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具”与“人文”两手抓

2013-04-29朱桂英

亚太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工具性文言语文课程

朱桂英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文言文已有一定的认识和积累,可是从整体来看,情况并不乐观。第一,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凭借以前的学习经验,以为死记硬背住所学课文中的文言字词的含义,能应付考试就行了;第二,学习方法单一、僵化,除了背还是背。而教师还秉承传统的教法,花大量的时间备课,去弄清每个字词,然后课上面面俱到地逐字逐句讲给学生听,然而除了少数学生在拼命地记笔记以外,多数学生反应迟钝,甚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死气沉沉。长此以往,学生厌学,老师厌教。那么,如何让文言文教学走出这种困境呢?我认为,当务之急,就要转变老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学生“阅读与鉴赏”文言文的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对这一目标的理解,一部分教师有过偏颇之处,致使文言文教学走入一个误区,即教学内容局限在“字、词、句、段落、篇章”的知识领域,以为只要系统地讲清文中的字、词、句、篇,语、修、逻、常即可,忽视了文章的艺术和人文因素,抛弃了审美和鉴赏。

其实,《课标》除了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外,对文言文阅读教学也有新的定位,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只弄懂字词,理解文意是不够的,还要“品味其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所以,《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注意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意语文课程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于是,一部分教师从过去单纯追求文白对译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在“人文”上大做文章,结果矫枉过正,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即摒弃工具性,独树人文性。

实际上,《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有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细读一下,上文出现的两个误区是可以避免的,依据《课标》要求,文言文阅读教学应讲语法,但不是孤立地讲,而是以读带讲,以讲促读;也应讲人文,但也不是教师越俎代庖地传经布道,而是以读带品,以品促读。在“读”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又可以体会语法和修辞的含义和作用,还可以领悟艺术和人文的精髓,可以说是“一举三得”。这样,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就是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习惯,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次,在熟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文意,把握结构,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领悟文章内涵,鉴赏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获得审美体验。至于文言字词知识可穿插在对文章的品读之中,不奢求学完一篇文言文就让学生掌握所有的文言知识和语法现象,只掌握住重点即可,随着阅读篇目的增多,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增加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积累。

这样,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就要解决出现的“两大误區”的问题,将文言知识、语法的学习和对文章内容、思想的阅读鉴赏融合在一起,摒除“工具性”与“人文性”两张皮的现象,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

传统文言文阅读教学秉承“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课堂教学的流程方式机械、呆板,按部就班,缺少创新;忽视了文章自身特点,用一种固定的模式组织教学……在这种课堂中,学生活动不多,多半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缺乏课堂活力,学生在“静”中学,限制了思维的发展。而《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去进行,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总之,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从工具性为主的“语言教学”转移到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的“内涵教学”。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同步发展,在同一起点下,一起研读文本,一起成长。教育的理想永远存在,而理想的教育永远不存在。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新课改”不是全改,而是有所继承、有所创新,由更多地关注教师“怎样教”文言文转变为更多地关注学生“怎样学”文言文,要使课堂“生成”得自然些,教师就要改变单纯地“灌”输文言知识为通过巧妙的设计帮助学生一步步积累文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文思想和内涵。可以说,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特点体现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就是“工具”与“人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真正将两者统一起来。“今天的我从昨天走来,还要向未来走去”,乘着新课改的东风,我们会逐渐避免机械、枯燥的追求唯一答案的程式化教学,多多呈现兴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有丰富内容的特色化课堂。

(责任编校:白水)

猜你喜欢

工具性文言语文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