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通过教法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整体发展
2013-04-29李文江
李文江
摘 要:通过教法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整体发展,就是通过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教与学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得有效,获得应知应会的运动知识与技能,获得学习的能力,学得快乐,获得积极的运动情感体验。并且经过教法的合理选择与运用,能够进一步激发与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与质量,进而收获在三维目标方面整体发展。本文从教法选择、教法运用两个方面,诠释如何通过教法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三维目标;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8-0027-03
一、教法选择
三维目标整合,从哪里切入,教法选择是第一切入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教法既决定了教师教,又影响了学生学,是学习活动的导火索,是学习活动过程的导引图。所以,只有合理选择能够促进体育与健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教学方法,只有尝试改变教法程序化表现形式的教法,才有利于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整体发展。那么,都选择哪些教法呢?一要选择具有启发性与互动性的讲解法。讲解法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常用之法,机械讲解会加速学习疲劳,而具有启发性与互动性的讲解法则不同,由于教师讲得生动,赋有启发性与互动性,才带动学生对运动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积极思考,才带入学生去积极地体验与享受学练过程,获得身体练习带来的快乐,形成进一步积极学习的兴趣与情感,收获良好意志品质的磨练。二要选择具有启发性与互动性的示范法。事实证明,由于教师动作示范具有启发性与互动性,学生才会拥有学练欲望,才会开动脑筋用心卖力地去反复练习,才能有自觉态度去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而正是在这样的身体练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运动技能,锻炼了思维,还收获了由于自我努力掌握运动技术动作的成功感、自豪感和自信心。三要选择学练结合法。此时的学练结合是先学后教与边学边教的结合,是尊重学生学,突出学生学的教。以学定教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育与健康教学是教师教去适应学生学,而不是学生学去适应教师教。只有当教师提供了适合学生学习特点与习惯教法的时候,学生的元认知结构才会与新的运动知识与技能结构发生有效的碰撞,才会有学习思维的流畅与新知新技的建构。而正是在运动知识与技能建构的过程中,为了学习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才自觉引发了思维的参与,同时,由于学生学得适应,在反复学练中就形成了积极的运动情感。四要选择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拉近了学习内容与学生距离,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不再有神秘感,利于学生学习心态放松和对学习多元的参与,由于情境中有生活场景再现,因此,学生学得有感情,有知识与技能迁移。还由于情境中有问题相随,所以,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会经历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自然生态的,思维与心理的过程。也正是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运动技能,锻炼了体能,解决了问题,历练了思维,培养了能力,满足了需要,获得了成功,抒发了情感,收获了自信。五要选择游戏与比赛法。游戏与比赛法属于练习行为方法,也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深受中小学生喜欢。由于游戏与比赛法具有综合的行为表现,开放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再加之活动形式还原生活原点,所以学生学习的过程会心态开放,主体凸显,个性张扬。也正是如此,参与其中时,不仅有充分的肢体活动的参与,还有思维的参与、情感的参与,因此说,游戏与比赛法也是三维目标整合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教法运用
1.讲解法的运用
讲解法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常用之法,常用要常新,要赋予讲解启发与互动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讲解的功效,使三维目标整合由预设到达成成为可能。如水平四学习足球个人防守战术,教师这样讲解:同学们,踢足球都想多进球,进球多就能保证获胜吗?我看不见得,因为,如果不加强防守,那么就会让对方进得更多,所以,我们要学习个人防守战术,这样才能限制对方多进球,从而获得比赛胜利。这样讲解从学生足球比赛想多进球的心理出发,然后提出进球多不见得赢得比赛胜利的问题,激起学生进球多就能获胜元认知矛盾冲突,怎么进球多还不能获胜?此时学生矛盾的心理,急切想知道为什么?随后教师给出学习个人防守的意义和任务,这样很快就将学生启发带入了想马上学习足球个人防守战术的预想中。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再讲解选位与盯人,讲解防守要里不要外、要中不要边、要后不要前的原则,人球兼顾的要求等,学生听得尤其认真,练习格外投入,有交流,有讨论,练习不惜力,思维不懒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堂课下来,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个人防守战术,提高了个人防守能力与学习能力,感受与体验了足球运动带给的快乐,也就实现了三维目标整合。
2.示范法的运用
动作示范法可以说是体育教师的看家本领,是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最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之一。运用示范法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无论是完整动作示范还是分解动作示范,目的都是通过学生观察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特别是在运动技能形成的泛化与分化阶段,简单直接,富有启发性与互动性的动作示范,对缩短学生在泛化与分化阶段学习时间发挥着促进作用。这也是动作示范法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动作示范法的作用不仅如此,对于实现三维目标整合也发挥着启发与互动作用。如九年级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学练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总是把球垫得飞行不平稳,垫得不准,甚至垫飞总捡球,影响了两人练习情趣,这是一个共性问题。而此时,教师运用动作示范法启发学生改进动作,先是提出让学生结合自己动作,注意观察教师动作的要求,然后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即教师卡位,夹臂,提肩,送臂,然后教师娴熟地完成由准确判断球落点卡位,到插臂,夹臂,提肩,蹬腿,跟重心,送臂动作把球稳稳垫出,学生观后从心里佩服,有的自然给以掌声。而此时,分析学生学习心理,一定是情绪升长,跃跃欲试,练习欲望是不用调动的。而此时,教师再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自己动作存在的问题,再练习时,学生一定会积极认真,尽心尽力去练习。此时,学生肢体不觉疲劳,思维不再懒惰,情感不再压抑,这正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所期盼的练习效果。
3.学练结合法的运用
体育与健康教学是教师跟着学生学习节奏教学,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学习的空间里进行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自主的课堂,学生才是真正的课堂主人。学练结合是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常态,而要在常态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在三维目标方面整体发展,需要先学后教,边学边教的教学范式。先学就是根据学习内容的性质,能够让学生先进行自主尝试学习(危险性系数高的除外),要放开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依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练。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再适时地进行点拨,将自己的学习感受和经验与学生进行分享,建立学习共同体,从而在愉快的学练中,共同战胜困惑,征服困难,提高技能,锻炼能力,陶冶情操。如学生学习排球垫球,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示范后,学生徒手模仿练习,垫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抛一垫练习,自垫练习,对垫练习等。如果改变一下教学方法,教师给出垫球的技术挂图,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通过看排球比赛对垫球的理解,自由结组两人一组,自抛自垫将排球垫给对方,要求将排球垫得平稳,对方接着舒服。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反复练习,教师适时指导,练习后请学生回答,怎样才能垫得稳准,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最终经过学生自我总结得出,垫球时臂要夹紧,要固定,垫球时臂的面要对准对方同学,不能屈臂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在与教师的互动中,自行掌握了正面垫球的技术要点,而且经过自己的探究,由垫不好到垫得好,获得了学习过程中成功的运动感受,此时教法促进了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有学习、历练与体验的收获。
4.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景有着密切关系。所以,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这种情况同样反映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体育活动源于劳动,源于生活,因此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当体育活动与真实的生活有相似性的时候,他们有着极高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学习问题的欲望,而教师教学的逻辑就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与问题展开有效的对话。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所学习的运动技能,操练了思维,形成了学习情感,还便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进而能够驾驭生活,创造生活。如小学学习立定跳远,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模仿青蛙跳,学生练习非常认真,也很用力,当有大部分学生落地缓冲做得不够好时,教师利用青蛙跳的这种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青蛙由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上,青蛙为什么没有掉到池塘里?同学们说:青蛙落在荷叶上动作轻,那么青蛙怎样才能做到落在荷叶上动作轻呢?你们模仿青蛙再体会体会,学生们经过体会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要想落地轻巧,就要做到屈膝缓冲。就是这么一个屈膝的小问题,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学生,而要搞得把小问题复杂化,绕来转去,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这样的过程,是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
5.游戏与比赛法的运用
游戏与比赛法是练习行为方法之一,深受中小学生喜欢。小学生比较喜欢游戏法,中学生比较喜欢比赛法。而反思游戏与比赛法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重形式,求热闹,轻过程,忽内涵。把游戏与比赛教学法的价值给淡化了。实际上,游戏与比赛法,对于整合三维目标具有其他教学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小学进行障碍接力跑游戏,师生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在15米跑动距离内,设置三个障碍物(小折垫),障碍物摆放形式,相隔距离,过的方法小组自定。完成三次越障碍跑到转折点,自然跑回与下一位同学击掌,下一位同学击掌后方可启动跑出,依次进行,见习生做裁判员。游戏规则制定以后,每个小组开始讨论,讨论后各组自行摆放障碍物,由于学生参与游戏规则制定,自己设计场地,游戏进行得非常激烈。第一次游戏结束后,名次靠后的小组表现出不服输的样子。此时,教师提示各小组,获胜小组总结一下获胜经验,暂时名次落后的小组反思总结哪个环节存在问题,教师提示后,各小组又自然地展开讨论,讨论后有重新布置障碍物的,有调整障碍物之间距离的,有调整小组人员前后顺序的,有同组同学互相指导的。游戏重新开始,由于再次游戏融入了各组同学先前的经验,和合理的建议,激烈程度超过第一次,最后尽管名次有先后,但是让学生这样参与游戏的过程,不仅发展了学生奔跑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还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收获了游戏活动的快乐。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比赛也是如此。
总之,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在运用选定的教法时,设计学习活动要有目的地指向三维目标,不能只是指向运动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要关注知、行、意的统一。因为,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如果教法导行下的学习活动只是一味地指向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那么久而久之学生表现出的就是学习的苦恼、厌倦、消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这一理念,就要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技能学习学扎实,体能发展练出量,知识学习生冲突,运动过程升情感。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新课程期盼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要的过程,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功能价值体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0-279.
[2]陈建绩.体育教学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349-35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