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创投:让大象继续跳舞
2013-04-29吴炜
吴炜
2013年7月7日,北京中关村西区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部,微软宣布Microsoft Ventures(微软创投)正式进入中国。当天,恰逢一周年生日的微软创投加速器(前身为“微软云加速器”)还举办了二期创业团队展示日活动,同时宣布加速器三期正式启动。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运营官申元庆、Microsoft Ventures(微软创投)大中华区负责人林为千、微软创投加速器前三期学员,以及数十位导师、微软合作伙伴、风险投资代表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这次活动内容比较丰富。Microsoft Ventures(微软创投)不只重新整合了微软扶持全球创业者的平台、资源与项目,并有着更深远的内涵。
微软何以做创投?
2013年6月25日,微软在美国宣布成立风险投资部门Microsoft Ventures(微软创投,以下简称中文名)。7月7日,微软即宣布微软创投落地中国,这一项目全球推进之快以及微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刚刚宣布重组的微软,以“设备+服务”公司自居。现在,微软也开始做创投。这不管怎么说,对业界都是一个大新闻。微软财大气粗,購买或兼并一些业已成型的创新型企业并不是很困难的事,而自己去做创投则显得有些奇特。创投的做事方式和一个成熟企业的稳健投资似有所不同。微软在自身盈利能力仍然健旺的情况下,进入这样一个领域,所求为何?
按照微软的官方说法,“微软创投首次全面整合了微软全球平台的多种资源,通过微软在开发工具、云计算资源、专业知识和产品上市路径方面的独特优势,及为创业者提供导师、技术指导、种子资金、销售市场机会等多种创业支持,帮助初创企业取得成功。”
那么,它和一般的风险投资公司有什么区别呢?张亚勤透露,微软创投目前所处的这个阶段,不是为了投资而投资,也不是为了收益而投资,更多是为了帮助小企业加速创业成功。张亚勤还说:“微软以前其实也有在做这方面(指创投)的事,只是分散在不同部门,由不同人员负责。现在,我们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成为一个部门,创业者想找我们时也有一个统一入口。”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运营官申元庆直言:“我们真正的关键点还是在生态系统的建立。这方面来讲是一个双向受益的过程,一方面是学习,一方面是反馈,帮初创企业继续成长和加速。”据了解,微软创投由三个部分组成:BizSpark社区计划、加速器计划、Seed Fund种子资金。
在微软的创新生态圈里,任何人有好的想法,都可以从社区获得支持,微软将通过BizSpark计划提供技术和合作伙伴资源,与创业者共同探讨如何把想法变为商业。微软创投加速器更像是一个黄埔军校,参照目前微软创投加速器的标准运作模式,在这里初创企业将获得办公场地、技术平台、创业指导与培训、产业链资源、投资机会、法律支持等,经过几个月的加速成长,毕业之时更加羽翼丰满。微软创投种子资金则是对原有加速器模式的有效补充,初创企业将有可能获得微软提供的种子资金支持,甚至后期得到追加投资或收购。
可以看到,微软创投覆盖了A轮投资前的各个创业环节。有趣的是,微软也声称,在某种程度上微软创投与VC之间的关系不是竞争而是深度合作关系:微软创投意在挖掘初创企业,寻找最具前瞻性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一旦这些初创企业显现出他们的潜力,微软创投还会把他们带到这个创业生态圈中的其他VC伙伴面前,让初创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本刊记者的理解中,微软创投的推出确实关乎微软在未来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产业中的定位。它至少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其一,这一创业生态系统事实上和微软正在推行的Windows Azure企业级云平台紧密相关,像微软创投加速器的入选企业基本上会在这个平台上展开工作。这样的企业越多或者发展得越大、越好,对微软云平台也会有一个助推作用。现在,在云平台方面,谷歌、亚马逊等IT巨头都在部署自己的版图。谁的平台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谁就更能制定市场的游戏规则;其二,微软创投的推出还可以帮助微软再次把握产业先机,降低在创新方面滞后的风险。最近10年来,全球IT界可谓日新月异,“城头变幻大王旗”,旧的大企业有的走向消沉,如雅虎、诺基亚;新的巨头则不断涌现,如谷歌、苹果、脸谱网等。毫无疑问,微软作为一个巨型企业,即便内部创新驱动能力相当强大,也要居安思危,再多一点创新的触角总没坏处。来自微软创投扶持的初创企业,将能从外部给微软带来更多活力和刺激,他们可能会用全新的甚至颠覆性的方式,去开采微软的专利和创新宝矿。
微软创投大中华区负责人林为千表示,投资初创企业就是投资未来。无论是他们给微软产品的直接反馈,还是他们的业务和产品创新,以及他们带来的市场情报、对超前技术的使用,都给微软起到了造血的作用。他们做着非常超前的事情,在帮助他们成功的过程中,微软也达到了共赢。
微软创投加速器梅开三度
由于扶持小微型创业企业成效显著,微软创投加速器不久前被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授予“创新型孵化器”称号。在微软的这次活动中,微软创投加速器项目实现了第二期和第三期的交替。其二期项目于2012年12月20日启动,通过6个月的加速成长,初创企业基于微软的技术平台,推出了各具特色的产品与服务。数岩科技(厦门)、济南天宝信息科技、北京易动纷享科技、广西慧云信息科技、北京保益互动科技等多家由具有深厚行业积累和经验的创业者成立的初创企业,均推出了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与创新服务。
作为全球仅有的,能做页岩数据分析的三家公司之一,数岩科技(厦门)旨在帮助全球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快速准确地分析地下的储层岩石,从而提高采收率。在微软Windows Azure云平台上,数岩科技帮助石油公司建立了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岩石数据库,将岩石三维图像信息和分析结果以及测井数据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数据整合,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
智慧农业则是一个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它也是国家“十二五“的重点之一。广西慧云正是着眼于广西的农业优势,将新兴IT技术与当地特色经济相结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帮助到田间地头的农业工作者。目前,广西慧云已成为微软在智慧农业领域的合作伙伴,与微软在行业解决方案上联合开发、共同推广。
共有260家创业团队申报微软创投加速器三期,经过多轮角逐最终有17支团队胜出,创业团队来自于北京、上海、浙江等各地以及海外,其创业方向更为多元化:包括电子无钥签名、社交大数据挖掘与服务、面向金融行业的商业智能及决策支持大数据解决方案、数据共享、交易及应用平台、在线金融产品导购、面向个人健康管理的可穿戴式电子设备及服务平台、面向零售业的传感器及数据挖掘等等。微软创投加速器的第三期项目将为期6个月(从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
创业热潮已经成为全球现象。仅微软扶持的创业生态系统数字就相当可觀。据微软方统计,自2008年以来,来自100多个国家的7.5万多家初创企业已经通过微软BizSpark计划,获得了工具和资源。自两年前微软推出加速器计划以来,已在西雅图、特拉维夫、北京、班加罗尔和巴黎(还将拓展到柏林、莫斯科和里约热内卢)成功加速了114家初创企业,而且其中几乎所有寻求后续融资的企业都如愿以偿。微软还于2012年推出了必应基金,对数家初创企业进行了投资,并帮助他们建立业务、改善技术。
小企业创新与微软转型
在这次微软创投加速器的展示日活动中,张亚勤提到:“云正在重塑全球的技术和商业格局。很高兴看到在加速器里,涌现出的这些‘小而美、快而精的初创企业,能与同样处于重大转型阶段的微软,共同构建中国的云生态系统,一起把握命运、定义未来。”
这段话可谓意味深长。放眼全球科技创新趋势,小企业创新已经不亚于大企业创新。新公司乃至新业态的成长、壮大比以前要快许多。微软扶持小企业成长,不仅有助于助推自己的云计算平台,同时也有利于自己从小企业创新中得到“反哺”,可谓是双方相得益彰的一件事。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超级科技企业对“转型”的精心谋划。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正在给IT行业的生态系统带来深刻变化。微软在向“设备+服务”的转型过程中,也开始重新构建与云服务相匹配的生态系统,一方面,吸引更多全新的合作伙伴加入,另一方面,带领传统ISV、SI向云计算时代转型。就在今年6月底,微软与甲骨文宣布在Windows Azure上进行云端联盟,这两家曾经的对手,在云计算时代开启有了新的合作方式;而微软创投,与其说是一种风险投资,不如说它是微软在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中的一种努力。
事实上,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到来之际,微软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让桌面时代的辉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以延续,或者在其他方面生发出新的优势?就目前而言,微软win8在移动互联网终端方面普及率还不算高,尚比不上安卓和苹果iOS系统。微软和诺基亚的合作也未像某些人预期那样顺利。在PC端,有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发布统计报告称,2013年4月Windows 8市场份额为3.84%。而此前的另一家研究机构StaCounter称,Windows8全球市场占有率也只有4.59%。具体数字虽有些出入,但总体表现差强人意。
不过,从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一些迹象来看,微软似乎并不太为新操作系统的推广焦虑。记者推测,一方面,带有触摸功能的Windows 8界面被消费者熟悉和接受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另外一方面,微软的图谋似乎正在发生更为深远的变化。
如果移动互联网是个产业链,那么移动终端可以算作是产业链的末端,而研发平台以及云服务可以算是产业链的前端或上游。布局产业链上游等于抢占了产业的先机。而微软作为一个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长期科技研发实力的积累的公司,其Windows Azure云计算平台的部署已经逐步展开,微软创投则在微软平台之上,营造着一个创新生态系统。可以说,微软的思路非常清晰,在未来的竞争中,它可能不会太在意于某一个产品的短期内的得失,而意图从平台和创新机制发力,从而使自己立于创新潮头。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家高科技企业都更需要有这样的危机感,想要让自己更快、更强,就需要与时俱进地跟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不断增强“创新”这个高科技企业必备的基因。
十年前,IBM董事长、前任CEO郭士纳写过一本《谁说大象不能跳舞》,说的就是大企业的转型和创新。现在看起来,微软这头全球IT界的“大象”,也已经做好了让自己继续起舞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