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出海,意欲何为?
2013-04-29金名
金名
2013年6月19日,大连万达宣布,将斥资10.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98亿元)投资英国的二个项目,其中3.2亿英镑用来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91.8%股份,其余7亿英镑则计划在伦敦核心区建设超五星级万达酒店。
此次投资英国,是继去年9月并购世界第二大院线美国AMC公司后,万达集团的又一次大手笔海外投资。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万达国际化投资坚持以并购为主,投资为辅的原则,投资区域限制在经济发达经济体制健全的国家及城市(这一点非常重要——笔者注),主要围绕着文化、旅游和零售三个产业进行。
比如,并购圣汐就意在壮大万达文化旅游产业板块。
投资手笔实在不小
2012年5月21日,万达收购美国第二大连锁影院公司AMC影院公司100%的股权,并承担其债务,其中并购交易金额26亿美元,再加并购后投入的不超过5亿美元的运营资金,仅此一单,万达就出了31亿美元的真金白银。
同年6月,万达又宣布,计划在俄罗斯投资30亿美元发展旅游业。
投资如此巨大,万达所需资金从何而来?
面对公众质疑,2013年4月初,王健林透露,万达在中国是银行授信最高的民营企业,有足够的银行贷款,加上还有自有资金,投资不成问题。“万达现在任何时间账面现金都有几百亿,今年光是商业地产一个公司的销售估计就在1000亿上下,毛利百分之三四十。”王健林说。
2012年,万达集团销售收入为1417亿元,净利润超过100亿元。尽管如此,高达数百亿人民币的并购资金对于仍处在高速扩张期的万达而言,仍然是一笔不可轻视的重担。为此,今年2月,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万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对万达的文化、旅游产业及跨国并购业务提供金融支持。此外,万达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解资金之忧。
而此次投资英国二个项目所需近百亿元资金,王健林表示:“一半(是)自有资金,一半(是)银行贷款。”
此前,万达收购AMC的26亿美元价格,超过了2005年联想集团对IBM的18亿美元的收购价,成为迄今为止中国私人控股公司在海外最大的收购案。
《華盛顿邮报》评论道,“这次收购体现了中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扩张的雄心”。对此,王健林表示认可,他还指出,万达集团跨国发展将采取并购和直接投资两条腿走路,对国际化发展保持稳步推进状态,不会冒进,也不会停下来,每年能保证有一个大的国际(并购)项目落地。
而在世界经济总体处于低潮之时进行并购,就战略角度而言是高明的,因为可以买到平时难以想象会出售的资产,而且价格也会相对较低。
购并围绕核心战略
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目前,已经形成了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旅游投资、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五大产业。
2013年初,万达集团制定了十年战略目标,实施跨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跨国企业,为中国民营企业争光。
而去年5月21日万达集团和美国AMC影院公司签署并购协议,也标志着万达向着这个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这是因为,万达收购AMC公司后,就同时拥有了在全球排名第二的AMC院线和亚洲排名第一的万达院线,从而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
而万达的目标不止于此——万达接下来还会在欧美等地并购大型院线,目标是在2020年,占据全球电影市场20%的市场份额。
王健林为何如此热衷于文化产业?说白了,院线的净利润率是17%,超过万达的地产主业净利润率。并且,在中国,文化产业会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按照万达的规划,到2020年,万达地产的收入比重将降到50%以下,而文化和旅游作为两大投资方向,将承担一半以上的营业收入。
目前,万达电影院线是亚洲排名第一的院线,在全国有86家影院,拥有730块银幕。万达集团并购AMC院线后,在世界票房前两位的国家分别拥有第二大和第一大的院线资源,这正符合万达上述设想。同时,正式并购完成后,万达在全球IMAX和3D屏幕数量上具有优势,十分有利于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并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 。
全美第二大院线AMC是1920年在美国堪萨斯成立的,旗下现有350家影院,5050块银幕,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还是全球最大的IMAX和3D屏幕运营公司。
与此同时,圣汐游艇公司创立于1968年,是世界顶级奢华游艇品牌,年销售约5亿美元,员工超过2500人。圣汐公司能够独立完成豪华游艇的全部设计与建造,被誉为海上劳斯莱斯,是英国皇室专用游艇品牌。
此次,万达并购圣汐91.8%股份,剩余股份由圣汐现有管理层按照万达并购的相同价格购买。一般认为,这表明了对方管理层看好万达并购后公司的发展前景。而并购完成之后,万达集团不但将保留圣汐公司现有的管理层,还将保留在英国的生产基地及全部员工。这个无疑是英国政府所乐见的,也会减少并购障碍。
另外,万达集团还将投资7亿英镑,在伦敦西部旺兹沃思区、紧邻泰晤士河的黄金地段建设超五星级的万达酒店和顶级公寓,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5万平米,其中酒店面积约2万平米,顶级公寓约6.3万平米,由两栋高200米的塔楼组成,它们在建成后将成为伦敦最高的建筑。
王健林此举意欲何为?他表示,世界奢华酒店市场一直被外国品牌占领,从来见不到中国品牌的五星级酒店,为改变这种局面,万达决定做先行者,计划10年内在世界上8-10个主要城市建设万达酒店。
可见,万达的海外收购都围绕其核心战略进行,旨在打造其全球竞争力。今年,万达还将发布纽约核心地段投资计划。
赢利并非唯一目标
在投资界有这么一个说法:通常,一个低增长地区的公司收购高增长地区的公司不需要别的理由,因为增长就是理由,但反过来一定是需要别的理由的。
那么,对万达来说,这个“别的理由”是什么?比如,此次并购圣汐——圣汐成立于1968年,年销售额5亿美元,亏损3000万英镑——理由或许就是,万达已在海南、青岛、大连三地的沿海项目中规划了游艇俱乐部,每个俱乐部至少需要300艘游艇,而买900游艇的价格远高于万达并购圣汐公司的费用。
而万达并购AMC时,由于其惨淡的经营状况和上一财年(截至2012年3月底)超过8000万美元的亏损,分析人士对这起并购的商业价值表示了困惑:虽说是全美第二大电影院线,但随着美国电影市场的景气指数下降和人们观影习惯的变化,AMC公司近年已无法满足观众需求,2011年,美国电影市场的观众人数连续第十一年下滑,AMC公司的亏损也达到创纪录的8270万美元,还背负着20多亿美元的债务。
理性者不禁会问:在美国电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这次收购能实现盈利吗?会否出现“蛇吞象”似的消化不良?
面对这些质疑,万达和美国AMC影院公司都称,公司此前一直是高负债运营,因此,过去数年,公司的收益大多是用以填补了债务窟窿。
而王健林则看得更长远——收购AMC只是万达国际化的第一步,能否盈利不能只看眼前,如果借此打通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信息流和人才流,也许就会出现新的盈利增长点。
众所周知,很多跨国并购的最大收获是降低了综合经营成本,但是,却不一定能实现增加营收的效果。而电影院至今仍是以物业为主的经营模式,万达院线的模式在美国也许无法复制。
因为在中国,电影票房需要上交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5%的专项基金、3.3%左右的营业税,扣除这两项后,制片方可获得剩下票房的34%-37%,發行方获得6%,其余48.7%-51.7%则由放映渠道进行分成,影院在其中可以拿到50%以上,剩下1.7%左右票房则归院线所有。在票房分账中,影院分成超过50%,其中20%作为房租,还有影院硬件改造费用等。而近年来,物业方对影院要求的分成比例逐步提高,万达院线正是得益于母公司万达集团的自有物业,房租可在集团内部消化,仅此即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但这种优势在美国无法复制,那么,是否还也可以这样理解,收购AMC是为万达院线上市制造新卖点抬高股价 ?根据证监会公开披露信息,万达院线上市已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上市审核目前正在进行中。
所以不排除这一投资或是为万达院线的IPO服务,此外也有可能是万达想通过买美国的资产获得新贷款,得到现金流。
不管怎么说,如果仅仅从财务投资角度看,这次收购万达很难得到好处,但有其他潜在价值——尽管AMC银幕数5050块,落后于Ragel的6580块,但毕竟AMC还拥有北美位置最好的电影院,在收入排名前十的院线中占据了6家,比如纽约时报广场备受瞩目的影院就对中国广告主来说就充满吸引力。
还应看到,万达于2012年上半年成立了万达影视传媒公司,主要从事制片、发行业务。万达影视公司发行业务正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此次收购或将为万达集团开拓海外发行市场铺路,也利于万达开拓海外影视发行业务,完成产业链布局。
同时,虽然万达院线在国内处于第一位,但其营收主要依靠票房收入,收购美国AMC院线公司,有利于引入新的商业模式,改变过度依赖票房收入的境况。
一般人可能不清楚,国内市场发展空间限制也可能是万达发展海外市场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一、二线城市影院建设趋于饱和,可供开发的影院地点越来越少。以万达近期在重庆建设的一个影院为例,其周边就有六七个影院,这样显然会拉长影院投资回报周期,在这种情况下,出海谋求更广阔的市场也是一种选择。
中国的文化管制是很严厉的,所以,此次并购的目的之一也可能是万达为自己争取第三张进口电影发行牌照。目前,参与竞争的包括华谊兄弟、博纳影业等,而前两张牌照分属中影集团和华夏电影两家国有企业。在最近中美达成的文化合作协议中,每年20部进口大片的配额已经被提高到34部。万达在去年成立了影视传媒公司,从事电影制片、发行业务,但目前还未有一部影片通过该公司运营上映。
不过,院线海外收购成功的案例几乎没有,万达收购AMC后究竟能有何作为,尚有待观察。
至于并购圣汐,用王健林的话说就是,由于海外奢侈消费品的消费税占成本的40%以上,未来万达也可能会选择一个国内沿海城市设置生产中心。其实,这个何尝不是万达降低成本,以期盈利之举?
另外,高档酒店在全球的经营正步入下降通道,万达酒店品牌能否打响并相应获利,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