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寻面记
2013-04-29盛湘颍
盛湘颍
对初到西安的游客而言,这是一个最不用发愁吃的城市,大街上随处可见户县摆汤面、秦镇凉皮、岐山臊子面、杨陵蘸水面等地域特征明显的店名;但这同时是一个最让人发愁吃的城市,那么多面店,怎么选?
比起辉煌的大面馆,更多人偏好巷子里的小面馆,如老米家的、老薛家的、老孙家的、老刘家的,开着宝马、奔驰去街头老王面馆吃三五块钱的一碗面,更是大有人在。倘若问起面馆,总有人告诉你:沿着道直走,左转弯,接着右转弯,巷子里的第三家面店很不错。只是,遍访西安街头,很难听到两个人同时指向某一家面馆。
老陕讲,一天的喜怒就看中午的一碗面了。偶尔外出旅游的人回到故乡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看老婆孩子,而是找个面馆,点碗面,面上浇着汁,拌着肉末、青菜、豆腐、西红柿、辣椒,汁汤汪汪漾漾地泡着长长的圆圆的面条,将筷子在碗里拌几下,便烫也不顾辣也不顾地吸溜吸溜吃了起来,美美吃上一顿才肯悠哉游哉地荡回家。
陕西人爱吃面是一个从小养成的习惯,小孩过百天首先给喂一条箸头尖尖的面,希望孩子能快点抬起头。今天流传的陕西诸多“怪”中多处和面食有关:“面条像腰带,碗盆分不开,板凳不坐蹲起来,油泼辣子一道菜,锅盔赛锅盖,羊肉泡馍大碗卖……”
每到中午时分,随意踱进一家面馆,总能看到老陕们端着一个个粗磁大老碗,碗中油泼辣子拌得面条油光锃亮,他们一口生蒜,一口面,进而满堂都是吸哩呼噜的吃面声。老陕说,吃面不要斯文,切忌像摩登小姐那样矫揉造作地吃,须如恶虎一般大口饕餮,才痛快。曾有某知名主持人嘲讽过陕西人吃面的样子,还有人提出“要怀着敬畏的心态吃面”,此文一出,老陕立马反对:“陕西人天天吃面,要是弄得那么隆重,还要怀着敬畏的心态吃面,那不把老陕给憋出内伤啊;吃面要是不呼噜,就跟吃面没有油泼辣子一样,不香!”
寻味西安,游客多半会被推荐回民街,这里人头攒动,油腻、嘈杂,面条20元一碗。这里虽是繁华都市隐匿的角落,但却声名在外,诸如“百年老店”或所谓“小时候的味道”,其实不用费心寻觅,随便走进一家,满满都是历史和回忆。街上的店铺一般都是家庭作坊的形式,制法也是一代代传下来并不断改进的。
看似简单的一碗面条仍像一个复杂的要件,从面条、汤水、臊子、调料等每个环节都遍布机关,每个人做面的手法与感觉不同,以至于一碗面的味道充满了无限可能。回民街上伊顺楼面馆的主人马曌说:“做好一碗面并不容易,不是说厨师在锅前一站随便调料就行,从火候到汤料再到面条看似同样的步骤,不同厨师做出来的味道相差很多。”
厨师漤的“臊子”,是咸了还是淡了,是酸了还是火候不够;擀的面是硬了还是软了,老陕一尝便知。至于老陕吃面嘴有多挑,马曌微微一笑,说:“有人不认大店,专门挑某个厨师做面。”
很多面馆的主人会担心面馆一升级,味道就走样。如今,本地人开餐饮店的已经不多了,多数人将面馆出租了,“做饮食累,很多人劳不起那个神。”但马家的面馆一直在延续,几年前,马曌的父亲将原本窄小的面馆扩建了。说起来,这也是一家百年老店了。马曌听父亲说起过,从马曌的太爷爷那一辈就开始经营这个面馆了。
23岁的马曌学的是汽修专业,如今在面馆负责收银;他的孪生弟弟马超正站在厨房做面条,透过玻璃窗看进去,马超的身形比较魁梧,拉面的动作很娴熟。其实,兄弟俩都不喜欢在面店干活。马超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成了陕西省足球队一名队员,高中时转为散打运动员,干了两三年后,最终还是被父亲提溜回面店做学徒。
“做面的厨师可以有很多个,但店只有一家。”这是马曌的父亲经常强调的。说起面馆经营之道,马曌提到一个秘诀,那就是面汤和调料。每一天的汤料,都是马曌的父亲亲自调好的,“汤料大概在7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碗面的味道。”
对于大大小小的面馆而言,厨房盛放残汤剩饭的那个垃圾筒大约是馆子口碑好坏的最佳证明。但在马曌看来,比起一碗面的味道,面馆的服务显得更加重要。“一碗面的味道应该因人而异,需要勤问,如老年人口淡,那就多放一些面汤,面条也多煮一会儿;至于小孩,就要多问一句是否加辣子。”
“吃面要筋道,做人要厚道。”20年前离开家乡时,赵航东的母亲就是这么告诫他的。40多岁的赵航东家在户县渭丰镇坳河村,如今,他已是陕西一家文化公司的老总。在赵航东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西安城西电子二路上一家“老碗会”面馆,门口一块牌上写着:“心宽能咥大碗面,气足方吼三秦音。”老碗会面馆中放着一溜石凳石桌,不少桌椅的高度大概是常见高度的一半左右。
自称“一枚吃货”的赵航东说起面条来眉飞色舞,他用一种几乎刹不住车的语速,兴奋、大声地说道:“和得好的面有三净:手干净,面盆干净,案板干净;面和好后得醒半个小时,待面团渐渐松软之后才能擀面;调料很重要,一斤酱油配四斤醋,再将出油的、出辣味的、出香味的三种辣子调好了放在一起油泼味道才好;肉臊子得用带皮的肉切成丁,素臊子有西红柿炒鸡蛋、干煸豆腐,汤菜得分漂菜和底菜,再来一点五香粉,啧啧,那香……”
赵航东最爱家乡的摆汤面。“碱是骨头面是筋,一般碱面比较硬,加一点盐面能变软,才够筋道。”摆汤面有点像过桥米线,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汤,越是陈年的越好,黑黑的酱油色,上面漂满切碎的韭菜叶。吃时,夹一小箸面条,放入汤里摆一摆,然后再吃,故名“摆汤面”。一碗上好的臊子汤中配有黄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红柿、蒜苗、韭菜、葱花,以及用酱油、醋、盐、大料、葱姜、肥瘦肉盘好的臊子肉。
赵航东的家乡坳河村有2000多年历史,村中有一条运漆河,还有一棵粗壮的古槐树,据说需要8个小孩手拉手围一圈才能抱住。在赵航东的印象里,儿时生活就是伴随着奶奶和妈妈做的面条和馍馍度过的。在没有冰箱的日子里,馍是提前做好放在竹笼里再挂在农房高高的梁上的;面条则是现做的,用杠子磨将小麦磨成粉,再做手擀面。
每到吃饭时分,坳河村的村民便纷纷端着一个个大老碗来到墙边选个位置“一蹲蹲一溜”,一边吃面一边谝闲传,东家长西家短的。早前,吃白面不容易,端白面的人愿意蹲在低处,好让人看到他吃的是白面;吃杂粮面的多蹲在土堆或大石头上。
在老碗会面馆,食客很难忽视墙边从大到小依次堆着的一溜印着蓝花的粗磁大老碗,这碗打眼一瞅有点“愣头愣脑”,工艺粗糙,既深又圆,最左边的大碗快赶上汤盆的大小了。赵航东介绍,这些碗的款式和色彩与两三千年前官窑制品差不多,如今一个小粗瓷碗得几十块钱,略大的得六七百块,更有上千元一只大碗的。
当地最大的“耀州大老碗”的直径有25厘米,能够盛2.5升的水。“大老碗”的“老”字颇有碗中“老大”的霸气,足见老秦人气度不凡——一切凡尘琐事,皆可装进这粗瓷老碗中。“关中汉,真实在!老碗盆盆分不开。”关中人认为,能端得起大老碗吃饭的人干活一定有力气,是乡人眼中的一条壮汉。
关中沃野千里,老陕衣食无愁,轻易不愿外出打工。这让身在异乡的陕西人加倍思念秦川的一碗筋道面,很多外出的陕西人,内心都曾藏匿过一种折磨,那是对一碗面的毫无保留的思念。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调一碗黏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这是贾平凹形容陕西人性格特点的几句有趣的描写,其中就谈到了陕西人的面食。在陕西,吃面得看辣油厚不厚,要是吃客的嘴唇越红,说明待客厚道,反之则讨人闲话。
在陕西乡村,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没有好酒好肉都可以原谅,但吃饭时没了辣椒,客人就会嘟囔:“这家人真会过日子,吃饭连个辣子都没有。”辣椒曾是陕西农户富裕的象征。通常,农户秋后收获辣椒后,用针线把辣椒一个个穿起来,挂在干燥通风的屋檐下。如果谁家的辣椒挂的越多,谁家就是富裕的。去相亲的姑娘总爱瞅一瞅屋檐下的辣椒,以此来断定未来婆家的境况如何。
陕西的很多面馆习惯自制辣子。正宗的油泼辣椒得先将风干的辣椒之剪成小段,放入热油锅中加热、烘干,出锅之后放在铁罐中用铁制杵击打成粉末。等辣椒成面后再用玻璃瓶密封。食用前则先把辣椒拌一点盐面,再将热油浇在辣椒面上,一边浇油,一边搅拌,辣椒油冷却以后方可食用。
“打出的媳妇,揉出的面”,在陕西农村,学擀面是农村未出嫁姑娘的一门必修课,“媳妇强不强,先看面擀得长不长;媳妇好不好,先看面味嫽不嫽。”多数农村姑娘从七八岁起,就得搭着凳子在面案前刻苦学习,学擀面、犁面、调面的手艺。
在户县东韩村广场南路东二街,有一户农家乐名“玫瑰庄园”,专门负责做面条的女厨师名张春华。46岁的张春华来自户县祖庵镇梁庄,她擀面的手艺是跟父亲学的,“父亲的手劲大,擀的面更好吃。”张春华笑着说:“我们这的人都认为,媳妇揉面好的话,多半人品也好,是个合格的媳妇。”
就跟南方娶媳妇前曾要考验刺绣一样,陕西不少农村人订婚时,新媳妇要在婆家举行一个隆重的擀面仪式,算既为酬谢亲友,更是对新娘手艺的考验。客人坐席后,新娘亲自上案做面,面条擀得如何关系到新媳妇在家里的地位和在村子里面的声誉了。技术高超娴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匀,切条细长,下到锅里不会断裂,这样的媳妇,才能赢得大家的赞誉,获称“巧媳妇”,新娘脸上光彩,娘家婆家都会觉得有面子。
很多陕西人说,凡面条,只要他看一眼成色,闻一闻味道,就能判断出面条是否劲道,是否好吃,可谓吃出了太多门道。对诸多陕北老农而言,最美的人生无非就是一碗好面。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五,岐山人天天吃臊子面;逢着红白喜事,待客的早餐也是臊子面;午餐须上菜饮酒,末了也加两碗臊子面。逢着山里人家给老人过寿或小孩周岁请人吃面,岐山人尤其看重早餐这一顿臊子面,要是早晨这碗面的面、汤或者臊子不好,来客必有怨言。
俞红至今记得有一年大冬天偏僻山里群人吃面的火热场景。有一年大冬天,俞红亲戚家有个小孩满月,家族里的人约了次日凌晨四点开始吃面,地点是一个名为“四庵头”(音)的村庄。
次日凌晨,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天还是黑乎乎的,俞红跟着丈夫踱步在雪地里时心生犹豫:那么早就起来吃面,都还没睡醒,能吃得下么?在黑暗中走了许久,两人终于到了亲戚家,只见露天场地上搭着一个棚子,昏黄的灯光下端着面碗的人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
“大雪就那么飘着,老头穿着棒棒棉袄、老太戴着头帕,都在那儿吃面,一人能吃十来碗,只吃面条不喝汤,边上垒着一摞空汤碗,老头的胡子上还带着面条渣渣,灯光打下来,那满脸的皱纹清晰极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眯眯的。”
从这一天起,自小在城市长大的俞红喜欢上了吃面,而她原先对乡村吃面不讲究、不干净的小介意几乎一扫而空。直到今天,只要天不下雨,北郭村的老人依然喜欢蹲在路边石堆上吃饭,一边端着一碗红腾腾的面条,一边嘟囔着:“一碗面,当了皇上也不换!
对于63岁的宿育海而言,“最好吃的一碗面”显然成为一个撩动回忆的问题。他像任何一个老陕一样在意面条、在意醋和辣子、在意臊子,但他也感慨:“对我而言,最好吃的面条是我小时候常吃的、我母亲做的那碗面。”
宿育海是蓝田县赵家扁村人,在他儿时,当地村民以种小麦和玉米为主,村前有一条汤峪河,清澈见人,“甚至能看到河水里的螃蟹”。宿育海8岁那年,父亲就离世了,母亲一人全力抚养他和妹妹长大成人。据宿育海形容,“母亲擀得面薄薄的,只是加了点盐、调了点辣子,连醋都没有,更别提菜了,但那味道确实很香。”
直到此后在部队待的20多年,宿育海一直不曾忘记艰苦岁月中这分独特的味道。除了因念及故人平添的一分情愫,宿育海客观分析认为,当时的小麦不施化肥,做成的面条自然也就更香。许多陕西老人也称,以往做面的水就是从渭河水取来,那时渭河水未被污染,挑回水倒入木桶加几滴白矾沉淀后就可以用了。
“迎客饺子送客面”,每一个离家出远门的陕西人都忘不了临行前母亲做的那一碗面。“母亲每揉一次面都带着浓浓的感情,以至于每根面似乎都带着厚厚的分量。”在《我在多伦多怀念家乡岐山的“臊子面”》一文中,网友“百年树人”详细地描述了陕西各种面条的做法,她虽然不是陕西人,但童年、少年时期是在岐山度过的,成年后更是嫁了个一起长大的关中小伙儿,成了名副其实的陕西“婆姨”。当年她嫁给关中人做“婆姨”前也经过了做面条的测试,尽管父母提前对她进行了强化训练,但是那天,“要不是关键时刻老公出手相救,我的洋相就出大了。”
在陕西众多面食中,网友“百年树人”最怀念岐山的臊子面。对于更多远在他乡的陕西人来说,即便得了真传也很难在外地做出地道的一碗面,有人将其归结为酿醋的水质问题,也有人说或许是缺少了一种“故乡”的味道,这种味道,人走得越远越浓,就越渴望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