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巧用
2013-04-29叶永海
叶永海
课堂动态生成是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无法预料和估计的,它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教师若能随机应变,科学处理,其课堂教学必将能成为开阔学生视野,发散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的天空,让小学品德课堂绽放魅力!小学品德课课堂动态生成课堂意外一、认识的“偏差”——正确引导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偏差是常常会发生的,教师怎样才能敏锐地觉察,并不让其放任自流。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学生学会用科学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认识事物。教学案例1:《寸金难买寸光阴》——珍惜时间教学片断生1:放学就回家,回家就做作业,吃完晚饭就睡觉是最节约时间的。师:是吗?(语气惊讶)同学们你们认为呢?生2:我认为不好,这样我们就不能玩了。生3:我认为这对身体不利,吃饱了不能马上睡觉。生4:吃完晚饭就睡觉好像也不是珍惜时间,而是把时间都浪费在睡觉上,不如看看电视。师:看来,大家对这种方法有些小小的意见,那该怎么办呢?生5:我觉得他做完作业后,可以看看书,画画图,这比睡觉要好。生6:我觉得吃完饭后,他可以去小公园玩,锻炼身体。生7:我觉得他应该制定一张作息时间表,这样可以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会辞掉。……师:对,珍惜时间不是不要娱乐、不要休息,更不是违背规律办事,而是要学会“科学安排”“按时作息”。显然,学生1的说法对珍惜时间的认识是有偏差的,教师如果没有静心倾听,可能会随之而过,这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更要有课堂教学的机智。课堂上,我没有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探究,组织学生进行了两轮讨论,第一轮主要是针对认识的准确性,第二轮主要是针对如何解决,给同学提些可行的建议。通过学习这一环节,学生能较准确地认识怎样才算是合理的珍惜时间。二、现实的“困惑”——随机引领品德教学源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中所获取的道德认知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会存在着某些分歧,倘若坚持用教材中理想化了的道德概念去定制学生,显然行不通;如果脱离课本中的道德取向去“顺应”学生的生活,又会使他们产生疑惑。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当学生与现实生活存在相悖时,不能将品德教学仅停止于“要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等口号式、判断性的回答。要从学生产生行为偏差的实质入手,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地追问、思考与辨析,实实在在地指导他们拥有良好的道德言行。教学案例2:《尊敬的老人》教学片断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难或不明白的问题需要我们大家讨论解决呢?生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做晚辈的都要孝敬老人,让老人晚年幸福,可我的妈妈总和奶奶吵架,有时我才替奶奶说几句话,妈妈就要说我、骂我,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让妈妈也尊敬奶奶?师: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妈妈也尊敬奶奶呢?你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同学们近讨论讨论。(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师:谁把金点子说给大家听一听?生1:让妈妈想想奶奶对这个家的贡献,以此打动妈妈的心。生2:找外婆来帮忙,让外婆从老人的角度跟妈妈谈谈心,从而让妈妈体谅关心奶奶。生3:请爸爸做思想工作,让妈妈知道总有一天他们也会老的,如果儿女也像她将来怎么办……学生从自已的经历提出了问题、困惑,往往也能折射出现实社会的一些普遍现象。正如以上教学环节中学生1提出的典型困惑,这恰恰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婆媳关系问题。对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并没有马上做出回答,也更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首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然后,针对这位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出两个问题:(1)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妈妈也尊敬奶奶呢?(2)你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发全班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相互探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仅有效地达成了本课教学目标,而且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说不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通过发挥自己在家庭中的独特地位,解决了一些常人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也因此显得实在而有效。三、正确地“提议”——适时培育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深处,他们的教师是非常神圣、了不起的,在课堂中一般很少会提出异议,能提出异议的学生是善于思考的学生,更是勇于发问、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学生。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正确提议,要善于保护、勇于接受、及时采纳,并极力倡导,予以培育。教师只有不断创造出一种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任意翱翔。教学案例3:《学会合作》教学片断师:(拿出一张8开白纸)这是一块露出水面的石头,4个同学落水,必须爬上石头才能得救,怎么办?生1:老师,我可不可以提个意见?(由于急切,脸都涨红了)师:可以啊!生1:把白纸弄脏,我觉得……是不是太可惜了?师:哦,你真是个勤俭、会思考、聪明的孩子。(自言自语)我怎么没想到呢?白纸舍不得用,怎么办?(学生在轻声地议论)生2:用旧报纸。生3:用小板凳。生4:用小板凳有危险。生5: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圈。……以上学生1对教师准备的活动材料提出了“异议”,老师该如何处理?其实,学生讲得很对,踩脏新白纸的确是一处浪费,觉得可惜。课堂上我没有选择回避,而是充分表扬了学生,并承认自己考虑不周,接着提出“白纸舍不得用,该怎么办?”让学生出出主意。学生的“金点子”真的很多,收到意想不到的活动效果,既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又达成了学会合作的教学目标,原本教师不经意间的失误,也变得如此美丽而富有意义了。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是要实现课程的创造与开发,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的最重要的特征。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在“一切为了孩子终身发展”的目标指引下,我们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因此,有些精彩固然可以预约,但不曾预约的风景往往更为精彩、更有其价值。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及时修正我们的课堂预设,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显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课堂显现出浪花闪耀、高潮迭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