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2013-04-29张海英
张海英
【摘 要】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更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或者不懂提问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教学的误区。笔者认为,教师的提问要能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问题的提出要有趣味性 ;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问题的提出要有层次性;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性。
【关键词】教学观 素质 发展 提问 技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99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人为本,无数成功者的历程表明,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语文课也同其他课一样,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语文教材中有的作品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有的作品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多彩的自然现象,有的作品能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的作品能锤炼学生坚强的意志……这为我们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要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教师的提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说明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好的质疑(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课堂提问,被视为我们学校“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它既是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进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主要方式,更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
而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无疑而问,为问而问,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二是大而不当,太广太深,让学生无从着手。
那么,如何精巧设问,使得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呢?
我认为,教师的提问要能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新颖设疑激趣——即问题的提出要有趣味性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趣味性”问题,使学生急于去解决,形成思维训练。如《死海不死》一课,开篇就可提问学生: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以寻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又如,在《狼》一文的教学中,老师可提问“大家认为本文中的屠夫与狼谁更聪明呢?”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提出,必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引起争议,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抓住关键词提问——即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难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文本当中,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发问。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的第8小节,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中的“那时”一词发问。“那时,指什么时候?”“那时”指的就是10年浩劫,那时紫藤萝“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进而就能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如今的繁花似锦,是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可见抓住“那时”一词发问,便抓住了文章的扣子,抓住了教学的重点,打通了全文的脉络。
三、迂回设问,变直为曲——即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使教学平中见奇。
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孔乙己》一课时,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作品的主人公姓甚名谁?”“他真姓孔吗?”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在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时,问学生:“这个孩子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类似于这样的巧问、曲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教学的高潮的出现 。
四、寻找比较因素提问——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
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因素是很多的,仅阅读教学中就会涉及作者的比较,文体的比较,内容的比较,主题立意的比较,写作技巧的比较等等。同是送别诗,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及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抒发的离别情绪大不相同。通过比较足以建立起信息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辨的习惯。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如在学习了《背影》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精神品质可否在自己的父亲身上找出来?再如学习了《愚公移山》中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阔”,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
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五、提问要注意分层次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即问题的提出要有层次性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钱梦龙老师在教《愚公移山》时从四个关键处设问:1、从“人数”入手问,“移山的人数多吗?”逐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既落实了“且”、“叟”、“龀”、“遗男”、“荷担者三夫”、“遂率”、以及“遂率”句的主语省略等知识,又为后文分析理清了头绪;2、从人到事,“移山这件事做起来难吗?”把学生引导到“移山任务越艰巨,就越能显示出人们的精神面貌”这个方面;3、“愚公究竟笨不笨?”这样就把课文的学习和学生的思考引向新的深度,深入挖掘愚公的伟大之处,把落实知识、开发智能、思想教育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了;4、“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吗?”扣住神话结尾,突出愚公精神感人至深,强化了前面的收获。这样的问题,正是教师以实现语文课程三维目标设计出的有层次性的四个出色的提问。
六、抓“主问题”的提问——即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性
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进程是靠提问进行的,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目前在网络与教育界最具有创新性的提问方式之一是“主问题”的课堂设计。即用少量具有牵引力的“主问题”来代替数量众多的“碎问”。“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它是对课文阅读教学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问题或提问。
它有着自已鲜明的特点:
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思想结晶,避免了提问的繁杂细碎;
2.“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一节课中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它们各自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自已的作用,具有层次性,排除了一般提问的随意性;
3.“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结合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
“主问题”能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
如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表现出“执一而驭万”的一系列智能训练活动,更由于这一主问题而形成明显的长时间的学生活动板块。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课堂提问的技巧和方法还有很多。上述课堂提问艺术也并非是孤立的、单独存在的,一堂课并非只是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是多种方法飞综合运用,互相渗透。“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提问的技巧和方法做更深入的理解和研讨,以便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合理的课堂提问,一定会带来丰硕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