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艺考模式及国画发展方向的思考

2013-04-29闫俊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发展方向中国画

闫俊

摘要:中国画以线为造型基础,以墨为造型手段,讲求意境,给人以遐想的空间,这一民族艺术形式中渗透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而当今 “艺考”照搬西方美术教育的模式,且艺考题型单一,考察方式不够灵活。对于国画专业来说细化考试方式、突出专业特色尤为重要。试以艺考改革为切入点,探索现代中国画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中国画;艺考模式;发展方向

中国画不仅符合国人的审美趣味,还曾影响东亚及日本的绘画,在世界画坛也有一席之地。它以“雅俗”为鉴赏标准,偏重笔墨、构图及意趣,讲究“以虚补实”而“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留给观者遐想的空间,水墨丹青里蕴含着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画的种类繁多,大体分为人物画(工笔、写意、没骨、白描或简笔人物),山水画(青绿、金碧、浅绛、泼墨山水),花鸟画(双勾、写意、白描花鸟)。自古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文人画更是将诗书画印完美结合,因而国画与书法、篆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由此看出中国画并不是简单的技巧性绘画,而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对外文化交流愈发深入的当代,西画的绘画精神给中国画带来了新的影响。在“向西方学习”的号召下,有些艺术观念西化的人认为人物画不合解剖;山水画不合透视;翎毛花卉不合博物;色彩单纯不合于色彩学;明暗不分不合于光线与阴影,要中国画完全“取西方科学的方法”,可是,东西方绘画美学精神有所不同:西洋画以科学为基础,中国画以哲学为本;西洋画较客观,中国画较主观;西洋画是写实的,中国画是写意的,方法、工具也各不相同。国画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为世界两大画系之一,正是因为有不同于西画的理法在国画才有着特殊的精神与永久的生命力。

艺术类招生考试的目的是选拔有艺术潜质的优秀人才,但艺考的考试模式比较陈旧,不分专业,统一命题,素描、水粉、速写为基本考察科目。报考中国传统美术专业的学生考试的却是舶来西方的美术科目,令人费解。艺考题型比较固定、考察方式单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将它视为上大学的捷径,利用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的时间突击临摹和默写高考指定用书。

艺考培训班则是以提高考生应试技能为宗旨,总结往年考试题型对考生进行应试培训,美术考试过关率很高使它们自信的喊出了“三个月包过”的口号。由于考生人数增多,多省的专业考题都由原来的实物写生改为了命题默写,考生的对策就是背画,不管出什么题目,都用事先背好的模板应对。陈传席先生曾指出:现在艺术考试一年比一年热,招收的学生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但是目前我们的艺术考试和艺术教育很大程度上存在功利性和浮躁的风气,过分追求专业技巧而忽视文化素养,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短腿”人才。

事实上,很难想象没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大师会是什么样子,这种不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工匠式的艺术教育最终戕害的是艺术本身。当今“艺考”并未针对不同专业分别考察,进入高校后大多数艺术学院会巩固培训素描速写水粉这些高考科目,大二甚至大三才会让学生选修专业,而大四又有半年的实习期,选修国画者能够接触到国画的时间少之又少。众所周知古代文人习画以求自娱,并要经数十年研习才能渐积至精。国画体系相对复杂,不可速成,因此应当选择真正有兴趣研习国画并有一定国画基础、文学素养的人进入高校深造。

入学考试方法比较陈旧,无法达到选拔优秀艺术人才的目的,从招生时就应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加试油画、国画、设计等相关的考试科目,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水平专而精的画者。应对素描水粉的考试科目进行调整,根据不同专业,出相应可以检验考生艺术素养的考题,“择优录取”出有艺术潜力的人才进行培养。就中国画方向来说,由于国画这一学科历史悠久,打好基础十分必要,线与墨是国画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可以将水粉科目改为白描与写意,以检验考生线的勾勒水平与墨的运用能力。素描考试可以结合国画特色进行改革,除了检验造型能力,还应考察考生对于线的提炼与运用。还可以加设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考试内容。

艺术具有民族性,中国画可视作中国的标签,当下环境要想使其有所发展,西洋画的某些方法可以为我所用。写生是学习国画重要一环,写生的多了,便对各种物象有了清楚的认识,才能提炼出简单笔法表现复杂的物象。传统写生需带画架毛毡毛笔墨汁瓷盘笔洗等一系列画具,而速写这种方式,外出时随身带上速写本与笔就可进行写生,收集素材十分方便。但应注意国画的写生不同于西画,没有视点等的约束并不只画眼前之景,而是根据画家意匠,将所有的景重新组合,取舍随心,写生过程就是创造。

石涛曾呼吁笔墨当随时代,新时期传统艺术要经怎样的创新才能散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历史上的中西结合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意大利的郎世宁作为中西结合第一人,促进了国画对于形体、比例方面的关注。

近代岭南画派曾对国画进行过革新试验,希望折衷中西,融合古今,保留中国古画的气韵、笔法、水墨、哲理、诗意,借鑒西画长处,互为补充,给了国画发展的新思路。徐悲鸿提倡“古法佳者守之,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将西方艺术手法融入中国传统艺术之中,中西绘画技法巧妙结合。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借鉴外来艺术时要保留传统美学思想精华,分清主次,古为今用,中西互鉴,寻求既符合时代审美情趣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风格。俞建华先生曾阐明过改良国画人才的几个必要条件:对于国画的理论须极透辟,技术须极纯熟,画史须极明了;对于西画的理论、技术、画史亦须有高深的修养;有勤奋耐劳的精神;富于改革的勇气,无一偏之见。由此看来,为国画赋以新生命任重道远。

中国艺术文化建设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迎来新的契机,2011年初国务院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会议通过了将艺术学科从文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升格为独立的艺术门类的提议,从此艺术学摆脱了从属其他学科的历史,成为独立的第13类学科门类。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艺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张从渡.我国高等学校艺术学科招生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陈传席.中国名画家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3]俞建华.国画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范梦.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方向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的终结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苏州工业园区住宅围墙问题探索性研究
我国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电子通信系统的探索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