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NAP—信息素养评估系统”
2013-04-29阮庆宇柏毅
阮庆宇 柏毅
摘要:当下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信息素养评估方面的研究却稍显滞后,信息素养的本质决定了其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估。澳大利亚“国家评估项目-信息素养评估”是采用全新理念全新方式进行评估的代表,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进行的三次信息素养评估分析和总结,对该评估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期望能为我国信息素养评估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一点启示。
关键词:信息素养;评估系统;真实情境;评估模型
澳大利亚NAP(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全称“澳大利亚国家评估项目”,项目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个项目,澳大利亚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判断澳大利亚青少年是否达到了一些重要的教育预期。其中,中小学信息素养评估是该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始于2005年,随后在2008年、2011年,每隔三年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对象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六年级和十年级学生中进行抽样。澳大利亚信息素养评估与传统测试方式最大区别在于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完成真实的任务”,这被认为是澳大利亚信息素养评估设计的基础,其评估系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进行设计的。强调在虚拟的真实情境中去完成日常生活中校内校外会发生的任务,在考察学生信息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去考察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思维,同时还涉及与人交流、社会责任等问题,这无疑是信息素养评估方面的新的有力的尝试。澳大利亚信息素养评估项目至今已进行三次,评估系统有所改变和发展,但是整个评估系统设计的理念始终保持一致。下面主要以2011年的评估系统为代表来进行介绍。
● 系统设计
澳大利亚信息素养评估系统的设计是基于“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完成真实的任务”这一理念。评估要求能够模拟学生在“真实世界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展示信息素养水平。评估系统设计成为一个基于计算机进行操作的软件应用程序,系统自身可以与学生交互式地完成评估流程的各个步骤。在评估系统中主要有两种手段来保证“真实的情境性”。首先,所有的评估项目都是基于计算机的,学生在计算机上使用模拟的和真实的软件应用程序完成所有的任务,评估中使用的任务主题都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境专门设计,这些评估的模型可能是校内或者是校外,但一定是跟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载体是类似于“电脑游戏”的软件应用程序。其次,每个主题的评估项目都是按照一个线性的叙事方式展开,就像生活中真实事件发生的那样,学生不能够再返回到之前已经完成的任务中去。在整个线性事件发展过程中,包含了学生访问、收集、评估信息,并去合成和重构信息等一系列过程,达到信息素养各元素的评估要求。
● 评估模型
整个评估系统中包含七个不同的模型,每个模型都拥有独立的主题。其中之一是“通用技能测试”,这个模型主要是利用简单的软件技能展示和多项选择等评估项目来对学生的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和技巧进行考察。另外六个评估模型是被称作“混合评估模型”,在于它集合了所有的评估项目类型(如下表)。
通用技能测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基本的计算机及软件技能。这个模块没有大任务,包含一些基本的计算机使用方面的问题,学生执行任务一般是涉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软件等。
混合评估模型:其基本结构包含了软件技能表现、多项选择和短的建构响应、大任务等项目,一般都会使用到至少一个真实的软件应用程序。学生在混合评估模型中一般都会和软件应用程序交互式地一步步完成一个个任务。在每个主题的评估模块中一般在一开始会要求学生去完成一些“先头任务”,包括:管理文件;演示简单的软件应用功能;搜索信息;收集和核对信息;评价并分析信息;完成一些简单的信息重塑等。随后,在每个评估模型中都会包含至少一个大型任务需要学生去完成,学生完成大型任务会得出一个信息化产品作为最后的成果。在完成大型任务时,学生需要去挑选、吸收并且能够综合处理他们在完成“先头任务”时所收集的信息,然后能够将这些信息重组去满足一些特定的交互式沟通情境,并最终结合大型任务本身和自己的信息素养得出最终的结果,大型任务是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最好的展示手段,一般会占用整个模型40%~50%的时间。
例如,在户外野餐这个模型中,学生要帮助策划一个学校的户外野餐活动,他们需要使用博客网站和搜索引擎去确定野餐的地点并且选择一些户外工具,在选择时必须要满足所给的要求,使用规定的模板软件制作这次野餐的邀请函,这个邀请函里要附有嵌入式画图软件制作的地图。
● 评估流程
整个评估系统都是由软件应用程序自行进行管理和操作,包括评估过程中,模型的随机分配,允许的时间限额以及模型顺序等。评估管理人员主要是协助辅导学生去理解整个评估系统,并在评估过程中给予监督。评估进程由一系列的评估管理口令来进行引导。
◇所有学生都要接受一个个别辅导来熟悉这个评估系统(10分钟)。
◇所有学生被随机分配两个沿用下来的评估模型(20分钟)。
◇所有学生被随机分配两个新开发的评估模型(20分钟)。
◇所有学生完成问卷调查(10分钟)。
● 评估项目类型及评分
评估系统中,项目类型的设计可以从侧面来反映评估设计的理念。在澳大利亚信息素养评估系统中,除了选择、问答等常规项目外,还设计了如软件技能展示及需要综合信息素养方能完成的大型任务等。不同的项目类型代表的是不同的评估重点,分别侧重评估信息素养中不同的元素,共有五种不同类型的评估项目,存在于每个评估模型之中,所占的比重也没有明确的限制和规定。这些任务类型中部分任务可以由系统自动打分,部分任务系统会自动保存下来,评估结束后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根据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多项选择: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知识和理解力,学生的选择会被系统记录下来,系统自动打分。
◇短的建构响应:需要学生运用一个或两个简单的句子进行回答,考查的是学生信息素养的知识和理解力。评估系统会自动辨别并进行保存,随后将会由专业的计分人员根据网上评分系统标准来进行评分。
◇简单的软件技能展示:评估学生完成简单的软件和系统管理任务的技能,如使用Word,PowerPoint等,系统会自动进行打分。
◇复杂的软件技能展示:展示复杂的多级任务,运用真实的单个软件应用程序生产信息产品,评估的是完成复杂软件任务的能力,系统自动打分。
◇大型任务:结合信息素养的知识和理解力并充分发挥信息思维考虑到技术和社会等因素,能够使用一系列的软件去创造信息产品的能力。大型任务一般会产生出信息化产品,例如,一个PPT展示,一段视频剪辑,这些信息化产品会被系统自动保存,随后由专业人员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 评分标准案例
任务:如果使用的是一个公共计算机,那么选择“保存登录状态”的危险是什么?
评分标准:
(2分)能够指出这可以通过使用其他人的账号而造成滥用危险:别人可以去收发阅读邮件;下个使用计算机的人能够登录系统并更改信息;任何人都能够进入账户;任何人都能够使用你的电脑和一些私人的东西。
(1分)仅仅指出能够访问别人的账户: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台电脑;也许会有人使用账户。
(0分)模糊的或者不相干的:其他人必须要从我的账号退出才能使用;可能会有病毒。
● 评估报告
2005年至今,澳大利亚信息素养评估项目三次评估报告的评估结果毫无疑问是为我们所关注的。每一次的评估报告是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衡量学生表现的重要参考依据。根据研究评估报告,简单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总结学生在这三次信息素养评估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第一方面表现在学生平均分数的提高上,三次评估结果显示,六年级和十年级学生在评估中平均分数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六年级学生平均分数增长稳定而又快速,十年级学生平均分数也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另外一个方面的变化则是达到设定的“熟练标准”的学生的比例的增加。类似的情况是,六年级学生达到“熟练标准”的增长比例有十分显著的变化,十年级学生的增长比例则不那么明显,但依旧有所增长。可以看出,信息素养的评估报告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清楚了解到学生信息素养的水平,另一方面也成为比较学生信息素养变化发展的依据。
● 总结
澳大利亚信息素养评估项目作为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项目,其重要性越来越为澳大利亚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及家长所重视,这些也反过来促进了其自身发展。在保持其关键核心概念以及设计理念不变的情况下,信息素养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一直在进行着新的尝试和改变。首先,这跟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本身不断飞速发展有关,同时也是在为找到更为合理的模式做出努力。显然,澳大利亚信息素养评估对准确评价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促进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ICT Literacy Years 6 & 10 Report 2005[R].MCEETYA,2005.
[2]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ICT Literacy Years 6 & 10 Report 2008[R].MCEETYA,2008.
[3]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ICT Literacy Years 6 & 10 Report 2011[R].MCEETYA,2011.
[4]谷秀洁,靳萍.澳大利亚的大学信息素养教育进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2).
[5]孙卫华.PISA关于ICT素养评价的可行性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1).
[6]马艳霞.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基础教育阶段技术和设计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1JDGC0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