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2013-04-29胡柏
胡柏
摘 要:本文阐述了理实一体化的内涵,通过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教学关系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子技术课 理实一体化 教学 实施
一、“理实一体化”的内涵
长期以来,技工学校对学生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独立、互相脱节的现象。而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从感性认识入手,加大直观教学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技校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采用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将“教、学、做、评”四位一体,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它有理有实,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它强调充分发挥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体现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理实一体化”的实施
1.实施过程
我们以“单相半控桥调光电路制作和测试”为例,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运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问题引导法、实践导向法、结论分析法等教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该项目需2学时完成,1学时用于元件检测和电路安装,1学时用于电路测试和原理分析,教学实施过程见下页表。
表 单相半控桥调光电路教学过程表
模块
顺序 教学内容及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理念 时间安排
项目
导入 情景导入、直观感受展示实物,功能演示 看调光电路实物,观察灯光
变化 利用好奇心,吸引同学
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
热情,积极完成本项 ,提升学习效果 3分钟
项目实施及评价 任务驱动、项目测试
任务1:检测重要元件单结晶体管和晶闸管
任务2:制作电路,工艺训练
任务3:电路测试,记录结果
老师巡视指导学困生工艺、电路测试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元件测试和电路安装。辅以同学间相互协作,小组讨论、记录测试结果 通过电路测试和结果记录,明确项目的学习重点;学优带学困,共同进步,培养团队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约35分钟
成果展示、学习评估
1.以组为单位,展示电路测试结果
2.老师对测试结果进行点评,评出优秀团队
3.老师展示测量结果,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请小组的代表展示电路测试结果 通过自主学习、分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理念。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 约10分钟
项目原理分析 总结归纳、原理分析
1.提问:该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2.提问:单结晶体管的b1极与晶闸管的门极相连,在电路中的作用?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3.提问:稳压管DZ在电路中起何作用?
4.提问:两组电源为什么出自同一变压器呢?
5.老师点评学生回答,详细归纳原理 以小组抢答形式回答问题 项目完成后,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抓住机会,合理、巧妙地设置低起点的直观性和实践性问题,让学生在分析直观现象和实践性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约30分钟
项目
小结 重点巩固、课堂小结
1.元器件测量
2.关键点的波形测试
3.电路原理 通过小结进一步巩固
重点知识,使全体学
生都能达到最低层次
的教学目标要求 约10分钟
布置
作业 课后巩固、实践探索
1.完成项目任务书
2.思考:灯泡不会亮;灯光明暗不可调的故障原因 记录课后作业 引出下一个项目课题:电路故障检修 约2分钟
2.实施心得
从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接触、接受、调整、积累到总结,我们在教学理念、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向上都有了深刻改变,总结为三个转变和代替。
(1)教学模式的转变: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代替传统教学。传统教学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虽然从教的角度看,很有条理、顺理成章,但是从学的角度看,效率并不高。项目教学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任务驱动学习进程,可以真正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它可以把很多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把知识学通学透,将技能练扎实,充分体现“学中做、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2)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学生学为主体代替教师教为主体。“以学生学为主体,以学会学习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打破了过去“以教师教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的教学方式,突显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还课堂于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3)学习方式的转变:由双向互动式学习代替单向被动接受式学习。双向互动式教学区别于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单向灌输方式,在师生双方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使学生在探究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关系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它反映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在互动中实现了教学相长,进而养成学生主动研究、探索学习的习惯。
3.问题反思
(1)理论知识不能运用自如。在理实一体化课堂上,学生在实习室里纪律较涣散,老师有时较难控制课堂的气氛。在这种情形下,老师要想让学生跟着课程的思路,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就比较困难。尤其是在前些年,我们还是年轻教师的时候,更难做到抓住学生的“跳跃思维”。如在某个项目任务里,老师不知道学生储备了哪些理论知识,各个知识点在哪个地方插入讲解比较妥当,如何讲解能让学生更易懂易学。这就要求老师能够打破传统理论知识体系,对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进行重组和提炼,同时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践为重点,尽可能把理论知识讲得深入浅出,易懂易记,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减少纯理论授课时间。但是由于教师自身理论储备不够宽泛、扎实,且经验不足,所以较难做到恰如其分。
(2)老师为学生准备得过多。学校一位老师给学生布置实训课,要求使用双路稳压电源,但是实训室只有单路电源,这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件难事,学生通过自身能力完全可以解决。但是,这位老师在备课时,却已经把每个小组的电路连接好,学生在上课时就直接使用了。这样如果今后学生再次遇到类似情况,他们仍然不会操作。其实老师在此不需要为学生做得太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要激发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在遇到问题后能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做一个有思想、善研究的技能型人才。
(3)评价方式、内容不够丰富、全面。一方面,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结果性评价,即老师对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评价。对小组里设计思路好的、对学习态度积极、勇于进取的同学,这种过程性评价很少。我们应该在做结果性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对每个实习内容的完成作出全面、翔实的点评。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每一环节都能得到老师的反馈意见,老师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温故和提高。另一方面,评价方式多为笔试。其实,我们可以大胆采用面试、现场演示、观测、作分析报告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再一方面,评价方式多是老师的评价,没有来自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分析其原因,一是老师担心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不知如何应对;二是部分学生评价水平欠缺,不知如何评价自己的项目。如果我们提前准备好评价的标准和内容,就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评价思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这样师生双方给予评价,就能使评价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涂清林.浅谈专业一体化教学[J].职业技术教育,2001(2).
[2]黄美兴.电子技术教学中“三步骤、三层次”递进式的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2).
(作者单位:宁波第二技師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