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力反清复明,终成一代宗师

2013-04-29整理/王国华

文史月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顾炎武

整理/王国华

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齐名,他们都是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从事过抗清运动,后又潜心学术,具有唯物主义倾向。因此,后人提到其中一个,往往不由自主地要提到另外两个,今年7月15日是顾炎武诞辰四百周年,因此,在这里,我们谈谈顾炎武。

一、公开的“地下党”

顾炎武的一生,是奔波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全力争取反清复明的一生。如果穿越时光,将其复活,你问他最高理想是什么,他肯定不会说是当个学者,而是要光复大明王朝。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1613年7月15日),世居昆山千灯镇。原为顾同应之子,后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寡母王氏十六岁开始守节,独力抚养顾炎武,常常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等为榜样教育他。1644年,满人进入北京,但长江以南大片土地还掌握在南明弘光朝廷手中。一度无意仕途的顾炎武,经人推荐成为南明朝廷兵部司务。顾炎武满怀激情地写下系列政论作品《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希望给当政者以借鉴,励精图治,恢复故国。朝廷中人哪个不明白他的理论,然而,哪个又会重视他的理论!大家争权夺利窝里斗,斗得正酣,谁有时间搭理他?因此,还没等顾炎武赶到南京、真正进入朝廷核心,大清铁骑就已席卷而来,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

此时,江南一带民众纷纷组织起来抗清,起义队伍风起云涌。清军则铁腕镇压,著名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大规模屠杀均发生在这一时期。

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等投笔从戎,参加了明朝佥都御史王永柞为首的一支义军。但临时拼凑起来的杂牌军哪里是八旗铁骑的对手,义军很快败走苏州城,松江、嘉定亦相继陷落。接着,顾炎武潜回昆山守城拒敌,昆山亦失守。

此次战役中,顾炎武的生母何氏右臂被清兵砍断,两个弟弟被杀,顾炎武逃往语濂径。在接下来的常熟攻坚战中,顾炎武嗣母王氏绝食而亡,临终嘱咐顾炎武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于地下。”

家仇国恨,让顾炎武更坚定了反清的决心。弘光朝廷之后,朱氏后裔先后在杭州、福建、广西等地建立政权,朱以海、朱聿键、朱由琅等陆续粉墨登场。顾炎武除了主动联系这些政权之外,还在大清的地盘上一次次策划暴动。顺治初年,他和前明兵科给事中陈子龙、成安府推官顾咸正等暗中策动清朝官员举义反正。事情败露以后,陈子龙投水自尽,顾炎武逃走。

接下来,顾炎武数次准备南下,赴福建参加义军,但终未成行,后决定北游结纳各地抗清人士。顺治十四年(1657年)元旦,顾炎武到南京晋谒埋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七年之间,顾炎武六谒孝陵,以寄故国之思。他还多次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在他的后半生,顾炎武行踪不定,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晚年则定居陕西华阴。

看到反清复明无望,他渐渐停止做无用功,专心于学问,但其诗词文章之中,仍不断出现赤裸裸的反清言论。他几乎是公开的“地下党”、“反对党”。或者有人会问,不会有人告密吗?他怎么没被抓起来?的确有人告密,但也有故朋旧友和同情者在明里暗里保护他。至于雍正乾隆年间大兴的文字狱,在此时尚未被统治者广泛使用,民不举官不究,这让顾炎武得以善终。

二、顾炎武的心灵鸡汤

如果仅仅是地下党、反对党,顾炎武肯定不会千古留名。历史上默默的行动者不在少数,尤其顾炎武生活的年代,比他英勇并参加实战的人简直数不胜数,顾炎武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分子。使顾炎武声名远播的,是他的学术成就。后世称其为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等,这么多头衔,很容易把人吓住。但所谓学者,尤其是中国的哲学家,并不像西方哲学家那样有成体系、逻辑严密的著作。东方的哲学更像微博,碎片化,凭借着零零星星的想法,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从孔子到顾炎武,莫不如是。

顾炎武的学术思想,最后也就凝成了几个心灵鸡汤似的观点。最著名的如下:

学以致用。这个观点好像是废话,没用做什么学问?其实,顾炎武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王阳明的心学而讲的。明朝中后期,“心本体论”盛行,认为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人的全部世界,除此以外不存在另外一个什么世界。你心中有了花,花才存在。你心中无花,即使花在那里,它也不存在。顾炎武认为研究这些东西的人都是扯淡,正因为大家都沉溺于此,才造成了人心沦丧、时局动荡。

“众治”和“独治”。顾炎武在《日知录》的“君”条中,旁征博引地论证了“君”并非封建帝王的专称,进而提出反对“独治”,主张“众治”,强调“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据说他这种怀疑君权、提倡“众治”的主张,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独裁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色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听起来确实气壮山河,但“匹夫”们怎么担责呢?他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野心家们常常利用这类言辞为自己涂脂抹粉。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这八个字其实自古至今都有人强调和阐释。顾炎武不仅再次大声鼓吹,而且将之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八个字连接起来,希望以此作为人类行为标准。但有人指出,张岱著简明百科全书类读物《夜航船》中,把中国古代的所谓清官梳理了一遍,能够叫上名字来的总共不到四十位。唉,我们还怎么好意思谈礼义廉耻呢?

三、顾炎武的励志故事

清朝的野史笔记中零星记载有一些顾炎武的故事,整理出来,现在看来还比较励志。

手不释卷。《清朝艺苑》中说,顾炎武从小到老手上都没放下过书,出门时总用一匹骡子、两匹马驮着书。有时候走到边塞岗亭,就招呼亭边的老兵一道去路边的小酒店,面对面坐着,向他们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如果和自己了解的情况有所不同,就赶紧记下来。坐在马背上长途跋涉时,他就跨着马鞍默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有时因为太过专注而跌落到沟中。

博闻强记。况周颐著《眉庐丛话》中讲,顾炎武曾经客居北京。一天,在朝廷做官的王士祯去其住所拜访,对顾炎武说:“先生博学强记,请您背诵一下古乐府《蛱蝶行》好吗?”顾炎武当即背诵出来,一字不差,举座皆惊。

不夜行。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收入多则顾炎武的故事,其中一则关于“不夜行”的段子颇有意趣。一天,他的外甥请他夜饮,顾炎武怒曰:“古人饮酒卜昼不卜夜,世间惟淫奔、纳贿二者夜行,岂有君子而夜行者乎?”翻译成白话就是,世间只有淫奔和行贿受贿这两种行为才在晚上进行,我是君子,怎么能在晚上出行呢?坚决不赴。顾炎武的后辈陆舒城说:“人眼俱白外黑中,惟我舅祖两眼俱白中黑外。”书中还讲,顾炎武认为南方人和北方人都有毛病。他说北方之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南方之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耍小聪明。

顾炎武不在意挫折。有一篇名为《顾亭林居家》的短文中说,顾炎武在写《音学五书》时,已经写好的《诗本音》二稿被老鼠咬坏了。他便再次誊写,一点怒色也没有。有人劝他翻瓦倒壁消灭老鼠,他却说:“老鼠咬我的书稿,其实是鼓励我呢!(鼠啮我稿,实勉我也)。不然,把它好好地搁置起来,我怎么会五易其稿呢?”

猜你喜欢

顾炎武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顾炎武谢鼠
昆剧新编戏《顾炎武》创作得失刍议
顾炎武“拜师”
忠孝两全顾炎武
手不释卷的顾炎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