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一体化课改的阶段性解读与思考

2013-04-29华欣欣

职业·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培训学校

华欣欣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以来,实践者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反思。本刊记者专访一体化课改名师朱永亮,以期为学校和一线教师解读焦点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支持。

《职业》:作为全国一体化课改专家,您遇到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朱永亮:一体化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普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上课效果不理想。真正做到把课堂开发出来,让学生更多受益,目前改进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究其原因,是课程的开发者和上课的教师不完全是同一部分人。我认为开发工作页的时候,要有用工作任务去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这种思维,开发者有这个思维,而教学者还没有完全理解这种思维。

第二个问题是课程开发过程中还有一些难点。虽然人社部颁布了课程开发的相关规程,里面包含了课程规范、课程标准、学习任务、描述、工作页等多种要素,但真正让一线的教师掌握这些要领,确实还需要时间。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开发的这些规程还没有完全体现工作任务,还没有完全用真实的工作任务来承载学习任务。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彻底脱离原来简单的理论加实习的模式,做不到目标中的一体化课改。

还有一个问题是教学管理。一个专业要全面铺开一体化课程的时候,首先会面临师资不够用的问题,其次是场地设备不够用。一体化教学是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需要大量的实训教学场地。教学中有些课程需要在教室学理论,就可以在教室学理论,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一定要在实训场地进行。关键是要把各个精细化的环节划分好,这样才能有机地把资源调配开。

《职业》:在一体化课改的流程中,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难题?

朱永亮:我觉得一体化课改中遇到所有的难点都难在教师。教师培训什么?支持政策是什么?我认为这个很关键。一体化教学真正做到几年内见成效,首先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推行力度是大大相关的。拿我们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来说,之所以八年来的课改有所成就,尤其离不开童华强院长的大力推进。

其次,我认为骨干团队也是支撑一体化不断推进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施的过程中,关键是骨干团队的教师要乐于做这件事情。骨干团队就是课程开发的先行者和授课的尝试者。一体化课改的氛围就要靠骨干教师带动起来,为其他老师起到引领带头的作用,带头人是最终落实课堂的实践者、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所以说,教师的成长很重要。

当然,一体化课改绝对离不开企业这个元素。课改一开始,在专业建设开发的时候,必须要对课改的专业做广泛的企业调研。比如机械加工,就一定要先搞清机械加工这个行业领域的发展形势、工人的布局以及他们职业生涯发展的情况。从入职到成为技师、高技能人才,他们是怎么成长起来的?现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评价、用工的要求又有哪些?机械加工做的工作任务具体是什么?这些都要进行广泛的调研,调研后要按照课程的开发规范,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无论是验证已有的课程标准,还是新开发的课程内容,都离不开企业这个重要的因素。

做完这些,我认为既然课程标准在制定的时候,关键的要素都应来源于企业,因此就要摆脱以前教学只关注专业技术的情况。其实,在工作当中不是只会专业技术就能把工作完成,不是只有技能就可以当工程师。在企业当中,教师更要学习锻炼的是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师傅、同事的沟通和交流尤为重要。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现在对员工与客户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要求相当高。时逢当下企业技术发展迅速,员工若要做到很快适应新的岗位和新的技术发展,就必须经常去学习,不断挑战自己,时刻自我更新。

到企业去,知道了企业的要求,教师就会了解在培训中怎么以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开发课程时,也要让企业参与进来。课程完成以后,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一体化老师又要到企业去实践,不是走马观花地完成一个流程,而是反复地做一些真实的项目,这样能够加强教师对职业的了解,真正把职业中有价值的要素提炼出来,体会岗位上哪些要素是有教育价值的。最后让学生去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这点素质在职场是首先要具备的。

与此同时,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更加紧密。老师授课的过程中,要把企业的人员请到学校,对一些教学中的关键点经常进行交流。企业的人员为学生做讲座,也加强了交流。

最后,如果把学生比作“产品”,毕业时要“出口”的时候,要想验证这些“产品”合格与不合格,我觉得要看企业的评价,要看企业用工的标准。这样一体化才是真正的工作学习的一体化、企业与学校教学培训的一体化,机制、教师、课程等方方面面是浑然一体的一体化。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真正胜任工作,并且能胜任不可预知的工作。这是一体化培养学生迈出的一步,如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那就是迈出了更大的一步。

《职业》:您认为今后一体化课改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

朱永亮:我个人觉得首先是课程的标准还有很大改进的空间,因为有的学校在做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课程开发的规程去做。实践专家访谈会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访谈,行业里有代表性的专家会做出国家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制定了,课程任务就能出来,最后就是看老师怎么去落实了。

其次,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是校本工作页的开发。人社部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标准,但很多专业受学校所在的地域影响,各个地方的案例是不一样的。因此,各学校要学会灵活运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校本工作页。

有一个特别要提出的,我希望能为教师搭建起一个全国性的展示平台,要搞全国一体化教师的说课比赛。现在全国14个专业已经完成了一轮一体化教改。究竟落实到课堂上的效果如何,应该通过比赛去看水平,看下一轮的提高点。通过举办全国一体化教师说课比赛,不仅能让全国的一体化教师互相交流,更有利于激发教师们的教学热情,有助于教师们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最后一个,我认为要改善的是师资培训。部里每年都召开暑期骨干师资培训,目前全国十几个培训基地,培训老师的课程和标准不统一,培训教师的水平和效果必然也不统一。应该规范培训,在培训基地固化老师的培训内容,要统一培训的大体模块、每个模块应该讲到的程度、一体化教师的相应标准。我觉得技工院校应该在师资培训上进一步,要让行业参与实践专家访谈会。同时学校要进行定期的教学活动,团队集体备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职业》:您对一体化课改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朱永亮:做好一体化课改,不仅是教师成长的好途径,也是目前培养技工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好途径,更是中国职业教育长足发展的很好的途径。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培训学校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学校推介
奇妙学校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