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穷人遭遇“卧室税”

2013-04-29曹劼

世界博览 2013年8期
关键词:卡梅伦卧室福利

曹劼

导语:对领低保家里又有空余卧室的穷人们征收“卧室税”,被称为是“科索沃式的社会清洗”。

英国政府日前宣布,从4月份开始启动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民生福利制度改革,以削减低保补助为主要手段。而负责这项事务的英国政府劳动及养老金大臣伊恩·邓肯-史密斯由于公开表示“自己一个星期有53英镑就能活”,遭到民间的强烈抨击,甚至有数十万示威者在网上发起联名呼吁,要求这位周薪超过1500英镑(1英镑约合9.5元人民币)的内阁高官向大家演示一下“用53英镑怎么能活一个星期”。

卧室税把穷人赶出伦敦

英国政府此次拿现行福利体制“开刀”,首先抛出的一记重拳就是“卧室税”。和以往历届政府的作法不同,由保守党主导的英国政府这次将调控目标放在了那些长期以较低费用居住在福利房里的低收入者身上。

按照新规定,住在政府提供的福利房的家庭,今后如果住宅面积超过所需,就将被减少住房救济的金额:如果被发现有一间多余的卧室,住房救济将减少14%,如果有两间或更多的闲置卧房,住房救济将减少25%。据统计,将有66万个英国家庭将受到影响。

英国《每日快报》调侃说,政府把民众的居住环境调整得更“紧凑”了。因为根据新的福利政策,一个成年人或一对夫妇可拥有带一间卧房的住宅,而有孩子的家庭,两个16岁以下的同性孩子要同居一室,10岁以下的孩子不分性别也要同住一间卧室,只有家里有严重残疾儿童、收养儿童的家庭和现役军人家庭不受影响。

在风闻政府出台“卧室税”后,英国各地就已怨声载道。在伦敦、格拉斯哥等不同城市,数以千计的低收入者上街抗议“卧室税”的出台。58岁的单亲妈妈苏·卡特含泪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她只有鸽子笼大小的住所,但今后却要因为给孩子们一点宽裕的空间而不得不多交税。这些钱她没法挣到,只能靠买更便宜的面包或在冬天少开一会儿暖气挤出来。

对此,首相卡梅伦认为,在财政紧缩时期“我们不是无法承受改革,而是无法承受不改革”。可不仅有反对党工党、工会以及慈善组织在向政府泼冷水,就连首相的“铁杆兄弟”、伦敦市长约翰逊也不惜出面批评。约翰逊针对政府的住房福利削减计划,在当地电台节目中大骂:“这是科索沃式的社会清洗,要把穷人赶出伦敦。”

福利文化养懒人

英国政府的“卧室税”在朝野上下都不得人心。《苏格兰先驱报》称,来自苏格兰的45名国会议员中,估计只有四到五位赞同这项政策,因为多数议员都觉得这等于是无情压榨底层民众。

但为了弥补多年来的财政亏空,如今的英国政府认为,单单收“卧室税”还远远不够。BBC 4月1日的报道称,从4月15日开始,16到64岁的适龄从业人员领取的救济金将会封顶,不能超过普通工薪家庭平均收入的数额。单身人士每周可领取的救济金最多只有350英镑,而夫妇或是单亲家庭,不管养育了多少孩子,每周都只能领取大约500英镑的救济金。《独立报》称,这项改革可能使大约5万家庭受到影响,这些家庭大约每周平均将减少93英镑的经济来源。

其实从2011年开始,英国就开始着手改革各项福利制度了。当年,政府曾宣布对在国立工作介绍所推荐一年以上工作而以“又病了”为由拒绝不去的失业者,将取消房屋补贴,这笔钱平均每月有500英镑左右,为此面临福利削减的人数在英国至少有30万。

卡梅伦早前公开表示,英国的福利制度已演变成一种福利文化,但这并不代表在这种文化下生活的人可以对这个社会毫不负责。政府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激励人们的进取心。

媒体分析称,英国近些年的年均福利开支高达1920亿英镑,除了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负担外,的确存在“养懒人”的弊端。因为很多人早就发现,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的所得,在扣税之后还不如装病在家或长期请病假依靠福利获得的收入多。

根据本刊记者在英国长年生活的经验,很多健康的英国人仅仅告诉当地医院自己感到“心脏有些不舒服”或“头疼得厉害”,就能轻松拿到病假单,从此装病在家。在伦敦北区,记者就曾见到一位终日开着高档跑车、带着老婆孩子在大街上疾驶的“英国病人”。街坊们介绍说,此人5年前就以“有严重心脏病不能工作”为由,拿着一个月1000多英镑的福利补助过起了寓公生活。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每月去医院复查一次,可又常常因为“病得下不了床不能去医院”。

根据调查,作为高福利国家的英国,早先的福利种类繁多,让很多懒人钻尽了漏洞,每年因欺诈或政府错误评估造成福利金误发数额高达52亿英镑。

对于福利改革,民间的示威呼声还是此起彼伏,但政府至今为止仍不为抗议声所动。财政大臣奥斯本在2日还继续宣布了进一步的失业补助金修订政策,宣布失业者每周最多只能从政府那里领到71英镑的救济,但同时他也宣布将纳税人的征税起点调高年收入9440英镑。《每日镜报》引述这位财政大臣的话说,相信在今后大家会看到,这一系列改革会让多数人受益。

至少“卧室税”的出台,在民间被广泛认为是让政府既减少了福利房发放的压力,同时还能从低收入群体那里“捞”回一些公共开销。这项改革将先从伦敦开始施行,分阶段向全境推广。《金融时报》分析称,政府的福利房限制改革,将直接在这个财政年度为纳税人节约4.9亿英镑。但与此同时,全国将有超过66万家庭,包括那些单亲爸爸和单亲妈妈会受此影响,平均每家每周失去14英镑的福利。

高官被批不知民间疾苦

面对政府对老百姓的福利保障下狠手,英国民间反响强烈。伦敦《都市报》1日报道,一位离异后负责照顾两个孩子的52岁伦敦居民大卫·贝内特表示,他原先享有的福利保障将尽数失去,所有经济来源刨去必要开支,每周只剩下53英镑。他想问问政府官员,“在英国,53英镑怎么可能过一个星期?”

对于质疑声,政府官员毫不示弱。《卫报》称,英国政府劳动及养老金大臣伊恩·邓肯-史密斯随即公开表示,“如果有必要,我可以用53英镑过一个星期”。《每日邮报》2日表示,贝内特有赌博酗酒等恶习,并不值得同情。但邓肯-史密斯同样遭到百姓的反对,一些网民还专门公布了这位内阁官员的收入单,让人们看到他每个星期税后收入有1581英镑,根本不可能碰到“用53英镑熬一个星期”的日子。在邓肯-史密斯发表上述言论后的两天,英国就有超过25万人在网上发起联名呼吁,要求这位内阁大臣向人们展示一下如何用53英镑过一个星期。

在伦敦,《世界博览》特约记者街访了多位进出当地超市购物的当地居民。67岁的保罗对记者说,他仅仅是买面包、猪肉以及必须的蔬菜水果,每周都要50多英镑。他挖苦地说:“难道退休之后,唯一的生活要求就是‘能吃饱吗?”刚从大学毕业、正在一家公关公司实习的艾玛则对记者说,她每个星期的公共交通费就要120多英镑,“53英镑过一个星期,简直是天方夜谭。”

其实,政府借“泡病号”不愿上班的英国人开刀,或是让那些占着大房子、终日只知道领救济的人多缴税,只是卡梅伦政府在全国裁员减支的背景下提出的“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一部分。卡梅伦在2010年大选前推出的这个颇为自得的想法,中心理念就是将权力从中央政府下放给社区和志愿者,强调个人责任感,社区可以加强对住房、城建规划、学校等问题的控制,慈善、非营利组织可以接管部分公共服务,如邮局、学校、公共交通等。

天空卫视新闻网表示,在卡梅伦看来,政府希望激励每一个人为社会做贡献,而不是当懒虫。要让每个人都感到去工作、组织家庭,远比一个人“泡病号”或不愿结婚单过更受政府照顾。这位英国首相还举例说,按照新福利计划,今后愿意结婚、组织家庭的人甚至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每年500英镑的奖励。

可《每日镜报》却拿眼下的就业现状毫不客气地反驳首相:“人人各尽其能、服务社会自然是好事,可老百姓并不是都有这样的机会。”由于经济不景气,英国的失业大军早已超过250万人,占到全国总人口的近4%。此外,青年失业率上升到了历史新高,超过1/5的16岁到24岁的英国人没有工作。BBC的分析说,政府眼下进一步取消对国民的福利补给,势必会让更多人的生活失去着落,因为按照政府的改革计划,失业者的住房福利补贴将会被取消,数以万计的失业者只好充满怨恨地在大街上流离失所。

社会现实让英国朝野和民间对“大社会”理念的负面看法随之而来。从广义上来看,“大社会”理念虽然看似有些虚无,但能把持不同政见的人团结起来。可正如媒体所说,当英国人回过味来,却觉得是上了政府的大当,因为这些事情原本世世代代就是纳税人供养的政府应尽的职责。

英国工党领导人米利班德嘲讽卡梅伦说,“大社会”就是政府削减公共服务的一块“遮羞布”。米利班德质疑说:“医院、图书馆都关门了,谁还能来志愿服务?”而英国最大的志愿及培训慈善机构——社区服务志愿者组织的主席胡德里斯认为,政府在实施“大社会”概念方面缺乏战略计划,削减开支将摧毁志愿者队伍。

《泰晤士报》早前用漫画的形式解嘲道:“大社会(Big Society)理念就是要把英国变成一个乞讨社会(Beg Society),没有工作,没有住房,没钱看医生,都不要去找政府,而是一帮几乎接近沿街乞讨的穷人一起坐下来想办法,自己救自己。可自己能救自己吗?”

猜你喜欢

卡梅伦卧室福利
My Bedroom卧室里
玉米福利
查理的卧室
放在卧室里的花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