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演奏艺术
2013-04-29郭松刘海燕
郭松 刘海燕
摘要:低音提琴表演是注重演奏技巧、技能的表演艺术,也是一个包含了视觉、听觉、记忆情感、注意、想象和思维的综合心理过程。扎实的专业演奏技巧和音乐知识是低音提琴演奏者必备的基本条件。本文通过对低音提琴的基本特征、演奏技法、乐团合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低音提琴;基本特征;演奏技法;乐队合作
1低音提琴简介
低音提琴又名倍大提琴(DoubelBasS),也叫贝斯,是由古代弓弦乐器低音维奥尔琴发展而来。它是西洋乐器中音域最低、体积最大的低音乐器,并且在各类乐团中充当音响的支柱和节奏的基础。它由四弦按照四度定弦组成,定弦分别为E、A、D、G。通常使用低音谱号,独奏曲里偶尔也会出现次中音谱号和高音谱号。演奏比实际记谱音要低一个八度。由于低音提琴体积庞大,琴弦比其他弦乐器更加粗大,因此演奏起来不易;但其身体构造本身条件决定了它具有特殊的音色魅力,共鸣效果惊人,发音深沉。在乐队里经常演奏持续的长音,使乐队的音响更加饱满。最初是贝多芬由于结实了一位低音提琴演奏家,并受其启发,大在交响乐曲中大胆加大了低音提琴的运用。随后像马勒、瓦格纳、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等著名音乐作曲家都开始注重低音提琴在乐队中的使用。渐而更多的作曲家开始注重低音提琴的写作,独奏曲目开始增多,目前协奏曲就有两百多部。
2低音提琴演奏技巧训练
古人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用在器乐演奏者身上再贴切不过了,舞台上完美的艺术展现离不开每位演奏者扎实的演奏功底。因此,低音提琴技巧的训练是低音提琴良好舞台表演的先决条件。
2.1右手练习要领
一般初学练琴者,老师首先是强调学生练习拉空弦的训练,也就是右手的训练。因为低音提琴产生更好的音色共鸣效果离不开右手持弓与琴弦的合作。可见右手训练的重要性。影响低音提琴良好共鸣音色的因素在右手分别是:持弓、发音点、弓速、弓压。弓毛与琴弦的摩擦震动产生乐音,而由右手掌握的持弓、发音点、弓速、弓压四要素对发音的影响又至关重要。因此,在练琴的过程中,右手要特别注意这四个要素的练习。(1)持弓。低音提琴持弓方法历史上分别有四个学派,他们是:法国学派、意大利学派、德国学派以及维也纳学派。目前使用最广的两种是德式弓和法式弓。为了与法国学派的弓子相区别,我国习惯称德国学派的弓子为“大弓”,国外则称为“下方握弓法”。法式弓,我国习惯称为“小弓”,国外称为“上方握弓法”。由于本人演奏为德式弓,所以在这里就讲解德式弓的持弓方法。德式持弓方法相对于法式弓来说更加的粗矿,持弓时首先右手掌自然展开,弓杆和马尾箱垂直放入手掌,拇指在弓杆上,然后食指与中指在弓杆下方拖住琴弓,无名指与小指自然贴在马尾箱处。最后在持弓运行时要感觉到琴弓就是你手臂的延伸,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建议初学者应该首先右手需经常联系持弓,掌握持弓的正确发力点。运行的过程中与琴弦成九十度,运功的力度应是背部发出的力量带动大臂近而带动小臂,手臂和手腕自然带动琴弓。这样运弓时才能游刃有余的使用琴弓。(2)发音点。发音点是弓毛与琴弦的起弓接触点,通常低音提琴的最佳发音位置位于指板与琴码的1/2 处略靠指板。在面对音乐作品的不同要求时,演奏者都应该根据这个原理在右手上做适当的调整,以便演奏出理想的音响。(3)弓速。弓速是琴弓在琴弦上运动的速度,它与音量的大小同样也是成正比例关系,弓速越快,音量则越大,弓速越慢,则音量越小。(4)弓压。弓压是指琴弓与右手作用于琴弦上的重量,在演奏时手臂应保持自然下垂充分的放松状态,不能紧张僵硬。很多初学者在练习右手运弓时,尤其是运行到上半弓段时,手臂容易出现紧张状态,由于上半弓需要拇指的压力增大,因此容易造成发力点误导,学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应该过感受力度的来源应该是从右肩部的力量传达到指尖,整个手臂应该是完全放松状态。
2.2左手练习要领
左手与琴弦和指板的密切配合是低音提琴演奏者又一重要方面。初学者在练习左手时特别费力,由于低音提琴的琴弦比其他弦乐琴弦更粗硬,所以对左手的力度要求很高,这也是低音提琴为什么不适合很小年龄的学童的原因。只有左手灵巧的按弦揉弦技巧与右手完美的配合,才能演奏出优美的音符。(1)按弦。低音提琴与小提琴和中提琴不同的是用指腹按弦,同时要注意的是手的关节不能塌指,练习左手时应该注意按弦的力度要到位,不能过紧又不能过松,学习者练习过程中可通过高抬指的训练来提高左手手指的颗粒性。(2)换把。力度训练到位后,左手要面对的另一技巧便是换把训练。换把是弦乐器中非常重要的技巧,熟练的换把技巧与连贯优美的旋律线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换把训练时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换把时手指贴着琴弦移动,指尖朝向把持在一条线上。换把的精准需要通过长期的多次训练来提升,这样每个把位之前的距离在脑海都有了大概,换把时更得心应手。(3)揉弦。揉弦也是弦乐演奏中必不可少的演奏技巧之一,当然,揉弦技巧不是初学者需要加强的训练,学习者必须在把握好按弦的力度与换把的技巧娴熟后可加入练习揉弦技巧的训练。揉弦的技巧能使音乐流动起来,使旋律更富有歌唱性。揉弦技巧的训练也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慢揉,再在熟练慢揉的基础上逐渐加速。由于低音提琴音域很低,人们对低音反应的灵敏度较低,所以相对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的揉弦要慢,同时,演奏者也需分析作品旋律的感情色彩来熟练协调揉弦的快慢速度和幅度的大小。
3低音提琴与乐团的合作
在交响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合奏中由于作品持续的时间很长,因此,低音提琴声部演奏员一般都是坐高脚椅坐式持琴,低音提琴大多是充当伴奏声部。但是低音提琴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低音提琴在乐队中起着基石的作用。大家知道,没有坚实稳靠的基石,便不会有那么坚挺高大的大厦。那么,怎样与乐团进行有效的配合呢?首先,在与乐队合奏中,低音提琴演奏员应该明确自身责任的艰巨,不仅要提高自身演奏家的气质和技巧,还要具备良好的视奏能力和合奏意识。其次,在合奏时不能只照自己的谱面拉好旋律就行了,还要注重与指挥和乐队的配合,要能听到乐队其他声部的旋律,使乐队合作更加统一完美。最后,乐队演奏不像独奏那么自由,它是一个团体,应该要讲究团队的统一。如果表演时弓法不统一,那么在台上演出时给观众的视觉感受就很混乱,像一盘散沙。因此,在乐团中每个弦乐声部都应该保持最基本的弓法统一。这是作为每位乐团低音提琴演奏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
4总结
总之,本人从低音提琴的简介、演奏技法、乐队合作三个方面对低音提琴演奏艺术做了分析,旨在通过对本人低音提琴演奏学习的总结,对广大低音提琴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促进低音提琴的发展。古典时期“交响乐之父”海顿曾说“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类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笔者希望低音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能不断丰富音乐世界,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幸福源泉。”
参考文献:
[1] 宋艺.低音提琴的演奏[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5(02).
[2] 焦蓉.谈低音提琴在乐队中的重要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11).
作者简介:郭松 (1968—),男,大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低音提琴演奏与教学。
刘海燕(1990—),女,大连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低音提琴演奏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