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交流展示”的几点看法

2013-04-29于罡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语言

于罡

[摘 要]针对“建构式生态课堂”中的交流展示环节,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范围要明确、形式要明确、对象要明确、内容要明确、时间要明确等看法,意在提高教学效果,推进课堂改革。

[关键词]交流展示;建构式生态课堂;语言

目前,构建“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一些中小学的课堂上推行得如火如荼,它的目的其实非常明确,那就是尽最大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认为,如果在课堂上能把“交流展示”这一环节做细、做实,其他环节都能迎刃而解。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范围要明确

从交流展示的范围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小组内交流展示,二是组与组之间交流展示,三是全班交流展示。其中学习小组内的交流展示是最基础的,组长就是主持人,这个层面的交流展示如果没有学生质疑,教师尽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自由展示,然后组与组之间再进行,如果组别之间产生碰撞,这就说明学生思考的问题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此时,也就是在全班展开交流展示的时机。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比如在学习《关注民生》时,可这样进行:先让学生了解思考:①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关注?②为解决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③你认为当地还存在哪些突出的民生问题?学习小组内的成员互相思考探讨逐个解决问题,紧接着各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回答本组探究的答案,这样用的时间稍微要多些,但学生从中也学到不少东西。其实这里还有一个层面的交流,那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这个交流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质疑,教师必须处理好,要以授之以渔的态度去和学生交流,要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态度去和学生交流,绝不是告诉一个简单的答案,更不能有轻视的心态。

二、形式要明确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的形式无外乎两种:口头表述和板书。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会注意话怎样说才叫完美,不由学生不去揣摩语言、组织语言,学生会说话,会组织语言,问题的实质才能凸显,言简意赅对于学生来说已是触手可及。比如在学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课时,关于哪个法律效力最高,笔者找了三个同学上台表演情景剧,以证明宪法效力最高。用这样的形式学习,学生觉得有新意,产生兴趣,又能对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

三、对象要明确

每一个学习小组内成员的学习成绩肯定不一样,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的反映也快慢不一。但是小组内必须有人来表述或板书,首先是组长要身先士卒,着重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难题;其次是组长指定人选或者组员自由选择。不能一个组内只有部分学生在表现,要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哪个学生解决哪个问题,都要在小组内明确,无论谁展示都代表整个学习小组的意见,不能出现推诿扯皮现象。简而言之,就是问题到人。可这样安排:组长解决最难的问题,中等层次的学生解决中等问题,学困生解决基础问题。既避免学困生产生畏难情绪,又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示,让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四、内容要明确

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什么展示什么,教师在学案中一定要明确。笔者认为应该重在一些基础性和可操作性的东西。例如基础性,需要识记的内容一般都让学困生去展示,需要理解的内容让中等生来展示,需要运用的内容让组长来展示。对于基础性的东西只有交流透了,学生对它的印象才深,才会真正掌握。只有切合实际的交流,学生掌握的东西才能更多,涉及的面才更广,这才是交流展示的真正目的。

五、时间要明确

交流一般先于展示,展示之后再交流,其实学生在展示的同时就可以进行小范围的交流。这时的交流是一种发现,一种提高。如果学生对学案用得比较扎实,那么交流展示可以贯穿整个课堂。如果要限定什么时间交流,什么时间展示,那么交流展示就成为一种模式化,而缺乏它应有的灵性。通过实践发现,只有交流展示的时间自由,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才更广阔,才能真正地去发现掌握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不是把学生展示作为一种锻炼,只是为了某种形式而展示,那么展示将最终发展为作秀,演变成一场闹剧。课堂本身就是学生的课堂,用学生的展示来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它又是一种提高,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同时学生的思维更为广阔,说不定会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打开新的思路,带来新的发现。

责任编辑 如 水

猜你喜欢

语言
诗之新,以语言创造为基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