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压力测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
2013-04-29王乔君
【摘要】压力测试是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用于风险管理的一种工具,是指将某种产品,某个资产组合,某项业务,甚至整个公司置于假设的某段期间内发生的极端情形下,测试公司财务指标、风控指标在这些假设的压力情景下的变动情况,是将极端、小概率风险量化的过程。本文对证券公司压力测试的理论、实践应用、其折射出的风险管理理念进行了总结,发现目前压力测试工具应用不足的领域,并进一步提出压力测试工具在证券公司应用的改进建议,为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实施压力测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压力测试;风险管理;极端情形;理论;实践应用;建议
一、引言
小概率极端风险事件,是在日常风险管理中无法测度的一种尾端风险,因为发生概率太低,常常被忽略,08年次贷危机爆发,即是由小概率极端风险事件引起,随后,风险在金融机构间迅速扩散,导致雷曼兄弟倒闭、房利美等企业倒闭,带来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次贷危机之后,压力测试成为了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新手段,旨在测试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面临小概率极端情况下的风险承受能力。本文通过总结压力测试理论,列举压力测试工具在各类风险情形的应用,研究目前压力测试工具应用不足的领域,并进一步提出压力测试工具在证券公司乃至全行业的应用的改进建议。
二、压力测试相关理论
1.压力测试的概念
压力测试是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用于风险管理工具的一种,是指将某种产品,某个资产组合,某项业务,甚至整个公司置于假设的某段期间内发生的极端情形下,如基差大幅上升、股价暴跌、市场利率大幅上升、信用违约率大幅提高等情形,测试公司各项财务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在这些假设的压力情景下的变动情况,是将极端风险量化的过程。
2.压力测试与VAR方法的比较
压力测试、反向压力测试是VAR方法的重要补充。VAR方法是建立在正常市场条件的历史相关性之上,测度可接受的可能的风险暴露,通过设置VAR的极限值来控制风险,但是在极端情形下,这种相关性可能会被打破,而压力测试工具,可用来估计在非正常,也就是极端市场环境下潜在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几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向我们表明,市场中出現极端情形的可能性虽然小,但是一旦出现,破坏力之大,传染性之强,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值得我们对它保持高度警惕,采取措施尽可能防范它,或是提前预防使得在风险发生时处于主动位置。因此,我们还需要用压力测试工具,来评估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市场非正常环境下的经济损失以及公司财务、风控指标等的承压情况。
3.压力测试的作用与意义
实施压力测试有助于金融机构充分了解潜在风险因素与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形成供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讨论并决定实施的应对措施,并预防极端事件可能对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带来的严重冲击。
从本质上讲,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就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其业务特性决定了经营活动始终与风险为伴,风险与回报的平衡才是风险管理的目标,压力测试恰恰反应了这个理念。压力测试中,我们需要以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设定一定风险限额作为约束条件,其折射出的风险管理理念是,风险管理是“管理”风险而不是“消除”风险,不是将风险最小化或降为零,而是在可承受风险内的收益最大化。
三、压力测试在证券公司的实践应用
国内证券公司从08年开始展开压力测试实践,先是在部分辖区开展,然后逐步扩大,2011年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压力测试指引(试行)》,对证券公司压力测试流程作出了规范。压力测试可用于证券公司经营的很多方面:
1.应用于融资融券客户违约分析
在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管理中,客户维持担保比例是一个重要指标,当低于130%时,公司将通知客户追加保证金,如在收到通知的2个工作日内未能将维持担保比例补足到150%以上,公司将对客户账户强制平仓,但如果客户持仓标的证券流动性太差,或遇到跌停,停牌等情形,强制平仓无法实现,我们可以在客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50%时用压力测试,来测算客户资产能够抵抗多少跌停板,以及如果客户违约,公司自有资金是否能承受,还可以进一步评估担保物集中度指标设置的合理性,防止客户信用风险发生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损失。
2.应用于经纪业务最低经纪佣金费率测算(反向压力测试)
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券商佣金战不断升级,经纪业务代理交易手续费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可以用反向压力测试,来测算为了确保经纪业务不亏损,在市场发生不利变动情况下经纪业务最低佣金水平。
由于历史损失数据的缺乏,压力测试在操作风险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存在不足,部分券商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将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模拟扩充,应用于操作风险压力测试。
3.应用于流动性风险分析
2013年6月,市场资金面突然紧张,同业拆借利率突然上升,此次“钱荒”事件,凸显了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存在的巨大流动性风险隐患,监管机构及证券公司管理层对于是否会发生系统流动性风险的担忧加剧。应用压力测试工具,我们可以测度极端流动性风险情形下,资产价格变化,以及相互关联引起金融资产价格普遍大幅下降,整个金融系统陷入危机时,公司受到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地,运用多种模型和假设条件,将压力测试应用于经营规划,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流动性期限匹配等流动性风险管理。
4.应用于债券信用违约风险、利率风险分析
部分证券公司(张亮亮2011)提出了利用基于违约强度的模型方法,对固定收益证券组合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压力测试检验,研究发现,在精确校准估值模型的前提下,均衡长期利率水平和均衡长期违约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均值回复速度和波动率越小,债券价格越低,并发现无风险利率和违约强度呈强负相关关系。
四、关于压力测试工具在证券公司应用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从2009年证券公司第一次开展压力测试,到2013年,压力测试从数据、模型、流程、系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然而还有很多应用不足的地方,各证券公司压力测试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未考虑风险的二次冲击
目前各證券公司开展压力测试时,通常是假设在一定期间内开展某项业务或某种风险发生,测算其对于证券公司各项财务指标、风险控制指标的影响,也会考虑到证券公司在面对风险时做出的反应,例如:缩小业务规模、对外融资等,但是,从国际经济危机来看,风险的发生通常是会有第一轮冲击、第二轮冲击等等,目前各证券公司对于风险的测算通常并未考虑第二轮冲击影响。
2.数据不充分
国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各大证券公司成立时间普遍不长,可以作为测试时风险因子设置参考的经营数据、历史风险数据不足,基于不完善的历史数据库只能进行粗犷式的预测。另外,由于测试结果不公开,每家证券公司只了解自己的情况,并不了解其他证券公司的压力测试结果,不利于进行横向比较,遇到流动性风险等风险可能会交叉的情形,无法横向比较可能导致压力测试结果有偏差。
3.未考虑风险相互转化
国内证券公司开展压力测试通常将风险分类,列举出各项风险因子,分别计算其对于证券公司财务、风控指标的影响,但较少考虑风险因子之间的相互关联,风险之间的交叉影响,相互转化,例如流动性风险可能会转化为信用风险,客户信用风险也可能导致证券公司流动性风险。各种风险的相互影响要求我们,加入多层反馈效应,结合前面谈到的二次冲击的问题,更全面,实况模拟地去考虑压力测试情景。
4.压力测试结果应受到重视
由于小概率风险,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低,压力测试结果在日常经营决策中,都不为管理层所重视,但是,在设定了合理的压力测试情景,提高了压力测试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做出的压力测试结果,是应当受到管理层重视的,对于压力测试反应出的公司风险薄弱环节,应当及时制定措施,进行适当的资产配置和融资安排等,及时防范,防止风险的爆发。
参考文献
[1]朱元倩.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评论,2012(2).
[2]张亮亮,杨青,熊国兵,祁洁萍.基于违约强度的固定收益证券风险敏感性分析与压力测试[J].上海金融,2011(2).
作者简介:王乔君(1985—),女,江西宜春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中投证券风险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