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李清照《声声慢》的文本分析

2013-04-29牟志霞

青年文学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声声慢叠词韵律

牟志霞

摘 要:本文从叠词、意象、节奏韵律三个方面对《声声慢》进行了细致的文体分析,将词人的凄苦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文体分析这一方法推广,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这些作品。

关键词:愁;叠词;意象;韵律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01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南宋时期婉约派的女词人,《声声慢》是她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词中那哀婉的凄苦情,可谓字字血泪、力透纸背,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这首词通篇是愁,但却始终不说破,只是极力烘托,层层推进,营造出一种“一重末了一重添1”的凄苦氛围,比直写泪水更为凄酸。

一、叠词声声诉叠愁

叠字的运用,并非始于李清照。但是她在《声声慢》中对叠字运用,可谓达到了描情写景的极致。全词共九十七个字,而叠字就占了十八个。它们巧妙地穿插在全词中,前后相呼应,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酸切。

1.寻寻觅觅

在经受了国破家亡、丧夫、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清照内心极为哀愁,精神恍惚,再加上孤独一人,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似乎丢失了什么,又似乎本来就什么也没有。在这首词中,“寻寻”是描写因孤单寂寞而无意识地搜寻,诸如亡夫的书信遗物以及失去的书画、古玩等。而“觅觅”则是执意要翻箱倒柜的求索,希望能找到些什么,一节相思之苦。

2.冷冷清清

“冷冷”与“清清”虽常连用,却含意有别。“冷冷”是寻觅不得而涌上心头的一股寒意,是感觉层面的。“清清”有空虚之意,是写因为失望而察觉到的空虚和寂寞,已上升到意识了。心中若有所失,可是寻觅一番,却一无所得,只留下空虚依然,冷清依然。

3.凄凄惨惨戚戚

“凄凄”是因空虚的意识而产生的凄凉情怀。而此时的凄凉与往日的幸福欢乐形成强烈的对比,国破家亡、夫死物散的情景一时涌上心头,故接以“惨惨”二字。读到这里,似乎觉得词人的哀情已到达极限了,然而厄运还在后头,作为一个无儿无女、无家可归的寡妇,又适逢乱世,念及前途茫茫,不寒而栗。“戚戚”二字,正表达了这忧惧之意。

4.点点滴滴

下阕“点点滴滴”四个叠字,也有两层含意。“点点”,是就雨下落之形而言的。而“滴滴”,是就雨水落下后的撞击之势而言的。上阕的十四叠字迭起了七层悲凄的涟漪,再加上黄昏时候的梧桐细雨,一点一点,朦胧可见,仿佛不是雨,而是血;一滴一滴,紧密沉重,仿佛不是滴在地上,而是滴在词人破碎的心上。

二、意在言外,意在象中

很多人认为《声声慢》会如此动人心魄,与其意象有很大关系。这些意象浸染了词人一生的悲欢情愫,故而显得意味深厚。

过雁,在整首词中最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过雁是旧时相识呢?这就要联系到李清照的另外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一句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的是丈夫不在身边的思念之情。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而此时,雁逢秋而南下,恰巧词人也是北人南下,饱经流离之苦,正伤心时,却又望见这“旧时相识”,自然再次勾起了她的阵阵愁绪。

黄花,在李清照的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词中的黄花是指菊花。菊花这一意象与作者的人格节操、志向追求和情感心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李清照本是有采花装点案头的习惯2。可如今望着满庭盛开的菊花,再也没心情采摘,因为丈夫已不在了,做这些也没有意义了,有的只是眼睁睁地看着它们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忧伤。“黄花”所代表的是曾经相知相守的幸福生活,而如今却变得凄凉孤独。纵使满地堆积,金黄灿烂,也只得由它“憔悴损”,无人采摘。

黄昏,这一意象饱含着落寞之情。在李清照的作品中这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它往往带有思乡怀家、年华流逝、追念亡人的悲凉情绪。梧桐细雨的冷寂都映在了黄昏时分,给人呈现了一个凄凉、肃杀、寂寞的秋日黄昏,而悲伤忧郁的情绪也和这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难以排遣。而黄昏之后,就是漫漫长夜,彻夜难眠和无穷无尽的煎熬,让词人“独自怎生得黑”!

三、悲怆顿挫映愁心

词,本身是一种和音乐紧密结合的文学样式。最初的词,都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词牌不同,就意味着唱腔的不同,声情的不同。《声声慢》这一词调,很好地反映了李清照凄楚的晚年和无尽的愁绪。

1.节奏

词的长短句是一种音乐形式,他构成了整首词的节奏美。从传统的汉语诗律学上说,平仄的格式就是汉语的节奏。3《声声慢》以其舒缓缠绵的节奏,一声一词的顿挫,刻画出作者凄绝的情感。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音调由舒缓转入急促,再由急促到舒缓,结构上是对称的。“凄凄/惨惨/戚戚”(平平/仄仄/平平),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而下的转换,到最后,声音越来越低,使人有快要窒息的感觉。

叠词的大量使用,在声韵上形成了双声叠韵,而叠词在读时,往往第一个字读得重而长,后一个字轻而慢,这就从音节上具有了慢声促节,抑扬之美。它们给人一种回环的、连绵不断的感觉,将读者引入愁境。

2.韵律

词要讲究韵律和谐,这主要表现在押韵上。不同的韵脚,传达不同的感情。一般说来,抒发高亢激昂情感的诗词,常用响亮的韵脚,如:ang、eng、ong等。抒发优美、细腻或悲怆、凄楚情感的词,多用不响亮的韵脚,如:ai、ao、e、ei、i等。

李清照本人是非常精通音律的,她的词声调和谐,音韵流转。在《声声慢》这首词中,上阕一、三、五、七、九句和下阕的一、二、四、六、八句押韵,“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这十个字都是不响亮的韵脚。给人留下戛然而止的感觉,仿佛把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裹住,起着欲言又止,有口难言的效果。

本文从叠词、意象、节奏韵律三个方面对《声声慢》进行了细致的文体分析,将词人的凄苦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哀愁不只是那点滴的闺怨闲愁和儿女情思,而且是在国土沦丧朝政腐败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忧国忧民的心情。将文体分析这一方法推广,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孙潇雨:《品读千年易安愁》,《当代人》2008(8)

2、刘广良:《繁菊竞秋斯人憔悴——讲授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一得》,《中学语文》2007(7)

3、赵志超:《语浅情深流转如珠——浅谈<声声慢>叠字的运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7(3)

4、许渊冲译注:《宋词三百首》,北京:中国翻译出版公司,2007,第403页

猜你喜欢

声声慢叠词韵律
春天的韵律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韵律之美——小黄村
“的”字叠词招聘会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策略探讨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从“三美论”谈宋词翻译
《声声慢》——李清照的词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