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税收信息化的几点思考
2013-04-29裴香珍
裴香珍
【摘要】税收信息化是实现税收管理的现代化,随着税收信息化的深入,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本文分析了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税收;信息化;征管
一、税收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税收信息化的内涵
税收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税收管理,实现税收管理信息的收集、检索、分类、存储和传输系统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税收管理技术创新过程。税收信息化是为了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既是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前提,又是税收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税收信息化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税收工作提出了挑战。税务部门的各项工作为适应市场化、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要求,就应该加强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以便更好地发挥管理、聚财和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
2.提高征管质量的基础
几年来,征管质量的整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一些漏征、漏管、有税不收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随着税务管理信息化的建立与推进,建立起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管理监控体系.将会在日常管理、规范征管流程、强化税源控管、降低税收成本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使一些制约征管质量的问题得到有救解决。
3.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起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使各类纳税人在登记、申报、缴税、欠税等方面存在的违法问题得到有效监控,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征纳双方的行为,提高税务部门公正执法的透明度。
二、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集中统一的组织规划和整体部署
主要表现为各地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重復开发的现象较多。目前.虽然各地税务机关对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比较重视,但缺乏系统考虑,对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在哪些环节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缺乏清醒认识。加之征管部门与信息部门的配合不太协调,使征管软件开发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欠缺,难以从更高的层次协调局部与整体、一般与特殊、短期与长期的征管需求限制当前信息系统的整体效益,浪费了大量资金。
(二)信息不共享
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地税税务部门信息不共享。我国1994年的税制改革,成立了国、地税两套税务机构,但由于两套税务系统在税款的征收管理上基本是各自为政,没有构建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无法对纳税人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二是税务系统与其他部门信息不共享。如税务系统与工商部门、银行信息不共享,容易产生税收征管漏洞。
(三)发展不平衡
从全国看,各地税务部门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不平衡现象突出。分地区看,税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由东向西呈现从高到低的格局,东部地区信息化水平较高,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税务管理信息化已取得了阶段成果,中部地区信息化水平又高于西部地区。分部门看,自1994年组建国税和地税两套机构以来,国税部门信息化水平总体高于地税部门。1994年“金税工程”主要是围绕增值税管理而实施。在“金税工程”的推动下,截止2003年底,国税部门的四级广域网已全部联通完成。而同期,虽然省级地税部门已全部同国家税务总局实现了计算机联网,但在内部,只有部分省级地税部门建成开通了省内广域网,还有相当一部分省级地税部门在覆盖全省的广域网开通上处于空白。
(四)数据向信息、知识的转化能力差
目前,随着税务管理信息化推进,数据采集量大幅增加。税收数据是税务管理的信息源,要发挥数据资源作用,一是要数据充分,二是要数据质量可靠,三是要有较高的数据分析水平。从实际来看,税务部门只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数据资源数量上的增长,数据应用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IT管控能力的挑战。目前税务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实施由信息中心负责,业务需求由各业务处负责,税务数据从采集、处理到应用,遍及税收业务的各个环节。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应用和管理,就需要健全税务部门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增强信息化总体规划和总体架构的管理和把控能力。二是数据资源规划和管理方面,也缺乏全局性的规划和管理。三是系统的运作和整合。新业务不断出现,给软件的维护带来压力.需要进一步整合应用系统。
三、完善税收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一)业务系统整合是信息化的前提
税务管理现状与信息化的要求相一致,才能保证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当前,税收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受阻,主要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无序的管理现状所致。美国国内收入局信息化建设,首先完成了组织结构重组,由分区域进行税收管理框架组织,改为直接面向纳税人的税收管理框架组织机构;然后对业务系统进行重新整合,把众多的应用系统整合成10个核心信息管理子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面向纳税人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最后将业务系统整合方案交付信息技术部门,提出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我国信息化建设也应注重组织机构调整,把传统的层级制税务机构体系改为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的税务组织机构体系,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实施业务系统整合,从技术,管理两个层面规范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使用,从而提高税收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管税的效率和水平。
(二)培养既懂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因素。要针对人才质量、数量与工作要求的矛盾,大力推进信息人才战略。要加强各级税务人员的培训,着重培养既懂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税收信息化事业的先锋和主力军。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管理,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能级管理制度,并辅之于相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信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信息化建设
强化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提高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进行非居民企业税收的基础数据建设和基础数据研究工作十分重要。据估计,跨国公司每年以税后利润、股权转让、利息、特许权使用、劳务报酬等多种形式从我国转移到境外的利润超过1000亿元,造成的税收流失超过400亿元。我国目前在非居民税收管理中依然使用国外的数据库,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利润率明显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防止非居民企业的税收流失,强化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提高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税务部门在非居民企业税收基础数据信息化建设和基础数据研究方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四)加强第三方的信息共享
美国国内收入局通过计算机征管中心实现与银行、海关、边防等部门的联网。金融机构、保险部门、财产登记部门及员工雇主将其所属纳税人的工资收入、纳税人存款利息、财产转让所得等收入信息提供给计算机征管中心,供税务部门使用。随着税源管理的深入,仅仅依靠税务机关所掌握的纳税人信息,无法满足税收风险分析的需要。金税三期工程将外部信息交换作为独立的项目实施,目的是搭建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以获取第三方所掌握的纳税人涉税信息,包括工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等掌握的涉税信息,有利于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地方税收研究会课题组.税收信息化与信息化税收研究[J].税务研究,2008(11).
[2]王国富.关于推进税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吉林财税,2001(1).
[3]李平.税收信息化建设需要关注的及几个问题[J].中国税务,2011(12).
[4]李卫杰.吸纳国外经验——信息化助理税源专业化[J].中国税务,2010(1).
[5]吴晓宇.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与税务管理[J].税务研究,2002(3).
[6]杨国政.非居民企业税收信息化管理的国际借鉴[J].税务研究,2012(9).
[7]赵建华,汪树强.关于“信息管税”的思考[J].涉外税务,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