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生活与人生的深层关系
2013-04-29段敏芝
段敏芝
摘 要:意境、生活都是艺术家在艺术道路的探索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三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本文通过对三者的阐述,进而揭示他们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意境;生活;人生
[中圖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1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生活到艺术是一个提炼与升华的过程。这也就是中国画之所谓的意境,意境是思想的升华、感情的陶铸、人生的加工、生活的交融。意境和生活并存,共同构成画家辉煌的艺术人生。
一、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富特色的审美标准。既是画家创作的原则也是欣赏的原则。从一张画的主题、取景构图、造型和传神、情节与安排的描写,都是需在意上下工夫。
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是“画是无声诗”,“画有意境”。一张画常常是对象特征和画家感受的和谐表现,所谓“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一张情意深表现力强的画,对看画的人能保持高远持久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说的“意境”,它是情与境的完美交融。能够产生意境的形象,并不是一般的普通形象,而是富有生命力的形象。这种形象能体现主体与客体、形与神、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等方面高度完美的统一。 “意境”是中国画美学体系的精髓,凝聚着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体现着绘画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
含蓄是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体现意境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更简洁、更概括、更有回味的省略方式。正如宋代画院以诗作画的“踏花归去马蹄香”、“深山藏古寺”等一样。在中国画中常常有这样的构图,不见房屋,只露出一面面旗,停着小船而不见船夫也不见过客,小径深幽没有行人……纵观中国史,有意无意已用含蓄表达意境的作画不胜枚举。齐白石画虾便是最感人的一例,匠心独具地处理画面虚实,照应关系,留下大量空白。空白即水,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他不把对自然的真模仿当做创作的最高境界,并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种“由小见大”、“以少胜多”正是含蓄的一种表现手法。
“天人合一”是意境的又一表现手法,石涛所谓“无法”不只是拘不定法的,而是指作品浑然天成,这“天成”便是中国画中大自然与自我的融合。唐代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的心源”。这些都是提出了艺术的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关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中国文化来说,境界就是一种完善。中国画家把自己的体悟与对自然的领会相结合,达到物我两忘,相化为一的境界。画圣吴道子巧夺天工的艺术表现完全体现了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正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对于中国画创作来说,生活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所以必须重视生活,了解生活,到生活中去感受艺术,让生活的气息触动你的心灵、牵动你的思想,从而激发出创作的灵感。我们去寻找生活的气息,并不是照猫画虎,如实描写,而是寻找生活的真善美、假丑恶。
人类有史以来,就以大自然作为生存的载体,每时每刻都在接受大自然的恩惠。因此艺术创作必然以山川风貌、风土人情为永恒的创作主题,来反映山川秀丽、人世真情……人与自然和生活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面对奔流不息的黄河,唐代诗人王之涣吟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劝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足以表现作者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受。
有了生活和意境绘画便有了生命,有了语言,但这还只是作品的一部分,个性不可忽略,画如其人,一幅有个性的画就像画家的人品一样。画家应该在自然界中找到与自我个性相契合的对象,并与之交流与对话,这也是“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的最好阐释。
三、人生
人、艺术和时代紧紧相连着,心绪的感应和着笔墨也尽情地留在纸上,每幅画是每个人的人生中一段时光,是真诚无意的展现,是无声的人生记述。
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梵高”,即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的石鲁先生他一生分坎坷,遭受政治迫害、精神打击、肉体摧残,使他的画风也随着他的人生变故而改变。他一生与命运做斗争、横视世俗的嘲弄,坚持我行我素的原则,作品充满新意,艺术风貌独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当代画坛一颗耀眼的星座。他的艺术胆略也将永远影响、激励有敢于创造和革新的人们,这也正是石鲁人生风骨的体现。
意境是生活与人生的感悟。人生是生活的升华,生活是意境的基础。生活给意境注如生命,意境让生活赋有诗意,意境又源于生活。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又体现不同的意境。生活影响着人生,人生创造出意境,意境渗透着生活。意境、生活、人生血脉相连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相互生发,相互隐喻,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正所谓清代石涛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