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中国
2013-04-29吉林炎黄国学书院评论员
吉林炎黄国学书院评论员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组合家庭、隔代教育以及许多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导致厌学、弃学、离家出走、人格缺陷等“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如何教育转化、挽救这些“问题学生”,如何使他们愿学、乐学?是对当今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关键词】师道 先贤 教育 贤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115
“师”,泛指老师、教师。唐代韩愈《师说》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思想和精神的传递者。传播知识、教书育人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因此,一个伟大的教师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师”与“道”密切结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是阐述作为教师的基本标准,指的是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道”,那就不成其为教师。“道”是“师”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师”与“道”不可分离。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从此以后,教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
一、古圣先贤论师道:
(一)孔子及《论语》论师道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儒家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中国封建统治者封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还是中国师道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践行中国师道的楷模。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仍然有许多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
孔子认为,通过兴办教育可以对国家和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孔子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格和伦理道德教育,并将其放在首要地位。《论语》多次提到要致力于培养“士”、“君子”、“成人”。孔子提倡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他的教学内容相当多的也是以道德教育为统领。关于这一点,《论语·学而》篇中讲得就更明确了:“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这些之后,有多余的力量,再来学习文化知识。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指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说,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只要带一束“干肉”作为“学费”,有志于学,都可以收为弟子,施以教诲。它冲破了此前学在官府、只有少数富家子弟和官宦阔少才享有受教育权利的樊篱,以实际行动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倡导平民教育。孔子这种不分华夷、无论贵贱、广收学徒的做法,满足了社会的需求,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也显示了一个伟大教育家的宽广胸怀。
孔子首创“启发式”教学。《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学生必须要有疑问,然后老师才加以引导。此外,孔子还讲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己推人,取譬喻义,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多种诱导方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孔子还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并且要做到学以致用。
孔子曾提出“为政在人”、“举贤才”的主张。子夏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孔子的教育目的加以概括。即做官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的人,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应该被授予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邦的贤能之士。孔子认为,子路果敢大胆,子贡通达事理,冉求多才多艺,从政都不会有什么问题。公冶长可以让他到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管理军费,公西赤可以在朝廷上办理外交事务,接待来访宾客。
(二)墨子及《墨子》论师道
春秋战国之际,占据教育主导地位的有两大学派:“世之显学,儒墨也。”它们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对开启民智、提高人们的文化意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墨子认为,以“耳目之实”获得的直接感觉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见、所闻为依据。墨子以他的认识论为出发点,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大力兴办教育。他主张通过“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兼爱”的社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 ,门下弟子众多 ,通过一种民间秘密结社性质的组织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他的教育思想不像孔子那样系统完整,但他所提出的许多主张是相当深刻的,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主张造就“兼士”。墨子认为,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务的人才,不仅要有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兼爱”天下的道德境界。《墨子·尚贤上》提出了所要造就的“兼士”要达到三个标准:一是“厚乎德行”,二是“辩乎言谈”,三是“博乎道术”。同时,他还要求墨家弟子做到“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他强调学生要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心忧天下的道德素养。
墨子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他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把教学分为农学、纺织学、手工学、机械学、建筑学、商业学、军学等,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同时根据弟子接受能力的不同,又分为优等生、中等生、末等生。墨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根据教育对象个性、爱好、志趣的差异,挖掘弟子潜力,发挥弟子特长,分别施加教育。
(三)《大学》论师道
《大学》原为《礼记》第42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编次章句。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认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二程百般褒奖宣扬《大学》,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因此,《大学》被认为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古代大学的教科书,是儒家关于教育的纲领性论著。
“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论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得到众人的支持就会得到国家,失去众人的支持就会失去国家。
(四)《学记》论师道
《学记》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礼记》49篇中的一篇,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精辟、深刻,被认为是中国和世界第一部教育典章制度专著。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师道观的思想内涵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师道”可说是其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深入研究古代的“师道”,从中汲取丰富营养,这对今天的教育实践是大有裨益的。
朱熹对《中庸》中的“率性之谓道”的“道”字解释说:“道,犹路也。”“日用事物之间,莫不各有当行之路,是则所谓道也。”所谓“师道”,就是指教师应走的道路或当行的道理。师道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师道是指兴办教育的理念和规律,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意义,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等。狭义的师道则是指做老师的原理和规律,包括怎样当老师、怎样开展教学、怎样进行德育、怎样为人师表等。
我国古代的“师道”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师德”有所不同。在内涵上,“师德”一般表示为师者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而“师道”则更多地体现了为师者所应具有的内在人生理想和信念;在外延上,“师德”主要指教师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而“师道”除了指教师的这种职业道德之外,还包括了他们所应具有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能力等。
我国古代,“师道”的首倡者是开儒学之先,立道统之始的“至圣先师”——孔子。孔子之后经由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王守仁等人的不断继承和发扬,逐步形成为传统。我国古代“师道”是由古代名儒大师们倡导和实践,为当时广大教师所向往和追求,具有典型意义的为师理想、风范和行为的总括。
古代“师道”的内容博大精深,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志存高远,乐道自得
这代表了我国古代的名儒大师们所极力推崇,并广为师者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和信念。它依次分为识道、志道和乐道三个层次。所谓“识道”,即对教育作用和教师职业的认识。《礼记·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说明教师职业极为重要。“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这里把君师并称了。荀子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认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正礼”,“礼者,之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
古代教育家们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教育和教师,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事业心和诲人不倦的责任感,勉精勉进,立志于教育。宋人张载对“志”作了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志道”。
“乐道”,这是“师道”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识道之谓真也,志道之谓善也,及至乐道才算是尽善尽美了。这方面,孔子为后人树立了极好的榜样。终其一生,他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部《论语》谈到“乐”的就有40多处,却不见一个“苦”字。其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子还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人生之最高境界也莫过于不惑、不忧、不惧,坦坦荡荡、乐道自得。
(二)严师重道,师道尊严
“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代“师道”极重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孔子认为:教师必须有“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荀子则提出:教师除了博学外,还必须具备四方面的基本条件,即尊严庄重,经验丰富而有威信,讲解条理分明而不陵节,精深的知识素养和丰富卓越的教育教学经验、技巧。《中庸》强调教师要“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为此需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学记》中说:“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董仲舒关于治国的三大文教政策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置明师”,只有那种“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者”才能被选为师。韩愈强调教师必须“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朱熹主张教师应有“德行道艺之实”。总之,古代“师道”要求教师既要德行坚定,又要术业有专攻;既要知其理,又要践其行;还要日精月进,不断获取新知,并将此作为严师重道的基础。
严师和重道是相辅相成、互相结合的。严师须重道,而重道则要求教师首先从自己做起。宋初教育家胡瑗要求“严条约,以身先之。虽大暑,必公服终日,以见诸生,严师弟子之礼”。王安石在给仁宗皇帝上课时,坚持自己坐讲,皇帝侍听。“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对帝王尚且如此,一般平民百姓就更要“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也”。其弟子拜师求学,必须经过一定专门的礼仪。古代“师道”之尊由此可见一斑。
(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从师生关系来看,古代“师道”首先强调学生要尊敬教师,教师要爱护学生。孔子对学生的爱护和关心,是全面彻底、无微不至的。学生有困难他设法解决,学生有病他亲自探望,学生不幸早夭他悲痛欲绝。他平日与学生生活在一起,或讨论学问,或谈笑歌舞,师生打成一片,感情深厚。荀子特别重视师道尊严,但也强调“上之于下如保赤子”、“下之于上欢如父母”。
《宋元学案》记载:“胡瑗视诸生如其弟子,诸生亦信瑗如父兄。”朱熹尖锐地批评当时官学中“师生相见,漠然如行路之人”的现象,决心发扬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经常“讲论经典,商略古今”至深夜。即使在病重之时,每遇学生来问辩,也马上从病床上爬起来,耐心讲解。弟子们对他莫不尊崇之至,在他去世时,虽然官方严厉监视,不让送葬,但四方弟子前来者仍及千人之多。
古代“师道”还倡导师生教学相长。《尚书·说命下》说:“教学半。”即《学记》解释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韩愈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也包含了教师向学生学习的意思。柳宗元更明确地提出:“交以为师”的观点。王夫之主张把师生关系变成朋友关系。这种师生观,是彼此友爱和相互学习的统一,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四)以德为主,德才结合
古代儒家教育是要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注重的是“人”的教育,其核心是“明人伦”。要求教师把德的教育放在首位,以传授伦理道德为主。孔子曾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在教学生时,“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行、忠、信都属于政治道德教育。使用的教材是他亲自删定的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内容主要是有关政治道德方面的。以后的教师们在教育的具体内容上虽有所变化,但总体上都没有超出“以德为主”的基本原则。
古代“师道”在教学上并非不重视知识传授和文化学习。孔子说过:“未知,焉得仁。”韩愈要求:“学古通则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乎古道者。”教师要“术业有专攻”。王安石强调教师要传以“能为天下国家之用”的实学,既能有“先天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又能“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政理更新”,及至清朝的颜元等人更是重“实学”、“实教”和“实务”。古代“师道”是强调“尊德行和道问学”相兼顾、相结合的,但始终把“尊德行”放在首要地位。
(五)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古代的教育家们十分重视启发诱导,强调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主张,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强调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学生处于“欲罢不能”的状态,要求教学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朱熹也曾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论语》中记载过这么一件事: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对他们俩人的答复完全不同,别人不理解,问孔子何故。孔子说:“求(冉有)也退,故进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说明孔子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孟子形象地把启发式喻为:“引而不发,跃如也。”主张教学要“有如时雨化之者”。《学记》是我国古代第一本系统的教学论书籍,对启发式作了详细表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抑,开而弗达。”在因材施教方面,《学记》主张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师道”教学观的一个重要内容,由孔子发端,到《学记》趋向完备,为后来的教育家们继承和发扬。
(六)人格感染,潜移默化
古代的名儒大师特别重视以身作则,行不言之教。强调教师应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和优良的精神风貌去陶冶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潜移默化之功,由此逐渐形成了古代“师道”在育人方法和途径上的特征。孔子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是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风范和人格去感化和陶冶学生,要求学生做的,总是自己首先做到。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后来大都成了当时社会各个方面的栋梁之材,这和孔子的善育善教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是分不开的。
古代教育家们把教育视为天下大任,坚持诲人不倦的责任感。这种精神和情怀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形象地将教师职业喻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这说明教育工作是造就和培养下一代人的伟大事业,如果没有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没有一种“甘为春蚕吐丝尽,愿作红烛照人寰”的胸怀和牺牲精神,我们的教育就无法振兴和发展。教师对自己要抱“严于律己”的自立态度。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前提是教师自己要严于律己。“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以诲人为业,仅有自身过硬的条件和乐于育人的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善于育人。古代“师道”特别重视“人格感化”的教育手段,强调教师要善于行不言之教,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和优良风范去陶冶和感染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的目的。
《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贯思想,把教育作为实施政治和进行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学记》提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教化才能够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社会风尚。《学记》提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说,自古以来,凡是有作为的统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使百姓遵守社会秩序,形成良风美俗,实现天下大治,必须加强社会教化,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自觉。人虽具有天生的善性,但不接受教育,不经过努力学习,就无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统治者的法令。就像一块美玉一样,质地虽美,但不经过仔细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
《学记》在强调教育作用、阐明教育目的的同时,还规划了学校教育制度,提出在不同的行政机构中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以形成纵横交错的教育网络。《学记》提出:“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塾、庠、序、学就是设在家、党、术、国的学校。这一提议对中国封建社会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极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比较完备的教育体制。
《学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核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是古代学校教育中确立年级制的萌芽。即大学每年都招收新生入学,大的成绩考核每隔一年进行一次:第一年考察学生“离经辨志”;第三年考察其是否“敬业乐群”;第五年考察其是否能够做到“博习亲师”;第七年考察其“论学取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第九年考察学生能否做到对知识的融汇贯通,其思想和行为皆能坚实不移,符合标准的就叫“大成”。
三、韩愈《师说》《进学解》论师道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韩愈《师说》是中唐时期针对当时士大夫骄傲自满、轻浮狂躁、“耻学于师”的现实状况而作的一篇文章,意在呼吁人们尊师重道。《进学解》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意在勉励生徒刻苦学习,求取进步。这两篇名著阐发的一些教育主张和观点流传千古。
《师说》指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传道”。韩愈所说之道就是儒家之道,即“先王之道”、“圣人之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二是“受业”。“受业”,即“授业”,主要是传授儒家经典,同时,教授学生读写算的能力,进行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三是“解惑”。所谓“解惑”,是指在传道受业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不解之事,教师就去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疑惑。韩愈还说:“人非生而知之者”,既然不是“生而知之”,就需要有人为他传道;既然不是“生而知之”,就需要有人为之解惑。这样短短的几句话,充分说明了老师的重要性,如果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进一步说明了老师的重要作用。
韩愈继承了儒家关于“学无常师”、“不耻下问”的观点,明确提出“圣人无常师”,且举例说“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韩愈引证孔子所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进一步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也就是说不管什么人,只要谁先懂得道,谁有学问,谁就是老师,实际上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标准上,进一步讲清楚何以为师的道理,这是符合择师之道的。
《进学解》一开篇,就以精炼明快的语言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至今成为大家熟悉的学习格言。所谓“勤”即口勤、手勤、脑勤。“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进学解》鼓励学生自身努力进取,不要过多地考虑外界的因素。指出:“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四、朱熹《朱子语类》论师道
朱熹,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综观朱子之思想渊源,主要吸取了儒家孔孟等圣贤的思想精华。朱熹一生从事著书和讲学活动,尤其热衷于书院教育。我国宋代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其中,朱熹主持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两大书院,并亲自参加书院规章的制定和教学管理工作。朱熹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提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从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的思想出发,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改变“风俗日敝,人材日衰”的状况。重新强调“明人伦”的思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8岁至15岁为小学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打造“圣贤坯模”。他认为,小学主要以“教事”为主,就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他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广泛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作为儿童教育用书。他还撰写了《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习惯作了具体规范。
15岁以后为大学阶段。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教育内容的重点转为“教理”,即“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说:“国家建立学校之官,遍于郡国,盖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知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国家的有用之才。
朱熹认为,学习的首要内容是儒家经典,因为它凝结着天理精蕴。他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读圣贤之书的目的在于穷其理。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精致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总结整理其有关读书的经验,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对后世具有重要影响。
五、现代教师的为师之道
为师之道,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搞好工作的基本保证。在中国,谈到教师问题,常常援引韩愈的《师说》。韩愈为什么撰写这样一篇千古不朽的名作呢?因为他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之不传到底多久?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称:“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其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足见师道之不传,自魏晋至韩、柳所处时代,已达六世纪之久。
所谓“师道之不传”,非指自魏晋以来不存在授业之师,因为在中国古代,私塾遍布各地。只是,正如韩愈所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故依韩愈之见,在“授业”过程中是否“传道”,在“传道”过程中是否“解惑”,是衡量“师道”得失的标准。
以往,人们一谈到师道,常把它与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传道”“授业”“解惑”连在一起,用其来注释师道的内在含义。古之“授业”,相当于今之“教书”;古之“传道”“解惑”,相当于今之“育人”。只是今之“育人”,重在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古之“传道”,旨在赓续自孔孟以来儒家的道统,并不介意学生人格健全与否。自然,在现代教育中,亦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蕴涵在健全人格之中。
时至21世纪,时代赋予了师道新的内涵,师道需要与时俱进。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教育和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认为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掌握渊博的科学知识,而且应具备富有成效的教学和指导能力;不仅具备独立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而且还要有终生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精神。总结起来,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知识型、创新型、研究型和魅力型的。
(一)从教之基:道德高尚,人格完美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道德、人格,是全面发展的人的灵魂。因而教师的道德、人格愈来愈成为新时代教师的一张核心王牌。教师应该首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是学生如何学会做人的楷模。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影响力,从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道德升华、学业发展等产生深远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都德的《最后一课》之所以有那样的心灵震撼力与思想感染力,关键在于它表现了当异邦侵略者占领祖国本土并下令改变语言时,那位可敬的教师仍不顾个人安危,在上最后一课时用本国语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因此,教师必须发挥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这是每一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石。
(二)立教之本:渊博的学识,超前的见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逐渐缩短,知识老化正在威胁着我们。当今教师不但要熟练本学科的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做一专多能的杂家。此外,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充电,更新知识。要不断学习,多读书,读好书。纵观古今中外,数以千万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其发展和成长的道路无不是沿着“读书、教书、写书”的轨迹走过来的。读书是教书的前提,谁都知道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要永远保持一桶活水,就要坚持读书。只有学富五车,才能在课堂上“粘”住学生,使自己的讲解引经据典、例古证今、纵横捭阖、左右逢源、潇洒自如,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心潮激荡,不知课时有限,只觉意兴无穷。读书又是写书的基础,一个志存高远的教师绝不会满足一辈子皓首穷经,只当一本教科书的传声筒。教师除了要看教育方面书籍外,还要多看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经常翻阅《参考消息》、《科技博览》等有关报刊杂志,通过网络了解最新动态和利用节假日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等,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常教常新,教学方法越教越活。
(三) 施教之德:走进学生,关爱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亲家庭、组合家庭、隔代教育以及许多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导致厌学、弃学、离家出走、人格缺陷等“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如何教育转化、挽救这些“问题学生”,如何使他们愿学、乐学?是对当今教师提出的重要课题。怎么办呢?唯有用“爱”去融化那冰冻的心灵,去唤醒那麻木的神经,去教育转化他们。热爱学生,这是一种超越母爱的最无私、最朴实、最动人的爱。教师之爱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生活、对他人、对社会的良好态度,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在教育界传为佳话。试想,如果没有伟大的爱心,又怎能做出伟大的举动呢?马卡连柯曾说:“不良儿童乃是失败了的教师的象征。”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沉思。动辄拿惩罚来威胁学生,是不尊重学生人格、摧残人性的行为,同时也是教师无能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用爱去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要理解,要宽容,要体现原谅,要学会赏识,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四)优教之举: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未来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牢固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坚决摒弃一切落后的教学方法,改变不适于迅速提高教育水平的传统做法。对所教学的内容予以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创造性地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走上自主创新之路。这种意识和精神,适应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指向,是教师的优教之举。教师要创新,首先必须不再拘泥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不再以我讲得“详不详,对不对”为教学导向,也不再单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为考核的惟一标准,而应当严肃认真地追问自己:“这节课有无新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无创新?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激化?”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要善于打破常规,跳出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地思考、探索、创造,在造就一代新人的创造性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