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职院校开展服务新农村居住建设的探索

2013-04-29宋晓真赵慧蓉

群文天地 2013年8期
关键词:新农村

宋晓真 赵慧蓉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行业性,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服务。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农村发展环境、政策也随之改变,从而广泛、深刻地涉及到其空间形态结构的演变,在这个过程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应主动承担起为新农村住宅建设服务的责任,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院校;新农村;居住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村建房的热潮随之兴起。然而,由于缺乏整体规划、设计指导和技术支持,农村住宅出现了南北不分、如出一辙的状况,部分建筑质量低劣,影响实际使用。而且布局分散,规模过小,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落后,这些不良现象应引起各界充分重视,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新农村居住建设。

一、艺术类高职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 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所以对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居住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艺术类高职院校作为专业对口的技能教学型高校能为新农村的居住建设做些什么成为一个越来越引起注意的问题。

1.文化优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其它院校相比,眼界较为开阔,思维灵活,可以帮助农民尽快转变观念,走出固有的思维模式, 激发出更多的创新灵感的。

2.技术优势。农民在建房时大多采取自主建设的方式,缺乏设计图纸,只追求面积和层高上的要求,很少经过专业的节能设计,加上建筑施工队伍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导致房屋存在构造不合理、隔热保温性能低,多数不能满足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的标准。而且缺乏全局观念,随意用地,分散居住,基础配套设施很差。

3.人才优势。农村对教育的需求仍然是培养大量有文化、有技术的新型农民和基层职业技术人员, 培养和造就亿万新型农民, 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2006 年9 月,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天津召开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 年学术年会”上表示: 新农村建设人才的主体要靠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不能无所作为, 更不能被边缘化。

艺术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与不少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它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帮助企业和行业分析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模和能力的新要求, 明确定位, 找准重点,成为行业和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技术与人才后盾, 促进行业和企业放心大胆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二、积极探索艺术类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1.主动服务,观念引导。由于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中心的倾向存在,而且农村建筑面积小、投资少、设计难度大而收费又非常低廉,致使很多设计师不愿涉足。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师生都应该树立起重视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观念和主动服务意识,积极投入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同时,将自己的知识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不定期组成下乡支援队伍,改变农民落后的自主建设方式。

2.教师下乡,担任兼职技术专家。首先,制定鼓励教师下乡服务的政策,建立有效促进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激励机制。把服务农村居住建设作为教师个性化和终身化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积极开展培训服务 。村镇建设管理人员数量少,未经正式培训,需要专门人才。可以依托学院实训基地,结合当地实际、编写适用成人学习的通俗易懂的教材,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4.调整办学理念, 培养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村人才。高职院校要想面向农村做好育人、服务工作, 办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许多方面都要调整, 使其更具有针对性, 适合新农村建设需求。

首先,根据农村建设特点及地方经济的需要调整现有专业设置,开发课程体系,积极采取校企合作、校村合作的方式实施订单式培养方案,从形式到内容都应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乡镇培养对口的建设人才。

其次,在为农村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的过程中,教育和引导大学毕业生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引导他们服务新农村建设,到乡镇建设部门就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

三、结语

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艺术类高职院校为新农村居住建设提供服务,必将促使教育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开拓办学思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相信在学校、农民及主管部门的共同协作下产生的规划、设计,将会最大可能地保证我国农村未来居住建设的健康发展。

基金项目: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苏南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居住形态的探索与建构》部分成果,编号是(2011SJB760027)

(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新农村
论高校法学院系与新农村在法治建设中的耦合互动
新农村建设下粮食贸易的发展
治国之道在于法 明法之道在于农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四川新农村村落建筑空间环境现存问题分析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影响成都市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分析及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