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学生安上思维的“马达”

2013-04-29王灵斌

职业·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创造马达能力培养

王灵斌

摘 要:在政治课教学中给学生安上思维的“马达”,启发学生思考,使其“乐学”“会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本文从多角度剖析了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及常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 创造 教育 能力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美国教育协会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其他任务的内在动力,即教员的指导思想,是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政治课教学中给学生安上思维的“马达”,启发学生思考,使其“乐学”“会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和义务。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要求

要培养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政治课教学应突破传统知识教育的束缚,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政治课教学应实现以下三个突破。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政治教师应注意把原有的以自己为中心“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扮演好“向导和顾问的角色”。

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当一个人的大脑处于平静而轻松的状态时,他的脑电图波形是最常见的“阿尔法”波,此时头脑处于潜意识的影响之下,个人可以抓住潜意识中的各种信息,发挥出超常的聪明才智。而当大脑处于紧张状态时,“阿尔法”波就不会出现。为此,教师要把严格纪律、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变成生动活泼、平等交流、共同探索、人人主动参与、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课堂气氛,通过学、讲、谈、辩等多种形式来渗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绝不是传统的对教材内容的说文解字、旁征博引,以论证教材内容的正确性,那只是用教师的言语注释并重复着教材。这些理论的说教很可能远离现实生活,这样的教学很容易把学生的思维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拉出来,而一旦面临实际问题,学生会无所适从。为此,教师可以增删教材内容,可以引入不同观点,以引起思辨争论,碰撞出理性的火花;可以对比理论与实际生活的差距,以使学生既能融入现实生活中,又使学生辩证地认识社会现实。

以哲学常识《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一课为例。本课题的逻辑关系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错误的金钱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该课题知识上没有难点,却提供了思想教育的话题和时机。但教材没有进一步分析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金钱观现状,也没有分析理论与现实形成差距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这时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再创造。教师可以让学生搞一次《法眼看社会》的社会调查,思考、分析一系列实际问题:你认为人们怎样才能做到“取之有道”?你认为现代人能完全做到“取之有道”吗?为什么?你认为要真正做到“取之有道”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吗?

这样通过调查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观点的撞击中展开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突破试题答案的单一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开放型试题要求政治教师进行开放型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所说:“很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进攻性,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进攻性,而是对自然的进攻性,不要安于书本上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一下,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说,要鼓励和指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对学生独树一帜、独创一说的想法和做法,要给予肯定与支持。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常用策略

在整个思维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思维呈静止状态,二是思维呈盲目状态,三是思维呈散乱状态,四是思维呈单一状态。

为了改变这些思维问题,教师就要分析产生的原因。分析的角度有两个,即学生角度和教师角度。从学生角度,可以分析:一是学生是否明确问题情境的要求,二是学生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回答问题,三是学生能否有效地利用相关的背景材料,四是学生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式,五是学生是否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等。从教师角度,可以分析:一是问题设置是否科学,二是教师提问的语言表述是否准确,三是教师是否营造了适宜学生思考的课堂气氛等。

分析完原因后,教师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思维启迪策略,或帮助学生审题,或回顾旧知识,或引导学生读取信息,或调整自己和学生的情绪,或指导学生形成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培养学生思维的实效如何,关键要看教师是否掌握并灵活运用思维启迪的方法,有无给学生的思维安上“马达”。政治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有以下几点做法。

1.情景交融,以乐导思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在这里强调了乐学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则进一步指出:“课堂教学应成为欢乐愉快的认识活动。”因此,教师要使学生以学为乐,必须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创设乐学思维情境,以乐导思,乐中获知。

政治课情境创设要求“近”、求“新”、求“真”。求“近”就是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相配合,使得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讲”。求“新”就是创设的情境是新近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这样才符合中学生求新、求异、好奇的心理特点。求“真”就是材料必须真实有用,能应用于实践,这样学生才会有探究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2.组织讨论,以议启思

大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课堂教学也应取其精神,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可以引入“辩论赛”、课堂集体讨论等形式。就技校政治课而言,可供辩论的话题是极其广泛的。笔者曾组织学生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修改防卫大纲,到底说明了什么”等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讨论和争辩,以辩促思,以辩明理,从而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发现问题,讨论争辩,互相启发,集思广益,其效果远胜于教师讲解。

3.独立思考,以异求思

独立思考是求异思维的前提。人云亦云,不利创新;邯郸学步,终无所为。因此,在教学中面对问题时,老师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当然,学生在解答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也不要马上否定学生的发言。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花”,造成“惟师独尊”的依赖心理,出现“等米下锅”的现象。例如在讲“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活动”时,很多学生将两者混为一谈,笔者对此没急于分析,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本中找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似是而非的事物之间的分析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因为要透过现象进行思辨,这无疑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

4.鼓励质疑,以疑激思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质疑,提问题是人的天性,是一种可贵的探索精神,是创造的萌芽,它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古希腊大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就十分强调在教学中用问答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他在教学中从不直接向学生陈述知识或传授知识,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认识真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内部似乎没有矛盾的地方或学生认识上有矛盾的地方或理论与实际似乎矛盾的地方,巧妙设疑,让学生产生怀疑或惊奇感,促使他们的情感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变怀疑为动力,化惊奇为探索。从方法上看,可以正问或反问、直问或曲问。例如,在讲“第三产业的范围”和“现代企业制度”“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小型企业可以出售等”时,就适时地介绍经济学家们的不同观点,并告诉学生书上的观点也是可以讨论的,以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5.学以致用,以用促思

理论一旦与实践相结合,就更容易被理解,更有活力,更有威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去分析和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并解决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如“通货膨胀带来的问题”“社会保障体系”“西部大开发”“民主监督与国家兴衰”“法轮功邪教”等问题,同时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在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可以不断锤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应给学生安上思维的“马达”,并提供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以此使学生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真正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

参考文献:

[1]李元授.思维训练[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2][美]Robert J.Sternberg.思维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梁良良,黄牧怡.走进思维的新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温岭市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创造马达能力培养
“马达”外公
小学美术教学让学生创造幻想世界的思考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枰中侠侣
马达螺纹水壶后盖注塑模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