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里士多德“卡塔西斯”说的几种解释

2013-04-29王莞

群文天地 2013年8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

王莞

摘要: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快感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悲剧的实质是一种摹仿,而这种摹仿,可以带来一种认知的快感,这个过程引起快感的原因,也就是“卡塔西斯”,对于“卡塔西斯”的几种不同的解释,也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快感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悲剧 ;悲剧快感;亚里士多德;卡塔西斯

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悲剧的事件是令人恐惧和哀怜的,他说它们在观众身上也激起了恐惧和怜悯的情感,而且,还不仅仅是对戏剧观众,就是对那些仅仅是读了和听了这些故事的人也是如此。“情节的安排,务求人们只听事件的发展,不必看表演,也能因那些事件的结果而惊心动魄,发生怜悯之情。”(《诗学》第十四章)严肃的诗既包括悲剧也包括史诗,亚里士多德认为后者具有同样的情感效果,但是他认为悲剧能够比史诗更加完整的获得这种情感。(《诗学》第二十六章)这时,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恐惧和怜悯的情感感受起来并不让人愉快,就如同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定义的那样:“怜悯是一种由于看到极度的或令人痛苦的不幸在落到一个不应该遭受的人的身上之时所激发的痛苦。”既然如此,为什么人们还会喜欢这种情感呢?

这就引出了亚里士多德有名的“卡塔西斯”说,通过哀怜与恐惧,我们的情感可以“卡塔西斯”。这个“卡塔西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在国内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解释,那就是“净化说”、“陶冶说”和“疏泄说”。

(一) 净化说

这种说法主要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朱光潜先生认为:“‘净化的要义在于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朱光潜先生主要是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第八卷中关于音乐的的“净化”的论述中的出“卡塔西斯”的解释的。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也提到过古代希腊人用宗教的音乐来医疗精神上的狂热症,并且拿这种治疗来比保姆把婴儿抱在怀里摇荡来使他入睡的办法。他所指的也正是“净化”这个治疗方式。悲剧激起了人们的哀怜与恐惧,使这种感情得到表现和释放,并在这种感情的释放中感受到悲剧艺术的审美效果,体会到悲剧的快感。在《悲剧心理学》中,朱光潜先生更进一步的说明了“净化”带来的快感:“一切不受阻碍的活动都导致快乐,而一切受阻碍的活动都导致痛苦。”“快感来自活动即生命力畅快的发挥,甚至给人痛感的情绪,只要能在身体变化活动或某种艺术形式中得到自然的表现,也能够产生快感。”这从一方面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哀怜和恐惧的情感可以带给人快感了。

(二) 陶冶说

这种说法以罗念生先生作为代表。罗先生在1961年撰写的《卡塔西斯笺释》中论述了自己的“陶冶”说,后来在他翻译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的译后记中,他又再一次的概述了他的观点。罗先生认为,“卡塔西斯”是“医疗”同义语,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中,也可以得到对其的解释。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的中心是“适中”,“适度”,美德必须适中,情感必须适度,就连他对悲剧情节的要求也是“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不能太短让人看不清楚,也不能太长让人不能一目了然。卡塔西斯的作用,便是让我们的情绪达到适度。它的过程是:悲剧引起的情感应该是受到理性指导的,是适度的,观众们每看一次悲剧,他们的这种情感就得到了一次陶冶,他们控制情感的能力也就又得到了一次锻炼,这样周而复始,长此以往,观众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也可以得到控制,可以使它表现得恰如其分。这样会对社会道德形成良好的影响。这便是悲剧带来的快感,罗念生先生认为,“卡塔西斯”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伦理学在文艺观上一种曲折的投射和影响。

(三) 疏泄说

这种说法是陈中梅先生提出来的,他在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译著中又发表了另外一种观点:“悲剧之所以引发哀怜和恐惧,其目的不是赞美和崇扬这些情感,而是为了把他们疏泄出去,从而使人得到较长时间的保持健康的心态。”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陈中梅先生的“疏泄”说和朱光潜先生的“净化”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讲的人们通过悲剧,将自己心中的哀怜与恐惧表现、释放出去,从而引起快感,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朱光潜先生的“净化”更注重的是这种感情释放之后的结果带来的快感——是对人心灵产生的净化,而陈中梅先生更注重的是这种情感释放的一个过程带来的快感——是一种自在的活泼泼的疏泄。其实朱光潜先生在《悲剧心理学》中也提到了净化的过程是一种不受阻碍的活动,是生命力的畅快的发挥。这样一來,和陈先生的“疏泄”就更相近了,所以,窃以为,其实“净化”说和“疏泄”说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对“卡塔西斯”的一种解释。

还有人认为,“净化”“陶冶”“疏泄”还不能穷尽“卡塔西斯”的精神内涵,台湾王士仪教授在他的专著《论亚里士多德<创作学>》一书中对“卡塔西斯”又作了第四种解释:“救赎”说,既不从宗教的角度,也不从医学的角度,就是单纯从悲剧本体来解读“卡塔西斯”,就如同他认为《俄狄浦斯王》是亚里士多德给悲剧下定义的文本依据,而这出悲剧的要旨是:在冥冥中犯了“弑父娶母”罪行的俄狄浦斯王,最后以自残的形式来惩罚自己所犯下的罪孽。所以王士仪先生将悲剧定义的最后一句做了这样的译述:“悲剧行动经过哀怜和恐惧之情完成补偿(或弥补、赎)了那些前面的情感(哀怜和恐惧)受难事件的罪。”以这种说法来究其悲剧的快感,我想,更多是在于悲剧可以使人产生一种内心的悔意,让人警示并能以行动补偿,而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安然吧。

(作者简介:王 莞(1988-),女,汉族,贵州湄潭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学史。)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悲剧
伟大的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漫画
亚里士多德论“好人”与“好公民”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一曲悲剧英雄的赞歌——《伟大的悲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