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综述

2013-04-29许晓静

群文天地 2013年8期
关键词:和平共处研究综述列宁

摘要: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内涵丰富,笔者通过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动因、提出的具体时间、思想内涵、形成发展轨迹、价值与启示以及“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等方面作了一般性的考察。以期能推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发展。

关键词:列宁;和平共处;研究综述

笔者在撰写论文前夕,笔者通过以“列宁”和“和平”为关键字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检索出相关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56篇,硕士论文2篇,国际会议1篇,共计59篇。另对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普通图书库进行检索发现,书名中直接出现“列宁和平思想”字样的图书有0部。然而,在这些众多的研究成果中,直接以“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形成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为题的研究成果也并不多见。学者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提出的动因、提出的具体时间、思想内涵、形成发展轨迹、价值与启示以及“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等方面作了一般性的考察,具体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和平共处”思想提出动因

彭新杰(2002)认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在分析当时整个世界的局势,总结了时代特点,考虑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社会制度的前提下提出的。列宁提出“和平共处”思想一方面是为了给社会主义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达到“和平共处”来“和平演变”资本主义的目的。李军(2008)认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是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受到极大威胁的国际复杂环境下的应势之举。

二、“和平共处”思想的提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学界普遍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列宁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就提出了“和平共处”思想,有的学者甚而将时间更往前推移,认为列宁在提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革命胜利理论时就提出了“和平共处”思想。洪育沂、郑绍钦(1985);陈新明、李建(1993)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不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时提出的,更不可能在十月革命前提出,而是新生的苏维埃在经过外交实践,列宁本人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若干问题思考后才慢慢提出该思想理论。陶季邑(2009)更是将“和平共处”思想提出时间具体化。认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不是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而产生的,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是从1919年9月以后才初见端倪,当时世界革命的洪潮占主要地位,列宁并没有使用“和平共处”。同年12月,列宁才明确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主张,随后该理论逐渐发展丰富。

三、“和平共处”思想的内涵阐释

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内涵丰富,内容具体,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赖光宝、王晓刚(2003)用和平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贸合作,不同社会中制度国家之间互不干涉,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共存。社会主义应存有足够的武装实力,巩固国家政权不受侵犯等方面是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应有之义。邓如辛(2006)认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主要内容包含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宫世霞(2003)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1)反对战争 ,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有争议的问题 ;(2)军事均势是和平共处的保障 ;(3)不同制度国家应加强经济合作;(4)确认了不同制度国家的主权、独立、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①冯特君、宋新宁(1992)两位学者将列宁的和平思想概括为五方面:列宁所在时代的基本论述;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戰争与和平关系的理论。

四、“和平共处”思想的形成发展轨迹

孙建设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发展轨迹分为三个阶段,即“在民主的条件下实现和平、布列斯特和约式的和平、和乎共处思想的最终形成”②赖光宝、王晓刚(2003)认为“从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到1920 年底俄国基本结束国内外战争, 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从1921 年春苏俄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开始到1924 年列宁逝世, 为和平共处思想正式确立和成熟时期。”③

五、“和平共处”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尚伟(2006)通过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分析和解读,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对实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平相处,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李军(2008)认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倡导所有国家间平等相处、共同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创设良好国际环境,它成为苏维埃俄国制定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而且指导俄国进行地缘战略的选择。”④邓如辛(2006)、苑秀丽(2006)认为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今天,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世界潮流中,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面临前所有未的机遇和挑战,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对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正确、全面、客观看待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郑绍钦(1983)、卢文璞(1979)、王储(1999)从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与热那亚会议互动视角来阐释列宁共处思想的时代意义。赵振英(1990)、杨运忠(1986)从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与苏维埃俄国的“和平外交”内在的关联来论述和平共处思想的历史价值。

黎海波(2009)通过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分析,得出深刻启示。认为当今国际视域下,我们不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广泛的贸易合作和经济交往,同时还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吸收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加先进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

六“和平共处”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

有学者认为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主要是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在外延发展方面,把和平共处思想拓展到了解决国内问题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这一思想的应用原则,提升了这一思想的实际地位。在内涵发展上,把和平共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使之具有了内在、开放、互动,竞争的新特点。”⑤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和平共处思想的丰富。曹希岭(1999)、徐蓝(1991)等学者以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为研究起点,重点探讨了建国后,中国如何进一步结合国内外的环境,丰富和发展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倡导和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并指出“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和运用不论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⑥

(二)“一国两制”理论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发展。郭媛(1997)、徐金城(1989)等学者认为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原则为指导,探索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新路径,即就是用“一国两制”的思想去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认为“‘一国两制构想是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其理论根据的,在探索和平统一祖国的最优模式的‘一国两制的答案中,又独创地发展了列宁和平共处思想。”⑦

(三)从“和平共处”到“和谐世界”的构建。郭继文、庄仕文(2010)认为“和平共处”思想与“和谐世界”的构建是一脉相承的。“和平共处”思想是“和谐世界”理念提出和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谐世界”的构建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的传承和创新,同时也是对中国独立自主,和平统一外交思想的生动展示。

七、从比较的视角来研究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

宫世霞(2003)将列宁、周恩来、邓小平三者的和平共处思想进行学理上的对比,分析各自的侧重点。黎海波(2009)将列宁与赫鲁晓夫反和平演变思想进行比较,得出“列宁在注重经济竞赛的同时也注重政治意志和战略的作用,而赫鲁晓夫更侧重于冒进的经济竞赛。”⑧王彦敏(2004)将列宁的《和平法令》作为研究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基点,并通过列宁的《和平法令》与威尔逊的“十四点”的异同比较,深化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认识。

八、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研究不足

学界关于列宁“和平共处”的研究成果是進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和平思想”的重要基石,为拓宽研究领域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但是我们透过研究现状我们不免也能发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具体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列宁“和平共处”理论意蕴和价值旨归缺乏连贯性。学界对列宁“和平共处”的研究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基于文本式的去梳理列宁“和平共处”理论成长的轨迹,并结合相关的研究视角阐释列宁“和平共处”形成的背景、产生的过程等方面;另一种研究主要基于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中国化的“和平共处”思想,比如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等,学者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只顾现实关怀,而忽视追本溯源,不能将列宁“和平共处”与中国化的“和平共处”思想有效契合。

第二,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研究视角狭窄,存在“炒冷饭”现象,鲜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学界对列宁“和平共处”的研究多从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以俄国历史发展为研究主线,对列宁“和平共处”的一般性内容进行梳理,有的甚而在他人已有的成果上不加思考换一种说法敷衍了事。其研究出来的成果大多数都是大同小异,标新立异的并不多见。鲜有将列宁“和平共处”基于不同视角下,与不同的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

第三,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研究多浮于表面,对相关文献的深挖和梳理还不够。近几年学界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关注度普遍降低,通过对已有的论文和著作上看,多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发展的脉络,提出动因,价值意义以及列宁“和平共处”在当代中国实践和发展等方面的概括。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对时代背景和文献综述的简单梳理,缺乏将特定历史环境下,不同制度国家间相关文献的关联性研究,没有通过表象深入到实质,探明列宁“和平共处”内在机理,预测思想理论在中国的未来走向。

注释:

①宫世霞.列宁、周恩来、邓小平和平共处思想之比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②孙建社.试析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发展的轨迹[J].江苏社会科学,1992(1).

③赖光宝,王晓刚.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④李军.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重要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8(22).

⑤毛惠彬.论邓小平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多重发展[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1998(7).

⑥曹希岭.从列宁的和平共处策略到当代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⑦徐金城.“一国两制”是对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重大发展[J].齐鲁学刊,1989(3).

⑧黎海波.和平共处中的政治警惕与兼顾——列宁与赫鲁晓夫反和平演变思想的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作者简介:许晓静(1982-),女,江苏涟水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列宁和平思想研究。)

猜你喜欢

和平共处研究综述列宁
诗书画苑
从和平共处到合作共赢——中国国际法治观的认知迭代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角 色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现实意义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