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汉语移动学习设计之评价

2013-04-29李翠翠徐娟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练习评价

李翠翠 徐娟

摘 要:作者开展了一项“基于智能手机的情境汉语移动学习”的课题研究,通过提供真实情境下的汉语交际多媒体课件,使留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汉语。情境对话和练习设计是该课题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两次问卷调查广泛征集汉语老师和留学生的意见,对情境对话和练习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改进了设计中的不足,以期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加符合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需要。

关键词:汉语移动学习;情境对话;练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6-0052-04

一、引言

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技术嫁接的产物。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 PC等)开展的汉语移动学习,具有高效性、广泛性、交互性、共享性等学习特征,使学习者不再局限于电脑前,汉语学习趋于情境化、生活化(徐娟等,2010),作为课堂学习、网络学习等学习形式的有力补充,将使更多的汉语学习者受益。

笔者正在开展一项“基于智能手机的情境汉语移动学习”的课题研究,在情境汉语移动学习系统中,来京留学生可以从智能手机客户端下载相应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观看情境视频及时学习需要的交际用语,并通过课件提供的拓展练习获得即时反馈信息。本文主要对多媒体课件中的28个情境对话和6种题型的拓展练习进行评价,从而对该课件进行改进。

二、情境对话评价

通过选择主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呈现设计物四个步骤,我们设计出了28个与留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对话。为了评价情境对话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笔者特别邀请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文学院等学校的22位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汉语老师对28个情境进行评价。

情境对话评价问卷的问题主要来源于Grant(1987)设计的一个关于教材选择的评价表,笔者结合情境汉语移动学习的特点从中选取并重新设计了10个问题,请各位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评价,选择“是”、“说不清”或者“不是”,三者相应的得分分别是“1分”、“0”分和“-1分”。为了进一步征集老师们对情境对话的看法,评价表还包括一个开放的问题,即让各位老师对此次设计发表自己的见解。

1.调查结果

表1 显示F值的得分均为正,其中“设计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得到了1分,“情境设计对学生有吸引力”、“在文化方面,设计的情境被学生接受和认可”、“设计的情境反映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三项的评价结果得分均高于0.9,但是“学生能快速掌握对话内容”、 “文本的难度适当”得分则相对较低,选择“说不清”的老师达到了10名。

老师们提出的意见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对话可以适当增加趣味性;

(2)句型尽可能规范;

(3)建议情境对话的顺序按照常用度或难度来排;

(4)扩大情境的范围,不要停留在北京语言大学的范围中;

(5)增加办理护照和签证的场景,加入留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等元素;

(6)有些词不适合初级水平的留学生,如“二环、三环、掉头、辅路、临时住宿登记表”等词语。

2.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老师们认为28个情境设计真实合理,但是情境对话可能偏难,超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点从老师们的意见中也可以体现出来(详见上文第2条和第6条意见)。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情境汉语移动学习的内容完全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虽然我们对情境对话进行了加工,但仍然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原始面貌。比如去掉了“忒”、“一准儿”、“瞅一瞅”等俚语,但是要保留口语简短、不完整的特点。

移动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情境性,丰富的情境可以帮助学习者准确了解词语的意思。像“二环、三环、掉头”等词语虽然超出了初级学习者的词汇范围,但是当学习者看到情境视频中出租车路过指示牌、驾驶方向变化和角色的肢体语言时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这些词语也是学习者急需学习的内容,情境汉语移动学习系统可以让留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及时解决生活中的交际困难,体验到运用汉语的乐趣。

在双向评等量表中,有4位老师认为28个情境不能包括 “足够的交际活动”,因此提出情境对话还需要增加的建议(详见上文第4条和第5条意见)。其实留学生的交际活动种类繁多,情境对话难以覆盖留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在选择情境时曾做过一次广泛的问卷调查,按照各个情境得分的高低对情境对话做了取舍。而且28个情境也是情境汉语移动学习的首次尝试,如果这种学习方式受到广大留学生和老师的认可,我们还会继续增加情境来满足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需要。

关于趣味性,我们认为情境对话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实用性和交际性上。因为只有学习内容是学习者需要的,他们才会有兴趣。如果是跟他们生活没有关系的情境对话,他们可能不会有兴趣去学习。此外,趣味性也可以体现在学习的形式上,变换多样的学习环境让学习充满乐趣。

最后,移动学习的每一个单元都是彼此之间独立的,所以无论先学哪一课都不会影响到下一课的学习,因此不用考虑由易到难的问题。学生们学习的顺序可以按照他们交际活动的顺序排序,所以我们按照学生们认为最急需学习的情境得分进行了排序。

三、拓展练习评价

学生完成练习就好像演员扮演角色,在“导演”的指导下实际演练,最终提高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杨惠元,1997)。因此,在情境汉语移动学习系统中,练习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结合移动学习情境性强的优势,拓展练习不仅包括针对汉字书写设计的笔顺练习、针对语法设计的排列语序练习和针对汉字音形设计的音形搭配练习,还包括了三道情境性比较明显的交际性练习,分别是“看对话回答问题”、“根据图片选择合适的对话”和“角色扮演”。笔者通过调查留学生对这6种题型的喜好程度来评价练习是否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对留学生喜爱的手机游戏进行了统计。

1.练习题型示例

①笔顺练习(图1所示):

“百”的前三笔是 ( )

②排列语序练习:

把以下词语放到合适的位置(只有位置正确才能实现拖拽)

在 见面 我们 公园门口

— —— ——— ——

③音形搭配练习(图2所示):

先后选择相应的汉字和拼音,方格就会消除。

④听对话回答问题(图3所示):

请问这段对话发生在哪里?( )

A.银行 B.公安局 C.售票厅 D.邮局

⑤根据图片选择合适的对话(图4所示):

上图的对话应该是( )

A.服务员:欢迎光临!吃点儿什么?

留学生:来一份西红柿炒鸡蛋!

B.售货员:你好,欢迎光临!

留学生:我想买自动铅笔。

C.留学生:几层可以借书?

工作人员:在二层。

D.服务员:带学生证了吗?

留学生:带了,给您。

⑥角色扮演练习:

第一步播放视频:(略)

对话文本:

留 学 生: 请问邮局怎么走?

中国学生:一直往前走,第一个路口左拐就到了。

留 学 生:谢谢!

中国学生:不客气!

第二步选择准备的角色

如:我想扮演 (A)

A.留学生 B.中国学生

第三步再次播放对话,“留学生”的声音抹去。

视频对话:

留 学 生:……

中国学生:一直往前走,第一个路口左拐就到了。

留 学 生:……

中国学生:不客气!

2.问卷发放的基本情况

参与调查的对象是来自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清华大学四所高校的225名留学生。年龄从17岁至55岁不等,其中30岁以下的留学生占总数的92%。从性别比例来看,女性留学生占58%,男性留学生占42%。从留学生汉语水平来看,初级的占55%,中级的占38%,高级的占7%。他们分别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马来西亚的占18.9%、韩国占9.1%、日本占8.6%、印度尼西亚占6.3%、俄罗斯占6.3%、法国占5.7%、美国占4%。其他45个国家及地区,主要包括哈萨克斯坦、德国、中国香港、波兰、泰国、越南、加拿大、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荷兰、意大利、尼日利亚等共占总人数的41.1%。

发放问卷时,由于留学生没有观看过情境视频,所以调查员需向调查对象说明6种题型是在手机上学习完情境视频后进行的练习。问卷发放采取了专门递送式,一共回收问卷186份,其中有效问卷176份,问卷回收率为83%,问卷有效率为95%。

3.调查结果

表2显示音形搭配练习和笔顺练习最受留学生的欢迎,喜欢和非常喜欢的人数分别共占了全部人数的67%和63%。其次是根据图片选择对话,喜欢和非常喜欢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61%。接下来受欢迎的是排列语序的练习,喜欢和非常喜欢的人数仍占多数。而留学生对看对话回答问题和角色扮演的总体评价一般。

留学生喜欢的手机游戏的共有105项,其中排名前十的游戏依次是angry birds(愤怒的小鸟)、fruit ninja(切水果)、sudoku(数独)、snake(贪吃蛇)、tetris(俄罗斯方块)、bejewelled(钻石迷情)、brick breaker(打砖块)、plant and zombie(植物大战僵尸)、smurfs' village(蓝精灵村落)、word mole(拼单词)。此外,与学习汉语相关的游戏有打汉字游戏、成语波波、大歇后,但是这三个游戏仅仅被提到一次。

4.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留学生更加青睐汉字练习和游戏型练习(汉字拼音连连看),而且他们认为配合图片的练习比音频、视频更适合于移动学习。音形搭配练习和笔顺练习受欢迎的人数达到60%以上,其原因之一在于移动学习者使用零散时间学习,汉字的练习内容适应了移动语言学习者的注意力“高度分散”的特点,让被调查者更愿意给出好的评价;其二是这两个练习的呈现形式新颖,引起了被调查者的兴趣,采用“汉字拼音练练看”形式的音形搭配题,游戏与练习相结合是练习设计的亮点,成为其受欢迎的重要因素。对于情境视频中出现的常用字,我们可以采用这两种练习来满足留学生对汉字音形的学习需要。

留学生对看对话回答问题和角色扮演总体评价一般,不排除调查结果存在的偏差。由于纸质问卷的限制,虽然笔者已在问卷中加入例题和说明,仍然难以使被调查者获得在手机上进行练习的真实体验,从而可能造成被调查者对练习形式的错误理解,影响最终的判断。也有可能是因为多媒体形式影响被调查者的选择。移动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不同于教室中的学习,他们可能处于嘈杂的环境中,因此音频和视频形式的练习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而减少学习兴趣,而图片形式的练习则较少受到影响。在被调查对象中不喜欢这两种练习的人数仍是少数,对于一些使用率较高的情境,我们仍然可以采用这两种练习。

虽然留学生喜爱游戏型练习,但是手机中已有的汉语游戏并没有得到汉语学习者的认可。究其原因:一方面利用手机游戏学习汉语还没有受到汉语学习者的重视;另一方面是适合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手机游戏还没有广泛开发。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留学生喜欢的手机游戏,对现有的游戏进行整理,然后结合汉语学习的特点,或将原有的手机游戏直接改编成汉语学习游戏,或从中吸取关键因素作为汉语学习游戏设计的参考。比如,我们可以把受到大家欢迎的俄罗斯方块进行改编,用汉字代替各种形状的方块,如果游戏者把几个汉字组成一个词语,汉字就消失,否则汉字就越堆积越高。

四、结束语

对于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一般具有这种结构),应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情境,在该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余胜泉,2000)。

基于智能手机的汉语移动学习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学习者在移动学习环境下,不仅可以模拟交际,还可以通过真实的环境和交际练习获得即时反馈,在交互学习中进步。

本文通过两次问卷调查,证实了28个情境对话能够真实再现交际过程,在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6种练习题型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留学生的认可,同时我们也了解了留学生在手机游戏方面的喜好和汉语游戏的现状。

此后,我们在设计中将继续保持情境对话的真实性、实用性,适时地丰富对话情境,还要根据留学生的爱好开发更多的游戏型练习。

参考文献:

[1]徐娟,董政,曹钢.基于智能手机的情境汉语移动学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7):61-63.

[2]Neville Grant .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M]. United Kingdom :Longman,1987.

[3]杨惠元.论《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的练习设计[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3):30-37.

[4]余胜泉,杨晓娟,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0(12):7-13.

(编辑:李晓萍)

猜你喜欢

练习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导读思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初学钢琴的手指训练方法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瑜伽练习对产妇身体形态影响的研究综述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