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钻石模型的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2013-04-29邢飞飞薛丽君李玫瑰
邢飞飞 薛丽君 李玫瑰
摘要: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框架,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机会与政府等方面,分析了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就提高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出多项建议。
关键词:烟台大樱桃;钻石模型;产业集群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8-0154-03
1871年美国传教士Nevius J.L.将10个大樱桃品种引入胶东地区进行种植,至今已有140 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烟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大樱桃生产基地。如今,大樱桃作为烟台的特色果业,在全市农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农民和当地政府的重视,已成为促進烟台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并发展成为一种农业产业集群。所以,研究烟台大樱桃产业竞争力,对正确引导该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1钻石模型
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分析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指出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时的基本单位,所以钻石模型也是分析产业竞争力较成熟的理论框架。波特认为—个国家能否在某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应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行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四项内部基本因素以及机会、政府两个外部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这四项内部基本要素和两个外部要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一个产业,构成了如图l所示的“钻石”模型,又称“波特菱形”。
2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2.1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可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和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高级生产要素包括现代化通信等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科研机构等。对于大樱桃产业而言,气候条件、土壤营养状况等初级要素和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基础设施、熟练的劳动力、科研院所等高级要素是比较重要的生产要素。
烟台地形以低山、丘陵、平原相间为主,山坡平缓,土层较厚,土质疏松,透气性能好,土壤矿物质养分丰富,适合大樱桃的生长;烟台地处中纬度地带,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丰沛,具备种植大樱桃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由于悠久的栽培历史, 烟台果农和技术人员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积累和研究出许多先进的管理技术, 如大苗定植技术、 品种间授粉组合及壁蜂授粉技术、 幼树促花技术、密植园纺锤形整形修剪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根癌病及流胶病防治技术、贮藏保鲜技术、 保护地栽培技术等。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烟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龙口市果树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能够为果农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烟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芝罘湾港、龙口港、莱州港、蓬莱东港等6处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随着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烟大轮渡、蓝新铁路、环渤海高速公路等高等级交通体系的不断建设,使烟台市从山东半岛发展主轴的交通末梢发展为水路、公路、铁路一体化的交通结点和枢纽。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为烟台大樱桃的生产与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大樱桃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采摘期集中, 劳动力供给弹性需求较大。烟台大樱桃生产多为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成规模,使一些新技术、新栽培管理方法的推广十分困难,相当一部分果农沿用几十年前的老办法管理樱桃。由于政府投资不足,支持力度不够,致使烟台地区的熟练劳动力没有转化为技术劳动力,进而影响了果品产量与质量。另外,由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许多研究项目无法展开,如樱桃种质资源圃的建立、樱桃材料的脱毒检测、优良砧木的选育、樱桃育种、樱桃储藏加工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制约了烟台大樱桃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2.2需求条件
大樱桃性味甘温,富含多种维生素及营养物质,另有调中益脾、平肝去热、促进血红蛋白再生等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目前全国大樱桃总种植面积不足5万公顷,年总产量约2 500万公斤,全国人均大樱桃消费占有量不足20克。消费水平较高的2亿城市人口平均占有量也仅为125克。所以,仅就国内市场而言,大樱桃的潜在需求十分巨大。
烟台大樱桃以其独特的品质,早在1997年和1999年就连续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烟台栖霞于1996年被农业特产命名委员会授予“中国大樱桃之乡”称号;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于2010年被授予“中国大樱桃第一镇”荣誉称号; 2009年5月,“烟台大樱桃”正式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使得烟台大樱桃成为我国水果类的名牌产品,品牌认同作用使得消费者对于烟台大樱桃的需求愈加旺盛,更有利于提高烟台大樱桃的竞争力。
2.3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大樱桃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包括提供砧木苗、农药化肥、农机等的上游产业及采收、分级、包装、贮藏、保鲜、加工、销售、宣传等下游产业。上游产业发展良好,为大樱桃种植提供了保障。下游产业发展迅速,烟台果品加工业发达,全市拥有几十家现代化大型果品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150万吨,加工产品主要有果汁、果酱、果脯、果干、果酒、水果罐头等6大系列几十个品种。烟台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果品贮藏设施,建立气调库及冷风库500余座,库容量150万吨,可保证市场的周年供应。烟台果品批发市场遍布各县市区,现有果品批发市场47个,年交易量150多万吨。发展态势良好的相关和支持产业提高了烟台大樱的产业竞争力,促进了烟台大樱桃产业的良好发展。
2.4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是指企业在一个地区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形态。烟台大樱桃的参与主体包括果农、收购商和加工企业。果农种植是烟台大樱桃集群的主要模式。由于果农多实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种植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也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大樱桃的产量和质量,同时果农也承担较大的风险。烟台大樱桃的流通主要依靠加工品销售和自产自销模式[3],但物流链的不成熟已成为烟台大樱桃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果品深加工的技术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烟台大樱桃集群的发展。
2.5机会与政府
近十年来,党中央一直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视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十八大再次强调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烟台市各级政府从农药化肥的使用、农业科研的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科学技术培训、农业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极力支持当地大樱桃产业的发展。 2006年,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在烟台成立,同年成立了“烟台市大樱桃协会”; 2010年,烟台建立了中国首个大樱桃博物馆。政府牵头举办“烟台大樱桃采摘月活动”,发展生态农业。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大樱桃产业集群的发展。
3提升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很多要素,但是从“钻石”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继续发挥优势要素、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增强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3.1拓展种植区域,优化品种结构
福山、栖霞、莱山等地区是烟台市传统的大樱桃种植基地,其种植面积受土地资源的限制, 已无较大的发展空间,应该在此基础上,拓展周边县域,發展新的大樱桃生产基地,壮大烟台大樱桃产业集群规模。另外,应加大调整品种结构力度, 改种优良新品种, 开发早、中、晚熟的品种或供应期较长的品种,从产品自身特性上优化品种结构,突破供应期短的瓶颈问题。
3.2推广先进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
分散经营种植模式下,产品品质优劣不一,影响到烟台大樱桃的整体竞争力。所以,提高大樱桃竞争力的核心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大樱桃生产上。实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将标准化生产与管理贯穿于优良品种选育、果园管理、贮藏与保鲜、上市前的商品化处理、运输和上市销售等全过程中.
3.3开发国内市场,挺进国际市场
由于物流成本及保鲜技术等因素,烟台大樱桃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南方市场一直未得到完全开发;烟台大樱桃出口量较小,每年出口量还不及其产量的1%, 所以,采取措施开发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是促进烟台大樱桃销售及增收的主要途径。
3.4多渠道营销,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继续发展和优化将采摘与旅游相结合的营销模式, 开发大樱桃采摘旅游项目, 带动大樱桃产业链一条龙服务, 节约流通费用, 保证采摘果的新鲜度, 大大提升利润空间。由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方式向有形市场与连锁配送、电子商务、期货市场等现代流通方式并重转变。建立健全中国大樱桃网、中国大樱桃论坛等现代化信息平台, 果农可通过网上或通信手段多渠道营销, 随时关注供求信息和价格行情、栽培技术、产业发展动向等,发展烟台大樱桃与其他地区产品的差异化特色,形成烟台大樱桃的地域优势。
3.5做强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创立品牌
龙头企业是农产品走向企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重要途径,其带动作用对烟台大樱桃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烟台地区大樱桃产业的规模小,对于品牌的竞争不利。因此,龙头企业需扩大“名牌”大樱桃的种植面积,提高竞争优势。例如,新天地大樱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 品牌”的产业化模式,使邢家庄的大樱桃品牌建设有了强有力的支柱,但需扩大规模。
参考文献:
[1]聂凤云,刘相兵.基于钻石模型的烟台苹果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118-3119,3112.
[2]孙庆田,刘美英,张福兴,等.谈烟台种植大樱桃的区位优势[J].烟台果树,2004,1:15-16.
[3]周龙春,丁晓铭.烟台大樱桃流通模式与产业化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8:40-41,49.
[4]李鎏,谢树曼.基于“钻石模型”的广东荔枝产业竞争力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5:240-242.
[5]刘德生,王富喜,孙可,等.烟台大樱桃品牌战略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2):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