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话“重”和“出”

2013-04-29刘绍义

文史月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囊袋小篆前人

刘绍义

有些汉字,不但字义容易理解,字形与字意也很铆合,一照面,就让人觉得像了七八分,比如笑和哭。而有的字,越看越不像,咋看咋像另一个字义,比如“重”和“出”。

“重”无论是哪种读音,都应该是“出”——两座山压在一起,够重(zhòng)的吧;一座山又一座山,不是重(chóng)叠吗?所以有人以为,“出”字才应该是重量的“重”字,而“重”倒有点“远”意。“千”“里”能不远吗?

如果汉字都像我们这种解释,那就小看我们的祖先了。

甲骨文的“出”,下面是一个敞口的容器,上面是一棵小苗,类似于我们现在用花盆栽的花草。金文小篆并没有大的变化,只不过金文的花盆有点歪斜,小篆的花盆外形有点像“w”罢了。上面小草的形状没有变,这就是“出”的本义,草木滋生状。

所以,两座山叠在一起的“出”是楷书线条化的结果,不是造字者的本义。

至于“重”,“千”“里”是远,但“千”“田”“土”不就重了吗?当然这都不是前人的解释。前人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认为“重”是个会意字,从千,从里。“千”指人走在“阡”上;“里”指“里程”。“千”与“里”联合起来表示“人走千里”,常言说,路远无轻重,人走千里,即使是空着手,也够重的。我总觉得这种解释有点勉强,如果那样的话,那“远”不是也可当“重”用吗?“千里”也没有“远”远呀,“远”既包括“千里”,也包括万里、十万里、百万里,此种解释难以服人。

第二种解释我认为还是有点道理的。《说文解字》曰:“重,厚也。从壬(tǐng),东声。”也就是说,“重”是会意兼形声字。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还能不重吗?

日本汉字专家白川静认为“重”是繁体“东”与“土”的组合,“東”是上下扎紧的“橐(袋)之形”。“東”是“橐”的初文,囊袋“橐”与下面坠着的“土”,构成了有重量之感的“重”,这种解释与上面第二种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

猜你喜欢

囊袋小篆前人
术后囊袋弯曲形成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中的意义
宋伯军小篆作品
打渔人
趣味古文
李斯造小篆
小篆的结构练习(一)
小篆的四个特点
虹膜拉钩联合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封闭式引流治疗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破溃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