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领学生学在文本的留白处

2013-04-29颜洁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3年8期
关键词:莱克队员文本

颜洁

白石老人曾应他人要求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老人只在画纸上点了几只小蝌蚪于两石激流中奔游,留出大块供遐想的空白,使人仿佛听到十里之外的蛙声一片,让人有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美妙空灵的艺术感受。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同样需要留白。它是文本结构中的“无”,是“潜藏在水面下的冰山”。文本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和留白愈多,给读者留下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愈大。语文阅读教材中的这种“留白”,正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加以填补的契机和空间,它能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不但可以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获得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一、学在课题留白处,活跃思维

“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窗口,好的题目必能“以小见大”,有时还能通过小小“窗口”窥视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所以,教师因题制宜,艺术地设计解题思路,注意留有余地,就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让课文题目为语文教学服务。教学“触摸春天”一文时,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什么是触摸?春天怎么触摸?能摸到什么?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大胆猜测,课堂上到处闪现出学生思维的火花,为接下来的学习铺平了道路,活跃了气氛。

二、学在动情处留白,体验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课文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有时作者将这种情感蕴藏在字里行间,有时作者将这种情感欲言又止,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留白。培养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感情,让学生与作者同喜同悲,教会学生敢爱敢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课文的第11自然段第一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播放5.12汶川地震视频片段,让学生看到地震后的危险,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36小时父亲都会做什么,都是怎样做的,才会将自己的外貌弄成:“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学生们满脸伤情地交流着父亲的种种动作,动情地背下了本段余下的句子。在留白处搭建想象平台的作用之大,可让情感在文字深层洋溢出来,达到情景交融。

三、学在细节留白处,深入探究

细节是指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典型的情节,它往往是人物思想、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更能表达文章的主旨。如,三下“检阅”一文,队员们碰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博莱克左腿截肢了,让他参加检阅吗?最后大家做出了决定,让他参加并排在了第一排。而面对这个决定,博莱克和其他的儿童队员又会付出怎样的努力呢?这是文本中的一个空白,解读文本时,教师抓住这处空白,请学生对他们的神态、语言、动作展开想象,进行情景再现。当博莱克拖着残疾的腿总是跟不上大家的步子时,博莱克,队员们_____;当博莱克一次又一次地摔倒时,博莱克,队员们_____;当博莱克被拐杖擦破了皮,博莱克,队员们_____。在文本的补白中,孩子们感受到了“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而正是对文本的补白,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悄然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生长。

四、学在结尾留白处,回味感悟

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因此,在“曲”终之时,教师可以抓住课尾留白,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做更进一步的推理延伸。这样,课虽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活动却在持续,一曲弹罢,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课文“燕子专列”采用倒叙的方式来讲述事件的整个经过,先将事件的结果呈现出来,然后再讲述故事的起因、经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文结尾处,描写燕子乘坐属于它们的“专列”,满载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留给人们的是那叽叽喳喳的叫声,也带给人们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想一想:这些可爱的小燕子,在叽叽喳喳地说些什么?请你以小燕子的身份给救助了它们的人们写一写临别赠言吧!”学生默默地思考、书写着他们的感动,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使文本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难忘的轨迹。让学生去品、去悟、去思、去表达,去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感情,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起了情感共鸣的桥梁。

总之,文本的留白强调的正是学生的自由发展,体现的正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它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单一节奏,填补了对话间隙留下的真空地带。这需要教师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充分发掘留白资源,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市洪都小学)

猜你喜欢

莱克队员文本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勤(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