,底楼入口有摄像头,人员进出都有监控录像。

警方迅速调出视频,发现8月3日上午7点39分,杨芳抱着女儿,与李华一前一后走出单元门。中午12点,杨芳一个人回来。13点08分,李华回来。2点40分,李华离家上班,杨芳一直没有离开。按李华的描述,凶手应该是他离开后才作案,可警方从视频中发现,他离开后直到4点多返回取东西,其间一直没有任何陌生人出现,而且李家窗户完好。凶手是如何上楼作案的呢?

就在警方一筹莫展时,法医的死亡报告出来了。杨芳的死亡时间大约为下午2点左右。警方再对照监控视频,并经过仔细观察,从李华的举止及反常的穿着判断,他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当警方把所有证据都摆在李华面前时,他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叹了口气,承认是自己杀害了妻子。

“女强男弱”竟是导火索

时年32岁的李华是东北人,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普通职工,母亲已退休。李华初中毕业后当了两年兵,复员后在当地找了一份工作。

2004年12月,李华到驾校学习驾驶,认识了驾校学员杨芳。杨芳长相清纯、漂亮,皮肤白净,留着齐耳短发,透着一股灵气。李华对她一见钟情,并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

杨芳当时正读大四,学会计专业,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才到驾校学习驾驶。尽管觉得自己跟杨芳在学历上有很大差距,但李华没有退却,鼓起勇气,寻找一切机会接近杨芳。他学车很快,经常指点杨芳;学车间隙,他会跟杨芳聊天或给她买瓶水;回家后,他常给杨芳发短信问候,叮嘱她注意天气、穿衣什么的。杨芳也给他回一些短信,虽不多,但透着女孩儿的调皮和关心。这些短信李华都珍藏着。考完驾照,要分别时,李华以“庆祝”为由请杨芳吃饭。席间他打开手机,让她看他珍藏的一条条短信,杨芳一阵感动。从此,两人恋爱了……

半年后,杨芳大学毕业,应聘到苏州某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离开了东北。虽然分别时信誓旦旦,但李华还是急得不行,觉得两人本来就有差距,如果天各一方,爱情就会夭折。他毅然辞去东北的工作,追随恋人去了苏州。当他风尘仆仆地带着行李赶到苏州时,杨芳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后,两人租房同居了。

不久,李华在苏州找了一份销售工作,便和杨芳商量起结婚的事来。杨母得知李华只有初中学历,其母性格刚烈,觉得两家门不当户不对,竭力劝说女儿放弃这段感情。杨芳却深陷热恋之中无法自拔。怕伤害到女儿,父母不得不做出让步,侥幸地想,李华当过兵,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女儿嫁人又不是嫁他家里,既然女儿那么喜欢他,就遂了女儿的愿吧!

但因李华的工作和收入都不稳定,还经常到外地出差,两人一直拖到2007年“五一”才举行婚礼。因为没钱买房,婚后他们租了两年房,才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按揭贷款买了自己的房子。

2010年5月,婆婆来照顾即将临产的杨芳,这是婆媳俩第一次面对面相处。很快,杨芳便发现婆媳俩的生活习惯很不合拍。婆婆平时大大咧咧,喜欢喝酒,而怀孕的杨芳一闻到酒味就头疼;杨芳喜欢安静,婆婆却是大嗓门,每天早晨一起床就叮叮当当地洗洗涮涮。杨芳私下里提醒丈夫,李华却说:“我妈没文化,你一个本科生还跟她计较?”杨芳顿时没了脾气。

接下来的日子里,婆媳之间经常因为生活习惯和观念上的差异闹矛盾。每次有了冲突,婆婆都口无遮拦地指责杨芳,杨芳毕竟是知识女性,顾及自尊及家庭和睦,基本都让着婆婆,但事后会跟丈夫倾诉委屈。李华是孝子,从不责怪母亲,而是劝妻子别太计较,杨芳很委屈,抱怨丈夫不体谅她。

孩子出生后,因为单位工作忙,杨芳一休完产假就上班了,那段时间,工作压力大,婆媳之间又处不好,她十分头疼。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她一狠心,把女儿送到了自己父母家。婆婆一气之下也回了东北。

可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却出现了。

当时,杨芳已通过关系把李华安排到她所在的公司做后勤。在单位,杨芳的工作及人缘都比李华好,李华又是经妻子介绍才进公司的,学历低,做的又是后勤,因此心里一直很自卑,有时听到一些议论,他的心就像被人揪了一把。

2011年初的一天,李华因为工作上的事跟一位同事发生了矛盾,对方话中带刺地说:“你神气什么,不是你老婆,你能进我们单位吗?”李华气得不行,跟同事打了一架。事后杨芳很费了一番工夫才平息这场风波。

当晚李华回到家,感觉十分压抑。而此前因为婆媳矛盾,杨芳对他有些积怨,夫妻之间的交流本来就有了问题,加上这件事,他变得更加沉默了。

2011年8月12日,杨芳过生日,李华给她写了一封信:“老婆,祝你生日快乐!今年我们手头比较紧,明年我一定给你个惊喜。我们结婚4年了,在这4年里我们经历了很多,从没有房子到住进新房,从没车到有车,这都离不开老婆你的努力。有时我脾气不好,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改掉自身的缺点。我代表女儿祝妈妈生日快乐!永远爱你的老公。”看到这封信,杨芳很感动,闪着泪光说:“老公,你这封信比任何礼物都贵重。”

但是,一个生日带来的快乐,哪经得起一天又一天琐碎日子的磨蚀?杨芳工作非常忙,加上生活中的烦心事,她常常感觉快崩溃了。女儿出生后,她曾怀着喜悦的心情写过几篇微博,表达的都是初为人母的幸福。现在,身心俱疲的她,在博客上表达的完全是一种失落的情绪:“新的财务系统弄得我每天都很疲惫,这些有谁来体谅我呢?极度地不舒服,想去医院看看。嗨,算了,自己去吧,谁有时间总来陪你啊,再说你在别人眼里算个啥啊,早已不再那么重要了。也许以后,女儿会懂我吧!”

渐渐地,微博成了杨芳倾诉心声的地方。

微博宣泄招来杀身祸

单位知识分子成堆,很多是硕士、博士出身,只有初中学历的李华本来就有压力,回到家,面对妻子一副“俯视”的眼光,心里更是压抑,但又害怕产生冲突,他便给自己筑了一道心墙,每次妻子抱怨时都闷声不响。而对杨芳来说,这座结实的“心墙”也把她的心挡在了墙外。

2012年春节前,杨芳和李华准备回东北过年。回家前,杨芳想缓和与婆婆的关系,便到专卖店买了一套内衣,又购了一些年货,准备送给婆婆及李华的侄子等。不料,李华没有丝毫兴奋,反而嘟囔道:“买什么内衣!你们在一起不吵架就不错了。”杨芳愣住了,半生气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李华脱口而出:“当然是我妈。”杨芳生气地说:“我可是你老婆,你以后是跟我过日子,凭我现在的工作,你就是不上班我也能养你!”李华顿时不吱声了。

无论从经济收入上,还是人格尊严上,妻子都处处占上风,李华的话便越来越少,只偶尔回应几句。面对日益沉默的丈夫,杨芳经常束手无策,她一直想搭一座“桥”,到李华的心里去瞧瞧,可这时候,婆婆又来了。

2012年5月,女儿快上幼儿园了,杨芳把她从东北父母处接了回来。因母亲有病,杨芳的父母不能来苏州,李华只好把母亲又请了过来。婆婆来后没几天,杨芳发现,为图方便,婆婆竟用嘴把大块的食物咬成小块让女儿吃。她一阵恶心,抢过女儿的饭碗说:“大人嘴里有很多病菌,这样孩子会生病的。”婆婆嗓门很大:“我生了俩孩子全是这么带大的,怎么到你这儿就不行了?”杨芳知道跟婆婆有理讲不清,不再理她。

李华回来后,婆婆告状说儿媳嫌弃她,杨芳辩解,婆媳俩吵了起来。李华吼了一句:“你不要瞧不起我妈!”房门一摔,进了卧室,而且接下来一连几天不理杨芳。杨芳伤心透了,在微博中写道:“还有生活在一起的必要吗?我一直想搭一座桥到丈夫的心里去,可我们如隔天堑,这座桥怎么才能搭得起来呢?”

其实,这样的生活婆婆也很难受,她说不习惯南方生活,要把孙女带回东北抚养,杨芳坚决不同意。婆婆顿顿喝酒,竟执意要带孙女走,一边抱住大哭的孙女不撒手,一边大骂儿媳太狠心。杨芳希望丈夫出来阻止,可一向就很敬畏母亲的李华还是不说话。婆婆一看也急了,骂儿子:“东北男人怎么这么受女人欺负,这还得了!”她一边喝酒一边大骂,一直骂了近两个小时。

事后,杨芳在微博里写道:“2012年7月3日晚上11点半开始,骂人骂到后半夜两点的人在说委屈,被骂的那个人,有谁想过她的感受……真的崩溃了!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全力保护我的女儿,不受任何人欺负!”

7月19日,杨芳又在微博里诉苦:“当初,怀着对婚姻的美好憧憬,信守把婆家人当作亲人对待的理念,可到如今心底却留下深深的伤痕,才知道婆媳关系是天底下最难处的关系。”

杨芳的这些微博,很多朋友都看到了,朋友在微博上给她留言,让她多和丈夫沟通,或者不要再抱幻想,干脆离婚。李华也接到一些亲友的电话,要他处理好家庭矛盾,有的朋友直接告诉他:“你的婚姻要想幸福,除非你有朝一日混得比妻子强。”李华面子受损,大为光火,恨恨地对杨芳说:“你别写什么微博了,难道想把我们家这点矛盾都‘直播出去吗?”杨芳说:“那我能到哪里去倾诉?”李华恨恨地说:“家丑不可外扬,你别到时候后悔!”

7月19日楊芳还写了另一段微博:“……婆媳要变成患难与共的亲人,需要太多幸运的缘分、美好的人格、宽容的心态、善良的秉性或同舟共济的利益来支持,还需要儿子超强的辨识是非、协调利益和感情的能力。”最后,她还写了一句悲壮的话:“如果有来世,再做一个柔肠百转的女人!”

杨芳在写下这些浸着泪水的微博,为婚姻寻找出口时,她认为自己最大的心结在于婆媳关系,并没有觉察到李华对她的不满正在蓄积。就在这天,李华到她办公室拿钥匙,有个女同事说:“杨姐,我看你最近气色不好,是不是李哥欺负你了?他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正好,李华听到了这些话,他心里一寒,觉得人人都在背后看他的笑话,他没法在这个单位混了。

7月25日,杨芳在一位博友的耐心劝慰下,在微博中写道:“我和女儿谢谢你。我们会好好生活。”可她万万想不到,她的倾诉不仅未能架起通向丈夫心灵的桥梁,还把曾经说过要“爱她一辈子”的丈夫激怒了。

据李华向警方交代:2012年8月3日早上,他和妻子像往常一样,将女儿送到附近的幼儿园。中午,老乡请客,夫妻俩一起去吃过饭,李华回家想睡一会儿,杨芳开始抱怨他:“你一个大男人,不问问老婆累不累,倒自己先睡了。”李华没理她,杨芳又嘟囔了几句。刚有睡意的李华不耐烦了,一屁股坐起来,生气地说:“你再说,信不信我掐死你!”

李华原本说的是气话,没想到杨芳却说:“是吗?有种你来掐啊!”李华没了退路,脑海里跳出了妻子“微博直播”家庭矛盾、处处让他难堪以及母亲被气走的情景,他只觉得大脑一片混乱,迅速戴上手套,用双手狠狠地掐住了妻子的脖子……

2012年8月17日,苏州市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李华,李华写了一段长长的忏悔信给岳父岳母,表示自己真心爱过杨芳,那天也是一时气愤失手,并非一心要杀她。但杨芳的父母绝不肯原谅,要求法律对他严惩。他们已将外孙女带回东北抚养。

2013年4月底,案件移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江苏正成律师事务所许华律师认为,这起案件是一起因“女强男弱”导致的家庭悲剧。但杨芳在面对着丈夫的沉默和“冷暴力”时,未能主动与丈夫沟通,而是用微博宣泄内心的痛苦,加剧了矛盾。李华与妻子无法共同成长,也是发生悲剧的原因之一。爱情和婚姻本身就是个不等式,夫妻双方的努力与收获永远不可能对等,但夫妻之间要会解这个“不等式”,要懂得爱情的种子需要用宽容灌溉,用理解施肥,婚姻的小苗才会茁壮成长。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杨芳李华婆婆
他们感觉怎么样?
诸葛亮喂鸡求学
敢为当先
美丽的翅膀
——彬县城关中学校歌
一封家书
别把婆婆当成妈
想起初春的那一天
The Implication of Designing a Workshop in English Teaching
献给婆婆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