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白宫去“上访”

2013-04-29李洪声

世界博览 2013年8期
关键词:请愿书琼斯白宫

李洪声

导语:2011年9月,美国白宫专门开设了网络请愿页面,并对获得一定签名支持的请愿进行回复。尽管不少请愿都很离谱荒谬,但白宫认为此举在引导公众讨论方面获得了巨大成功。

美国白宫的官方网站,是这个超级大国最有权势的部门在数字世界的化身。但网站的一部分内容却与其严肃的传统形象相悖,甚至还显得异常荒谬——2011年9月1日,美国白宫在官网开设了“网络问政”的新功能,美国公民可在一个名为“我们人民”(We the People)的子网页上(http://www.whitehouse.gov/wethepeople),根据自己关心的重要议题提交请愿书,参政问政。

总统奥巴马曾公开表示,全力支持公众讨论在政策决定中的分量。如今,这个建言问政网站招来了激进分子、恶作剧者乃至各路抗议者。只要是能上网的人,都可以把请愿书提交到网站上,而如果这份建议获得了足够多的签名支持,美国总统办公室就必须花时间作出回复,不管人们对债务危机、移民政策或者恐怖暗杀提出的论调有多离谱。

在请愿书中,有人建议弹劾奥巴马,有瘾君子呼吁大麻合法化,有人要求为2012年的总统大选重新计票,而允许八个州脱离联邦的请愿获得了超过35万人的签名;福克斯新闻网的主持人谢普德·史密斯甚至呼吁观众支持自己的一份请愿:将超级碗决赛的第二天定为国家法定假日;3.4万多《星球大战》的忠实粉丝“上书”,要求美国政府建造“死星”(《星球大战》电影中强大可怕的超级武器),白宫对此回应道:“政府可不支持炸掉地球”。

各种奇葩请愿的喧闹声此起彼伏,一些新闻网站借此盘点了“10大荒唐的白宫请愿故事”。还有人在白宫网站上请愿,终结这样的网络请愿方式,而更多的请愿人则希望政府的回复能更及时、详尽些。白宫的官员们对纷纷扬扬的请愿书作何反应?他们是否觉得开设请愿网站没什么效果,进而有朝一日关闭此网?

总统回复疯狂主持人

事实上,白宫的官员们乐于看到这样的局面,请愿网站的发展都在他们的期待中。请愿网页开通后,白宫网站的流量与日俱增,请愿文件上的签名人数也超过了1000万,这两个数字都在最近的两个月内翻了一番。“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尽可能开放的系统,从而让人们得心应手地使用,”白宫数字技术负责人马科·菲利普斯说,“系统的开放性绝对是一种力量。”

在这些看似疯狂举动的背后,其实有坚实的理论支撑:30年前,有5000万人会观看电视上的晚间新闻,现在,这样做的人可能连一半都没有了。不同政见的民众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显,他们都关心公共政策,但不是每个人都会费心去听国情咨文或总统就职演说。这样一来,奥巴马怎样才能把信息有效地传达给支持者和反对者们?

在这样的前提下,白宫在2011年9月为官网设立了子网页“We the People”。网站办公地位于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大楼,建立之初并没有什么宏大目标,仅仅是源自把千百万美国人的思考汇集到白宫网页上的简单想法。

在请愿网站上,支持私人持枪的组织向总统请愿不要禁枪的呼吁最常见。“如果我们有机会能和这些人直接对话,明确表示我们根本不会那样做,岂不是简单明了?”一位白宫的工作人员说,请愿网站是一条能连接反对者的全新数字通路,还能对美国步枪协会这样的组织产生影响。关键还在于,每一条请愿都包含着两方面:一方面是可以见到的公开请愿书,一方面则是背后隐藏的大量电子邮件地址。当人们在一项请愿上签名时,他也就暗中许可白宫有权通过邮件就此事与之取得联系。

去年12月23日,一个名叫阿莱克斯·琼斯的电台主持人在节目中大放厥词,说奥巴马在所有问题上都在撒谎:“政府想夺走我们手里的枪,然后奴役我们。”琼斯的节目听众数量很多,每周都有上百万人收听,其节目主题通常围绕着“抵制全球化的暴政”展开。琼斯还呼吁听众上白宫的网站,发布请愿将CNN的脱口秀主持人皮尔斯·摩根驱逐出境,因为后者支持管控枪支。“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要保护宪法和合众国,”这名激进的主持人在一个在线视频中说道。

琼斯的节目播完数天内,超过10万人就在白宫的请愿网站上留下了自己的电子邮箱,还有成千上万的人浏览了其他关于枪支问题的建议。民众自发形成了组织,奥巴马和团队为此感到狂喜,总统专门为此录制了视频以作回应:“我相信第二修正案保证了私人拥有枪支的权利,”奥巴马对着镜头说,“事实上,大多数枪支的拥有者是负责的。”

奥巴马的回应发出,近40万美国人观看了这段视频,这是奥巴马每周发表的定期演讲的网络流量的10倍左右,其中很多观众还是奥巴马此前很难接触到的右翼群体。白宫的网络团队随后对琼斯的请愿进行了民意调查,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表示奥巴马的回应很有用,1/4的人表示自己对此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一段视频演讲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琼斯也感到很兴奋,“这不是一定要把什么主持人驱逐出境,而是在于这样的奇特景象,”他说,“我们所做的就是把关心的事务摆出来,写成请愿,逼着白宫做出回应。”琼斯的请愿事件随后在Facebook上广泛传播,然后成了报纸和杂志的头条。白宫的请愿系统就像一个全新的公共广场,琼斯至今仍在白宫网站上发布一些疯狂的建议。“想让公共辩论获得更大反响?去一份请愿书上签名吧。”

各国的“上访”制度

美国白宫的请愿网站仍处于早期阶段,请愿和网站流量的数字都在与日俱增。欧盟早先就启动了网络请愿系统,英国议会也如法炮制。白宫还对外公布了相应的源代码,因此任何地方的政府都可以使用这个系统。越来越多的美国议员、市长、州长和议会都在拥抱网络技术,不仅成本不高,收获还很可观。对那些成为热点的请愿作一份回应,政客获得了与选民直接对话的机会,可谓双赢。

事实上,这种双赢局面有很长久的历史渊源。“这只不过是用新瓶装旧酒而已,”印第安纳大学的教授大卫·萨雷特近期撰写了一本关于请愿历史的书籍。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这种请愿书被称作“祷告信”,写在泥板的文书上;近代日本的领导者也会设置类似意见箱的东西来接受民众投诉;罗马法基本就是请愿书和回应的汇编;随着印刷术的普及,请愿也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不再只是向官方恭敬的请求,而是汇集并导向公众舆论的工具;网络时代比印刷时代更进一步,请愿不再需要笔墨,也不需印刷和运输费用。

网络请愿系统是奥巴马在第二个任期内的重点工程,这个昔日的社区工作者很清楚利如何利用网络人群获得选票。“我们要更多地调动网络的力量,帮助政府开展工作,”奥巴马在去年八月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在就职演说中,他也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你和我作为公民,有义务去塑造当今时代的公共辩论,不仅通过手中的选票,也要发出守护我们恒久价值和持久创新力的声音。”

请愿网站在美国整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善意的建言以及开放的系统带来无穷益处。2011年,白宫收到了大量关于移民政策的请愿,这使得该问题成为奥巴马优先考虑的政治议题。白宫为此专门组织了请愿人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电话会议,随着对这项改革的争论持续进行,官方也随时向双方发布更新信息。

有些请愿在网络上能让白宫作出回复,而在其他条件下官方通常选择保持沉默。2011年,大量民众通过向白宫请愿,颠覆了好莱坞为代表的大公司要求出台更严格的网络版权法规的行动。作为回复,白宫发布了一份声明,表达了对好莱坞方面做法的担忧,进而使得这项提案在参议院未获通过。

即便是为地球建造死星的请愿看上去十分荒谬,它也为白宫网站带来了可观的网络流量,这不仅是因为官方煞有介事地作出了回复,而且民众对所有相关的太空科学项目的请愿都很感兴趣,接近10万人想知道在国际空间站飞临自家社区的上空时如何识别。

随着网络流量的快速提高,白宫在今年提高了官方回复所需的签名数量,从2.5万人提高到10万人。不管请愿书的内容多么离谱或者刁钻,只要议题是政府涉及的职能并且可以有所动作,都可以发布到白宫网站上。白宫方面认为,请愿网站最重要的用途便是激励民众参与国事。

猜你喜欢

请愿书琼斯白宫
白宫附近
琼斯太太的魔法
泰示威者拟向泰王递交请愿书
在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之间:德里安·丽斯-琼斯①教授访谈录
白宫又陷落
白宫陷落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空间解读
德国人提交上万“请愿书”
Toy store stops selling drug—dealer dolls
你离成功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