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贴过程中和想象和情感

2013-04-29王丽娟

群文天地 2013年8期
关键词:想象情感过程

王丽娟

摘要:临帖是书法学习入门的重要练习手段,在临帖学习意境当中有可分为三个层次:“眼到”、“手到”、“心到”三个层次,其中临帖过程当中的想象和情感就是心到的最高界限。本文就从理论和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临贴过程中和想象和情感

关键词:临贴;过程;想象;情感

中国书法是中国最宝贵的物质文化财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学习中国书法的过程当中,临帖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在临帖的过程当中就是在书法学习过程中学规矩,就是把古人的规矩摆在了桌面上。将字帖置于案前,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划,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仿写。临帖,容易掌握字帖的笔意,但对把握字的结构位置不足,临帖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要把临帖看作是登堂入室的钥匙,是打基础。临的次数越多、临的范围越广,基础就越牢固。临帖需眼到手到、眼准手巧,眼里看到的,笔端都能够表达展示出来。在临帖中你要弄点轻重、虚实、浓淡、描绘出来,这些都是微观变化,是情绪化的东西,而宏观的东西不能没有,如字的外形、结构、笔画的位置等从理 ,即中国汉字的字理,反映的是规则和法度。用笔则是书法本体的东西,粗细,放收,快慢,墨的浓淡,都是书法本身要求,用笔不同决定趣味不同。字形结构是理性要求,是中国汉字的形体美要求,必须严谨,无论行书还是隶书,这是书法的基础,这是两个原则。临帖就是学习这种理法和原则。

临贴过程中消化古人的时候,临贴像与不像就不是一个表面的像与不像,而是一个精神和原则的像与不像。也就是说你缺乏一个环节,临帖时没去进行意临消化,没有融入想象和情感。当然,这个消化也有个方法。比如说这个“膠”字,临熟了之后你就去消化它,比如在虚实、浓淡、趣味上增加,你看,写完了,像么,绝对不像,不像它具体的每一个笔画,但是美感还是它,不管你如何去变,只要这里用点去处理了,都还是它。这种不像是微观的,像是宏观的。因此,一定要弄懂原理,直接照搬古人没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现在讲科学发展观,发展是必须的,要站在古人的基础上去把古人的原则借鉴过来,原则、方法、标准、规律、基本技法等借鉴过来以后,你自己要做一个加工厂,要思索,研究,试验,而科学的试验、合理的试验,才能是有效的试验,这样用在创作上才行。

临帖境界可分为三个层次:“眼到”、“手到”、“心到”。其中后两个层次是当前认识比较模糊的地方;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势必影响到以后的创作水平。关于“心到”的境界,理应算达到了临帖的最终要求。但反观当代不少书法创作者在提及他们的临帖经历时都说临过多少多少帖目,某帖目临过多少遍,甚至过百遍。但其所创作的作品中,都难以看到他们从中吸收了多少精髓。最常见的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的书写缺少应有的创作动机。如曾临《兰亭序》等“二王”帖多年,但在其作品中并无半点“二王”的神韵。如果从创造动机上根本就不想吸收“二王”的营养,就肯定不会成功;另一种情况是虽然在创作中体现了所学的某些形式因素,但流于程式化,缺乏变通,更无论神韵二字。这就需要临帖过程当中的想象和情感。 “手到”虽然标志着临帖已到精熟准确之境,但事实上,仍然处于技术层面,未能真正捕捉到原帖作者心灵深处的生命律动。所谓“形神兼似”也还不过是在笔墨外在形式上的深刻理解,虽然做到这一步已经很难得,但要想对创作起到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则必须“心到”——去触动前人在挥毫时撩拨性灵的心弦。就像六祖慧能之于达摩,直通心性,而后可言悟道。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乎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创作的最高境界是“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那么临摹的最高境界也当如此。要想达到这一点,则须要更多地在精神层次上去体会探求。“这里虽然是论述书法的功用,但完全可以把它作为临帖达到最高境界的具体要求。同时这也足以说明书法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形式而已,它的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这自然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前人传统时,必须超越技术层面,而进入文化精神的境界去理解它。所谓“心到”,即是要在临帖中突显这一文化意义。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唯一途径。书家以它为日课。以期融会贯通,自成风格;初学者更是以它为基石,以期厚积薄发,技进乎道。可在临帖过程中很多学习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即拿到一本字帖,通过一段时间的临写之后,有时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甚至感到越写越差了。这时我们往往会感到临帖的乏味,会有几分心灰意冷,甚至對习书失去信心。其实,这种现象每一位习书者都经历过,在书法研究界称之为“临帖高原期”。它是我们习书道路上的一道道屏障。在这一期间,学习者要不回避,不畏惧,并要善于在高原期调整自己的心态,顺利度过高原期,使自己的作品有一次次质的飞跃。要越过这一困境需要在临帖过程当中发挥想象和深入的投入情感因素。在临帖的过程当中,临摹的最大意义是通过准确重复古人的书写而达到与古人接近的书写状态及心理状态,入古深浅就看这了。在临帖过程当中 “神”本来是不存在的。任何的神都依附于物质基础--形。不存在神似而形不象的临摹,但存在形即使不似而神不错的临摹。分析来看,不同效果的神都对应不同的形。通常认为的“神似而形不似”只是读者的一种误度,一种心理认同。

日常生活中有句话“距离产生美”,当我们临习某帖产生厌倦心理时,我们不妨进行冷处理,暂时将该帖束之高阁。这时我们可以间或地以其他帖(当然最好是一脉相承的)来调剂一下心情,但最好是利用此时的闲情静下心来对该帖悉心研究一番。可以广泛地收集该帖的有关资料,如刊物上对该帖的赏评,该帖书写的时代背景,该帖讲述的主要内容,该帖临写的指导文章,该帖相关的收藏轶事等,这些相关内容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深入地理解所临之帖,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该帖的风神、气韵,提高临写质量。另外,我们可以对收集的相关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在参照他人艺术观点的基础上,冉从自己的审美观点和临写体会谈谈自己对该帖的诸多看法。还可以整理成文章投给报刊,如果能够刊发无疑对自己又是一个促进。

学习书法知识就必须学习好临帖,但是临帖的各种操作过程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常说“没有计划的工作是盲目的工作,没有总结的工作是工作的盲目。”在临帖的学习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发挥想象,融入古人的意境,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临帖的过当中需要一段长时间艰苦磨练的过程,在发挥想象和情感的基础上要把临帖的第一、二意境做好,只有做好“眼到”和“手到”,方可做到“心到”。如果在临帖的过程当中没有基础的指导作用,所发挥的各种想象和情感都是徒劳的。在临帖的过程当中,我们在对所临写帖进行研究揣摩的过程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它可以很好地校正我们平时临帖所犯的错误,更好地走近古人,接近古人的意境将临帖写好,为好来书法写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柯遇霖.临贴的意境[J].艺术·生活,2010(05).

[2]刘锦林.临帖——入古出新的不二法门[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3]杨德健.学习书法的体会[J].老年人,2009(04).

[4]钟明善.碑帖与书法[J].文博,2011(04).

[5]柯遇霖.临帖初探[J].闽江学院学报,2010(06).

[6]刘志宏.浅论碑帖结合现象[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7]何学森.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应用理念及其影响[J]. 书法世界,2010(06).

[8]陈长伟.浅谈书法创作中意境产生的条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

[9]高星海.中国文化中的整体功能思想与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色[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庐县文化馆)

猜你喜欢

想象情感过程
快乐的想象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失落的情感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