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春天在哪里
2013-04-29王凤刚
王凤刚
分析了我国的语文教学之路,在分析中评价了各阶段教学、课程设置的利弊,得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一方法策略包括对课程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和对学生的要求。语文教学分析评价方法策略追溯我国的语文教学方法,当从私塾起始。在以《三字经》《幼学琼林》为启蒙读物、以《四书》《五经》为内容的课程时期,教学是以识字、读文、断句、背诵为初始目的,是以解题、释惑、传道为终极目的的。这样的教学,虽注重的是学生主体意识的作用,即注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但对文本而言,它的位高(集美思想、高尚文化、深层蕴含)与识浅(教学对象的认知能力、思想层次、学养积淀)存在的距离太大;从习文实践看,从积淀的角度看,在识字、读文、断句、背诵再到解题、释惑这一过程都是遵从了认知规律的,它无疑是科学的,但是囫囵吞枣地背诵、超负荷地背诵,则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妨害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发挥,以至于许多学生畏学、厌学甚而逃学。用今天的话来说,它是不利于大众教学的。它只适应那个特定的时代,那个特定的社会。再从文本来看,其内容是丰富的,其容量也是充裕的(以背诵衡量),其思想更是先进的,因为它是以育人为导向为宗旨的。这应该是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可借鉴的地方。解放以后,我们彻底抛弃了私塾的教学范式,在课程内容上做了彻底的更新,以文章构建教材,且采用了旧苏联的教学模式——以“段落、中心、结构”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格局一直延续了近半个世纪。在这近半个世纪中,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也造就了一批新中国早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家。这一时期的教材,虽有定期的修正与改版,但都是以“工具性”建构的,它的单纯性且不说,其人文关怀、审美情趣以及诸多的能力培养意向更无从谈起。如果对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教学进行一番审视,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在情境中扮演的是至尊的角色,他们是星星围绕的月亮,他们是课堂的中心,他们是课本的授意者,他们是学生的役使者;而学生呢?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只有听话、服从的份儿,一切围绕教师转,一切围绕教材转。以处在这样的地位的教师,使用这样的教材去教学生,学生的兴趣何来?学生的兴致何在?这与一批医生领着一帮毫无医学知识、毫无临床经验的“医盲”学习诊断学和解剖学有什么两样!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语文伴随中国的体制改革,出现了最为活跃的革新时代。它的活跃性在其他基础学科中遥遥领先。在人文精神的影响下,昔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至尊地位逐渐被削弱了下来,教师的主导地位日趋显现出来。从科学教育的观点看,从科学施教的角度看,这不能不说是前所未有的进步!但由于教材量度的限制(此时教材的质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工具性”已修正为兼具“人文关怀”),学生仍然不能如鱼得水,畅游语文的辽阔世界。在这样的境地中,教师为了发挥其独居的主导作用,便开始了研究教材、深挖教材的工作——以教材为开掘点,寻求教眼,寻求教路,而后带领学生走进教眼,踏上教路。此时的学生只能在这条道路上被动地、艰难地、毫无兴致地奔走着,他们始终看不到路边的风物和更远的景象!曾一度时期,有不少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驱使下,便真的开展了研究型的教学。试问:在大众教育的今天,让这些年轻学子在俨然学者的导引下,他们是否能真正研究精妙的唐诗宋词?他们是否能真正研究出“红学”的深刻?本来研究性学习的初衷是要培养学生质疑探究意识的。这样做无疑是对研究性学习的曲解。客观地说,“段落中心”教学也好,教师主导地位确立也罢,学生的学习动因依旧没有植根于实践的沃土,依旧处在知识与能力的检测之中。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检测之中,学生缺失的是亲力亲为的精读背诵和广泛阅读,缺失的是广泛阅读获得的学养和文化积淀。在能力检测式的教学中,教师难免要设计系列教学问题,在求得释解问题的课堂中,总希望于山重水复中,喜逢柳暗花明。但针对学生而言,无厚积何以薄发?无苦作何以广丰?在这样的情境中,尽管你教师阶梯搭建的如何巧妙,道路修建的如何平坦,树上的桃子学生仍难以摘到,世外的桃源风光学生仍难以看到。伴随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解放意识逐步被众多教师所接受,这种接受以至实践的运用,更是继以教师为主导后的又一大进步!于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民主意识得到了空前的呈现,思想、精神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在这种解放中我们竟也见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但在这景象的背后,当我们沉静下来认真思考之后,我们忽然警醒,这样的繁盛景象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我们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的学习是直接的文字体验,而且是大量的文字体验,信息的捕捉和采购是无助于学养积淀的,无限扩展的视界只可增长一些见识,浮光掠影的蜻蜓最终是不会酿造出甜美的蜜糖的。语文的春天在哪里,我们还需继续探寻。语文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改革发展到今天,语文的学养积淀途径我们仍未曾寻得,语文的大力实践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落实。这就得我们进一步寻找途径,寻求解决的方法策略。审视过去,我们恰恰是返其道而教语文的,将无助于能力水平提高的“检测”当做主攻目标和方向而耗费精力,却将用以积淀学养的大量阅读实践放任自流了,即置放在难以顾及了课外。因此,我们应该移植曾经的课外任务到课内,废除曾经的“检测”行为以保障阅读的实施。说到这里,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只是:今后课堂要提供什么?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学生应处在怎样的境地?先说第一个问题。要在课堂实现大面积地阅读,单靠一本教材和辅助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作如下工作:其一,建立班级小书屋。采用献书活动收集,让每个学生每月至少奉献一本书,多多益善,作为充实小书屋的主要渠道。其二,采用多种方式提供读物。如鼓励学生定期租借,适时购买,按时订阅,及时交换,等等。其三,有效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在内容要求上,首先,其原则是“有利于健康的人格形成,有利于学养的积淀,有利于审美情趣的提高”;其次,表现在范围要求上,其原则是:“立足中国优秀文化,涉猎外国文化精品,关注时代发展与科学技术”;再次,表现在层次要求上,其原则是:“内容丰富,艺术上乘”。再说第二个问题,对教师的要求。在此特别强调的是教师所使用的“方法”。这里的方法是指“指导”或“引导”,它是以学生的自我体验、感悟为主的,是将学生真正视为主体的一种表现。大而言之,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习惯;具体地说,就是交给学生怎样选择书,怎样会读书,怎样读懂书,怎样有效背诵,怎样快速阅读,怎样理解阅读……如何使用工具书,如何摘抄,如何养成读书积累的习惯,如何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等等。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体验为主,以学养培育、提升审美价值为目标,在课前进行学习材料的筛选、编制、印发;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以学习方法指导为手段,从事指导与帮助工作。切忌自我表现,再度进行知识点的筛选、事无巨细的讲解、知识能力的检测。总之,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为前提。再陈述最后一个问题,对学生的要求。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这就得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的天地,让学生进入书籍的世界,投身到文字的海洋。让学生情态沉浸于斯,让学生的心灵愉悦于斯,让学生的精神倾注于斯。使他们在这里亲历未知的生活,感受多采的人生,体验丰富的情感。使他们在这里做真正的主人。在具体阅读中对学生的要求是:第一,安静。这是保障全体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第二,投入。这是保障个体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第三,熟练使用工具书。这是终生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生活的需要。对阅读的内容,我们提倡以“多而杂,感兴趣,能读懂”为前提,我们主张以“思想健康,继承传统,注重时代生活”为导向。让学生在这样一个大的阅读空间里从事相对自由地阅读、认识、体验。我们应该反省,课堂不是检测室,不是阅兵场,而是练兵场和试验地!我们的学生也不是受检的物品也不是受阅的部队!在让学生真正做了主人之后,我们的语文教师就不必将精力耗费在研究如何施教的问题上,而是要倾注精力与心血投入到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学的问题上。我们的愿景是如何给学生赋予实践的沃土,使他们在大力实践的过程中沐浴阳光与春风,使千千万万只蜜蜂在自己的天地里有兴致地勤奋地去忙碌,去酿造最甜最美的蜜糖。这应该才是我们期盼的语文教学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