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佛山,环保先行
2013-04-29欧核
欧核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如今无疑已成为佛山的重头戏,今年以来,佛山在环保工作上更是重拳频出,让我们看到了佛山保护环境的决心与力度。
“环保不合格,政府就不合格。环保工作关乎民生,非做好不可。”近期,佛山市委书记李贻伟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把环境保护提到战略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并提出“治理环境是硬道理,是硬任务,是一项长期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战略,要以最积极的态度回应人民群众渴望‘天更蓝‘水更清的急切诉求。”而近年来,佛山在环境保护工作上,更是重拳频出,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响。
大环保理念,促环保事业大发展
长期以来,佛山的环保工作紧紧围绕解决好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大环保理念为引领,全面推进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大力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重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汾江河是佛山穿城而过的重要纳污河道,由于二三十年来城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留下了较繁重的环保欠帐。为了让汾江河恢复昔日面貌,多年来佛山积极推动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和泵站建设,全市已投入使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达54座,基本覆盖佛山各镇街,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不足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城镇污水处理率由2008年的58.33%提高到2012年的88.17%。同时对陶瓷、玻璃、纺织印染等重污染行业实行总量前置审批、区域限批及行业限批等源头控制措施,使佛山工业污水达标率从2008年的92.98%提高到2012年的95.78%以上,进一步巩固了包括汾江河在内的水环境整治成效,使汾江河水基本变清。而佛山的饮用水源也连续多年100%达标。
佛山还开展电力行业降氮脱硝工程,顺德五沙热电厂、南海发电一厂二期、南海江南发电厂和长海发电厂基本完成降氮脱硝工程改造,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加快燃煤、燃重油、燃木材小锅炉淘汰工作,推动规模较大的燃煤工业锅炉进一步采取脱硫脱氮措施,全市已有1868台锅炉完成了治理(或淘汰)工作,完成率超过80%;启动淘汰黄标车工作,截至2013年上半年,佛山市黄标车累计淘汰共4.49万辆,淘汰率为21.9%,接近今年年底25%的计划淘汰率目标;开展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防治工作,佛山全市334家重点监管企业中已经有225家企业按照进度完成了治理任务,完成率接近三分之二;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通过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综合治理手段,佛山的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逐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此外,佛山大力推进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调整提升小火电、陶瓷、水泥、玻璃、铝熔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结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污染物减排考核连续三年居广东省第二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联合减排取得显著成效。
新形势新要求,新制度破解环保难题
“治水治气做不好,就谈不上城市升级。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治水治气还存在短板问题。”在今年佛山市的环保工作会议上,佛山市长刘悦伦在肯定环保工作成效的同时,也强调佛山需要直面众多环境瓶颈问题。
佛山人口多,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资源能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多,土地开发强度高,环境容量有限,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污水管网建设、污泥处置、垃圾、废物处理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集中凸现。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2012年佛山全年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不足80%,空气中的PM10、PM2.5、O3和NO2年均浓度值仍未达标,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经济要发展,环境更要保护,如何闯出一条治理污染的新路,是佛山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12年11月,佛山市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以下简称“环保委员会”)。环保委员会吸纳佛山市政府有关办、局、直属机构及各区政府作为成员单位,由市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分管副市长担任副主任,成员单位一把手担任委员会成员。环保委员会的成立旨在理顺佛山环境问题多头管理的弊端,强化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同时,环保委员会还组建了专家组,在全国范围内特聘21位环保专家为成员,共同把脉佛山环保,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环保参考意见和建议。
今年以来,在环保委员会的框架之下,佛山研究制定并于近日颁布实施,被称为佛山“史上最严厉”的环保考核制度——《佛山市环境保护责任制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考核办法》以大气环境整治、水环境整治和强化环境监管能力三方面为基础,包含300多项考核项目,构成了考核制度中挂牌督办的主要体系。
《考核办法》强化了环保委员会的作用,整合统一省市的多重环保考核体系,明确由环保委员会牵头执行,解决了多重考核的弊端;扩大了考核对象和范围,覆盖包括区长、分管副区长、镇(街)长等有关责任人,形成政府主导负责的局面;科学设定考核方式,对季度和年度考核赋予不同的考核权重,对工程项目和重点任务设定不同的考核分数,不但强调短期成效,更注重长期的常态化管理;根据考核结果和任务完成度进行经济奖惩和行政问责。《考核办法》提出了诸多创新举措,并合理划分市、区、镇在环保工作中计划、执行、监督的职能,在制度层面理顺环保工作的管理问题。
锁定治水治气重点,实现环境质量升级
制度创新解决了管理体制、机制上的阻碍,为佛山环保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但如何在纷繁芜杂的环境问题中遴选出重点工作任务,确定短期长期的阶段目标,则成为摆在佛山面前的迫切问题。
配合《考核办法》的颁布实施,佛山市政府近日印发了《佛山市天更蓝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和《佛山市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3—2020年)》,环保委员会以两份行动计划为基础,制定了《佛山市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表》作为《考核办法》的配套文件,明确未来三年和更长期的环保工作任务。
加强水环境整治,实现佛山“水更清”
佛山“水更清”行动计划以广东省的《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年)》和《广州、佛山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方案(2013—2020年)》为蓝本,结合佛山实际情况制定,以2012年为基准,以佛山市中心区河段及广佛交界河段为重点整治对象。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推进二级管网建设,强化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确保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得到有效处理。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制度,调整供水布局,加快备用水源建设,全力确保佛山饮用水源安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一批农村小型生活处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扩大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覆盖率,多项措施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通过环境执法打击工业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
佛山“水更清”行动计划强调推动广佛交界片区水污染联防联治,确保重点河段水质达到阶段控制目标,实现一年新进展;以2015年为节点,全面提高饮用水源水质,消除劣Ⅴ类水体,重点河段水质基本达到Ⅳ类要求,实现三年新突破;以2020年为节点,饮用水源水质高标准稳定达标,水环境功能完整性明显提高,生态功能基本得到修复,实现八年水更清。
多管齐下,让佛山“天更蓝”
自2012年年底以来,PM2.5以及空气质量成了全民热议的名词,受到广泛关注。而佛山受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和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细颗粒物和光化学烟雾等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呈现区域性、复合型、压缩型特征,这也迫使佛山在未来必须多管齐下,大力整治大气环境污染。
整治大气污染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新增排放量。为此佛山将继续严格环保准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引导合理的产业布局。佛山还将继续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增加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对环境污染小或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强化对高污染燃料限制区域的管理,务必既保证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又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其次,作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佛山也将持续深化工业污染源治理,推进电厂污染减排,强化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尤其是陶瓷、水泥行业企业须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全面推动工业锅炉污染综合整治,整治淘汰中小锅炉,推进工业锅炉燃料结构清洁化,从源头上减少工业产生的污染物。
佛山迈入百万车城之后,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加。所以,提升油品,加强油气回收,开展“黄标车”限行和淘汰工作,全面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也将成为佛山必须着力推进的工作。此外,佛山还将全面开展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工作,严控工业新增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餐饮业的油烟污染;加强城市工地的管理,遏制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有毒有害及其他大气污染物排放。
在未来经济社会继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佛山将充分发挥佛山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大气及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的重要作用,并与周边城市加强联系,继续推进区域大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控工作,以更严格的标准、更有力的措施,深化重点污染源污染减排,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环境保护能力,实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让佛山“天更蓝”“水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