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滨:共铸“可信中国梦”
2013-04-29马文良
马文良
于滨是一个热情的人,讲话前先微笑,喜欢认真倾听。这位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会长、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书记,算得上是老中关村人,他于1991年下海成立了北京微宏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当时软件行业翘楚,那时中关村软件公司为数不多,30多家公司中的总经理其中有超过20家出自“微宏”;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于滨成为中关村软件公司的“老大哥”,这也为他成立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担任会长至今奠定了基础。
许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微宏”依然在销售软件,于滨也依然忙碌,不过却在做不同的事情。翻开履历,“于滨曾任海淀区八大、九大、十大党代表,获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首都‘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活动先进个人、海淀区十佳高科技企业党务工作者、海淀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于滨的领导下,中关村科技园区联合党委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海淀区委、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党委的表彰,其个人多次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下面将要讲述的就是于滨的故事,他成长在中关村,奉献在中关村,他要做一件不一样的事情:铸造“可信中国梦”,强区强国,共建可信的、有爱的和谐中国。
助人者助己
“我是吉林延边敦化人,籍贯是山东烟台,父亲在山东出生,闯关东爷爷带着爸爸到了东北,我出生在敦化市,爸爸是八级钳工,母亲是小学老师。”谈到童年,于滨坦言爸爸、妈妈和姥姥对自己影响最大:“爸爸是工厂的摔跤冠军,给我带来的是力量感,天大的困难不会怕;妈妈给我带来的是说到做到,妈妈在学校和工厂里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家都知道米老师,我没有名字,我就是米老师的儿子。”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当中,于滨立志也要像妈妈一样,做一个令人尊重的人。“我还记得妈妈的故事,她特别喜欢助人为乐。好多邻居和同事请她织毛衣,答应人家了就尽心尽力,有时候半夜起来,我看到妈妈还在给人家织毛衣,她说答应了一定要今天做好。在工作上,妈妈也是全力以赴,说到做到。”
“我觉得姥姥对我影响也特别大,她做的很多事情让我觉得不可理解。比如说她养花,她会把自己最喜欢的花送给朋友。后来明白了,那叫‘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爱中长大的于滨,感觉自己是一个充满阳光正能量的人,从小就明白一个道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而这一点在他高考的时候得到了佐证。
“高考前,全班同学都在复习《物理复习大纲》,里面有1700多道题,老师要求同学们把所有题都做一遍。大家按部就班的做题,而我的进度有点慢。有一个同学遇到难题了,跑过来找我。记得当时他说了这么一句:‘于滨同学,你能不能在百忙中帮我一下?我不好拒绝,于是就答应了。这个题真是一道难题,我花了半天的时间做好,然后给他讲。讲完之后,他很高兴的走了。后来来了第二个、第三个同学来问,都是这一句,‘你能不能在百忙中帮我一下?我只好放弃自己的进度,帮助同学们解决难题。”结果大多数同学都把整本书做完了,而于滨仅仅完成了五分之一。“那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内心的转变,把别人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而把自己的事情放下来。我看赶不上进度了,索性就不赶了,全心全意帮助同学们。”结果高考揭榜,120分满分的物理题,于滨考了105分,同年他以延边州“高考状元”的身份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
考上大学,那是1981年的故事。进入北航计算机系学习的于滨还做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大三暑假的时候,他没有回家,而是在学校写出了他人生中第一个编译程序,“学了编译操作系统以后,我根据这个原理,自己写出来一个编译程序,这个编译程序写了论文上了北航校刊。我在北航原来是高考状元的自信,这个是专业的自信,就是在那时建立起来的。”
还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那是1985年,北航号召学生们开辟“第二课堂”,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于是在于滨的鼓动下,学生们成立了“计算机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师分房子”。“北航盖完楼给老师分房子,三个月分不出去,还吵得一塌糊涂,我带着三个同学写了一个软件,把分房子公开透明,三天就能分出去了,然后谁也没有意见。”
之所以提及这件事,是因为于滨的创业经历与此息息相关:“1988年我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当了老师。1991年,我决定下海创办公司,触发这件事的直接原因,就是通过分房子的事,让我认识到如果论资排辈分到房子,需要15年的时间,而这个时间过于漫长,我等不及。”
就在于滨创业的第二年,就在海淀区花3万元买了一个三居的平房:“算是实现了安居的梦想。”
沉重的翅膀
平房安居,于滨的第一个目标就这么达成了,而下一步就是踏踏实实做好公司。1995年,中关村的软件公司不多,加起来不过30家,不过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从“微宏”走出去自己创业的。“好多大学生毕业到我这儿工作,干了两年,就自己出去干了,我变成中关村软件企业的孵化器,谁来我都欢迎,谁走我都高兴送走。”
有一次软件企业老总聚在一起吃饭,突然有老总冒出来一句:“软件企业没有办法干下去了,干脆改行算了!”原来,从1994年开始,软件产业的税收由3.27%上升到17%后,导致中关村软件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软件企业负重前行,困难重重。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滨决心为大家办一件“实事”,在深入调研了30家软件企业后,经过反复修改,于滨撰写了一篇题为《沉重的翅膀》的文章。他在文中呼吁:“为国家本来就缺少促進软件产业发展的扶植政策,既然改革已经给软件企业增加了新负担,就更应该研究软件产业的特殊性,比如可以参照软件工程中通过人年估算软件成本的方法,可请软件专家给软件成本制订一个简单计算方法,结合中国软件登记中心的软件登记工作,请国家税务总局制订出一个特殊的扶植软件企业发展的政策。所有这一切,都对土著软件公司不利,鉴于软件产业的振兴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性,迫切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软件产业的特殊性,制订出有中国特色的振兴软件产业的政策。”
文章为中国民族软件产业的疾苦大声疾呼,迅速在国内引起轰动,文章先后被《光明日报》、《科技日报》、《计算机世界》等十几家报纸转载,引起了科技部对软件产业的极大关注,从而导致国务院18号文件出台,软件企业增值税由17%降低为3%,极大地缓解了软件企业的经营压力,促进了中国软件产业向良性发展。
这是于滨为软件行业“鼓与呼”的代表事件之一,而另一件事,无疑是促使“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成立的根本内因。1998年,当时在IT界发行量最大的某报开出了极高的广告收费标准,“小小的豆腐块就要价600元,一个公司需要拿出一多半的收入来投放广告,这对企业来说压力巨大。”
在于滨的动议下,中关村软件企业成立谈判委员会,聘请律师与其交涉。开始对方态度强硬,拒绝合作。于是,协会发起联合行动,签订“联合行动协议”,推选代表就降低广告费用与广告商进行集体谈判,声明如不降低广告收费标准,则30余家企业将全体拒绝在该报纸做广告。在谈判僵持的3个月中,没有广告支持,企业销售收入下降,甚至在组织内部出现少数逃兵的情况下,中关村软件企业依然顶住了压力,最后迫使该媒体统一下调广告费用三分之二。
“中关村软件产业要求生存,一定要团结,不团结没有出路。只有团结,才能获得产业发展的推力。”终于,在2004年,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挂牌成立,于滨担任会长。
红色中关村
一晃十年过去了,于滨伴随着中关村共同成长,不仅推动和见证了中国软件行业的振兴,还以共产党员的强烈使命感,以社会活动家的广阔视野,以企业家的开拓精神,在中关村的热土上谱写了一曲奉献和创新的时代乐章。
2006年,于滨创新性地提出了“红色中关村”战略,创建了红色中关村委员会。总体工作思路是:建支持平台,强基层党建,促创新发展。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在党员和党员之间架起一条交流沟通的桥梁,为党员个人的事业发展服务,为党员所在企业健康发展服务;有效地集成党员智力和技术资源,打造发展支持平台,形成核心创新力量,推动中关村自主创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党员共同的精神家园。例如:帮助青年党员继续教育、求职择业,为党员提供法律援助等。
在他的领导下,中关村科技园区联合党委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受到海淀区委、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党委的表彰。其个人多次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7年至今,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组织发起了中关村牵手新农村活动,建两村工程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为海淀上庄镇李家坟村等12家农村建立了信息平台,选派信息指导员定期辅导,为李家坟村农民14天销售7万斤油桃,获得70多万元收入。
“两村工程的核心目的是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上网的问题。随着农村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很多村里面已经具备了上网的条件,但是到了农户那里,上网能力并不高。我们的目标是一个村里面至少要有一个工作室、一台电脑,到了收获季节,村民们把他们的供求信息,提前将产品信息发布出来。”
2009年,于滨发起了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希望工程,组织一百名党员每年一对一帮扶,一百名来自北理工、北交大等学校的贫困大学生就业。至今受到帮助的大学生有660多名。于滨为贫困学生创造了机会,也为企业和党员创造了服务社会机会,软件党委的13个支部与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通道,也建立了产学研互助合作关系,企业可以与学校的实验室开展合作,提高了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党员们的积极响应。
可信中国梦
中关村国际软件孵化协会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既要向政府反映企业的共同需求,真心为企业服务,又要扶持企业发展,倡导行业自律,其中诚信建设就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三年前,发生在中关村管委会的一件事,让于滨对诚信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一天,一位从美国归来的企业家,一进协会的门就先哭了。原来,不久前他招收了一名员工,是位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这位高材生是主动来应聘的,信誓旦旦地要“为企业大干一场”,还主动交了5万元的保证金,以示决心和诚意。“海归”老板被感动了,庆幸自己得了个“金宝贝”,很快就与他签订了3年劳动合同,并且专门争取了一个进京指标,帮他办理了进京户口,同时花了4万元钱送他参加专业培训,让他接手了企业的核心技术,把最重要的岗位交给了他。老总对这位“难得的人才”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研究生在办好户口的第二周,就向企业提出了辞职,原因很简单,就是想跳槽去另一个挣钱更多的公司,还“忘恩负义”地到法院起诉了公司,要求归还5万元保证金。法院最终判决企业退还保证金。
费尽周折争取到的进京指标付诸东流,数万元的培训费打了水漂,更糟糕的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也随之流失。这位海归老总的心碎了:“中关村还有诚信吗?”一气之下他忿然选择了离开。
这位“海归”企业家的遭遇让于滨很震惊,也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关村,这个被称作“中国硅谷”的高科技产业中心,这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标志性影响的国家级“人才特区”,难道就没有办法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吗?
于是,于滨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冲动,那就是要创立一个诚信机制,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改善中关村创业环境,用诚信机制托起中关村人的梦想!
工作要从调查研究开始。于滨带人先后走访了350多家企业,有时一天就要走访7、8家。虽然说到诚信的重要大家都认为是“迫在眉睫”,但说到解决,许多企业家就没了信心,有人甚至劝他:“会长呀,这事政府都没什么好招儿,您就别费劲了,解决不了。”于滨却天生一根筋,偏要啃啃这块硬骨头!偏要把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
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接下来就是把思路付诸案头。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于滨昼夜编写方案,几乎天天熬夜。一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可信中关村公约》第一版。《可信中关村公约》设立了2个可担责任的诚信机制,第一个诚信机制是违约处罚,比如员工失信要承担5万元违约金。第二个诚信机制是行业黑名单,一旦上了黑名单,就会受到行业的联合抵制。《可信中关村公约》既引导了员工诚信从业,也使企业敢于花钱培养人才,所以得到了企业和员工两方面的认可,并在实践中不断被完善升级。
2011年5月11日,于滨带领中关村软件行业百强企业发起了《可信中关村公约》倡议:就是依《可信中关村公约》共治行业和谐,在全国第一个启动了行业可担责诚信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中关村共治和谐工程,具体共治四项和谐:劳动和谐、实习和谐、购买和谐,融资和谐。
如今的于滨异常忙碌,不仅有《可信中关村公约》,还要制定行业信联,通过中关村梦想学院来“圆梦”:共建万款可信精品服务网,包括100个创新服务行业,每个行业推选50强服务机构,100个专员,提供100款可信精品服務,共托万企可信精品,惠民强企强国,包括200个产业,每个产业推选50强企业,100个可信精品,7000个可信精品店,350万可信用户团。
于滨将“可信中国梦”定格在十年当中:“一年内实现中关村五千家企业可信联盟,50万家可信用户联盟,共建可信的、有爱的和谐海淀、和谐中关村;三年内实现五万家企业可信联盟,500万可信用户联盟,共建可信的、有爱的和谐北京;十年内实现中国百万家企业可信联盟,共建可信的、有爱的和谐中国。”
于滨大手一挥,自信满满。他说:“可信中关村,我的责任;可信中国,我的责任!”而这,也正是他矢志不渝所追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