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做法和体会
2013-04-29赵东尧
【摘要】本文通过二十几年来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做法,证实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是为干部使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严肃了财经法纪,三是规范了财务管理。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效果
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国有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逐步分离而产生和开展起来的。我局的经济责任审计起步较早,从1989年开始到现在已有24年。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和探索,經济责任审计工作已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局党委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和正确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在严肃财经法纪,规范财务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回顾十几年来的实践,我们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
一、领导重视审计工作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
局党委把内审工作列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内审工作的重点。一把手分管审计工作,并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人员保障、资金设备保障和政策保障。
为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做好有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由局纪检、审计处、财务科、人事科、党委办公室、监察科组成了联席会议,制定了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审计处。根据参加联席会议的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分工也有所侧重,审计部门重点组织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纪检、监察部门重点对审计中发现的领导干部(领导人员)违反党纪、政纪等问题进行处理,组织、人事部门重点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并正确有效地使用审计结果。
二、规范审计程序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的前提
1.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规范审计程序
首先在实施审计3日前下达审计通知,由审计成员搞好审前调查、制定审计方案。
其次被审单位接通知后,进行自查并提供审计必须的资料。如财务会计资料、财产物资盘点和债权债务清理资料、重大经营决策、重要合同及现行管理制度、本人述职报告等。
第三明确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要真实、完整,对有无对外经济担保,有无未决诉讼,有无账外账等情况要写出书面承诺;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要求及时提交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书面材料。第四,采取就地审计与调帐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实施审计、划清经济责任、出具审计结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审计程序、加大了审计力度、减少了审计风险。
2.具体操作中注意抓住两个关键
一是严格把握审计证据和审计底稿的合法、有效、可靠性,使底稿认定的事实和数据符合实际情况,得到被审计单位财会人员、当事人、责任人的认可,为审计报告和评价打下了基础;
二是严格审核和推敲审计报告的文字内容,坚持四次把关。即审计组初稿,主管副处长初审,处长复审,主管局长终审。
由于严格的质量把关和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经济责任审计达到了经济责任清楚、被审领导满意、组织部门心中有数的目的。
三、完善审计方法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保证
经济责任审计一般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尤其是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为按时、保质完成审计任务,使“离”、“接”任双方按时进行交接,做到走的踏实,接的放心,不影响被审单位正常工作的开展,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审计方法。
1.积极配合组织人事部门或有关领导,开展好谈心活动,消除被审对象的顾虑,使离任者认识到离任审计是我局的一项规章制度,划清任期经济责任,给自己任期工作画一个圆满的“句号”,使自己能走的清清楚楚,使后任接的明明白白的必要措施,也是组织上对自己负责的体现。
2.认真做好审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资料准备、审前自查、方案制订、人员配备等要周到细致,防止审计小组进入后产生窝工现象,耽误审计时间。
3.开好“一个会”,做到“六个结合”,最终达到“四查四看”的目的。
“一个会”就是被审单位领导和职工代表座谈会,说明审计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要求,由被审单位介绍基本情况,离任者作述职报告或小结,以了解情况并借此宣传审计地位作用,扩大审计影响。
“六个结合”:一是经济责任审计与平时的财务收支审计以及外部监督相结合。注意收集其他监督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对该单位的监督意见和审计报告,整改情况,利用其他监督成果,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内查与外调相结合。对数额较大的债权债务,尤其是证据不充分的债权债务,首先以帐务处理顺序为主线进行查证,必要时采用询证、函证等方法进行;三是查账与查物相结合。既要查看现有帐册报表、凭证,又要对货币资金、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等实物进行盘点和调查取证。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和个别谈话,了解有无帐外资产和帐外经济往来等情况;四是经济责任审计与促进管理相结合。通过审计,找出管理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指出出现问题的根源和危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最终,实现规范化管理;五是审计部门与组织、纪检部门相结合。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积极与纪检、组织部门沟通,掌握有些问题的线索和资料,将纪检、组织部门对干部的评议意见作为重要依据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六是详查与抽查相结合。由于个别审计项目审计期间较长,要想把每一笔帐务和每一张凭证都看完,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因此,审计方案确定的重点部分采用详查的方法,不是重点的可以采取抽查的方法。
“四查四看”,即:查指标完成情况,看目标完成程度;查财务收支,看有无违纪违规情况;查内控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情况,看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看单位现状和发展后劲。
四、做好审计评价、严肃审计处理是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的根本
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对事,而且要对人,这是与其他审计不同之处,也是审计的难点所在。尽管重点是资产、负债和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但根本目的不在于简单的对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作出是还是不是的回答,而在于评价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因此,如何评价领导干部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首先,我们坚持做到“三性”:一是客观性。做到实事求是,把审计评价建立在全部事实的基础上,用证据和数据说话,以理服人。二是全面性。审计评价时,不仅仅依据查帐结果,还要考虑综合因素,全面分析、评判被审人的成绩与缺点、功过是非。三是历史性。要根据经济行为发生时的社会大环境、单位实际情况,法规制度是否存在滞后等,综合作出判断,否则将不能正确评价,不能使被审计人信服,从而降低审计威信。
其次,在明确经济责任时,我们注意划清“五个界限”。一是前任与后任的界限,二是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界限,三是主观原因和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界限,四是一般工作失误和失职、渎职不负责任的界限,五是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谋取小团体利益和本人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的界限。
第三,在审计处理中,我们努力做到“四个不放过”。即经济责任不明确不放过,遗留问题不落实责任人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定期审计回访),经济上不处罚不放过。
五、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
1.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是权责对应原则。经济责任与经济权力的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为了正确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把握权责对应的原则。二是相关性原则。就是在确定审计计划、制定审计程序、搜集审计证据时,要以是否与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相关联为标准,由此来确定审计重点,划分审计范围。三是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对那些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事项进行审查和评价。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贯彻重要性原则,有利于抓住重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四是适时性原则。经济责任审计讲求效率,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否则,时过境迁,就会失去促进经济责任关系主体切实履行经济责任的实际意义,甚至会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五是审计报告针对性和适用性原则。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分类汇总,针对各类问题分别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根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提出整改建议,作出审计决定。
2.经济责任审计,关系到如何使用干部的问题,必须严格掌握政策界限,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首先是实事求是。不论是肯定成绩,还是指出问题,都必须做到一是一,二是二,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其次是客观公正。对指出的各种问题,都要进行客观分析,帮助查找原因,分清直接责任及主管责任,决不能不分清红皂白地把各种责任都归于在任领导。第三是证据充分。不论是肯定成绩,还是指出问题,都要做到有根有据、证据充分,努力使责任人心服口服,使其有所收获,并促进其进一步努力工作。
二十几年来,我们共开展了百余次经济责任审计,最多的一年是2006年,一年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11个,审计资金额1.1亿元。查出违规违纪和有问题资金397.5万元,其中:截留瞒报4.7万元,拖欠上交4.5万元,虚报冒领、虚列支出、虚假发票等204.3万元,超计划无计划支出184万元,提审计建议65条。
实践证明我们上述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上做到了定性准确、责任分明、处理适当、整改落实,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一是为组织、人事部门考察、使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严肃了财经法纪,保证了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对发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在全局中层以上干部大会上进行通报,起到了教育、警示作用,促進了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了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强化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规范了财务管理。
作者简介:赵东尧(1966—),男,河北新河人,硕士,高级会计师,高级物流师,邢台市交通审计处副处长,邢台市华建公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