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习兴趣 激活历史课堂

2013-04-29黄玲小

教育界·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学习兴趣有效性

黄玲小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强大动力,有了兴趣就会认真主动地去学习,课堂上也就有了活力,课堂效率也就提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善于把学生的间接兴趣引到对事物本身的直接兴趣上来。激起他们的学习历史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激活历史课堂,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习兴趣 历史课堂 有效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强大动力,而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具有过去性。要让学生去认识理解这些距离他们生活遥远的知识,只靠单纯的文字和语言不易理解和掌握,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给他们创造一个过去的历史情景,能够让学生从感官上回溯历史,使之引起兴趣,有了兴趣就会认真主动地去学习,课堂上也就有了活力,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历史课堂,提高课堂有效性。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设计好开课导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或新颖别致,或诙谐幽默,或富有哲理的导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之始就被吸引,始终以浓厚的兴趣上好该节课。导入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多样,但应紧扣本课学习内容,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一般的课堂导入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式:①从复习相关旧知识导入;②从时事政治导入;③运用歌曲、故事、情景表演、视频材料等多种手段,激发情趣、设疑导入。比如:我在上《改革开放》一课时,让学生收集30多年前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访问长辈30多年前的衣食住行和现在的对比,通过对比说说有什么变化,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接着我就提问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些变化?引出了课题,因为学生是自己主动去参与课堂教学,所以兴趣高涨,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这课也可以采用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引入新课。

二、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观,导致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观,直观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其中,既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培养合作精神,又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例如:《全民族抗战的兴起》一课中,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录像,学生们又互相交流自己所找到的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到了侵略者的残暴,认识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采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来讲课,刺激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认为历史课很枯燥,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他们无形中觉得很累,不愿意开动脑筋,这时,生动通俗的语言就显得极为重要。例如讲到“炮烙之刑”时,我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强迫‘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犯人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脚板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扑通一声掉到炭火中被活活地烧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2. 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形象直观性,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如在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先让五名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又出示过图示说明: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这就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从而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3. 初中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第二单元学完后,组织学生举行讲故事比赛,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潜力,学生不仅故事讲得好,体会也写得好,不仅得到了启示,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浓了。

4. 根据初中生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采用分组或个人抢答等多种形式,最后对优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开展一些社会调查,通过调查来体会历史。例如:《“文化大革命”十年》一课,课前让同学们做好社会小调查,调查内容为:访问老一辈人,将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记录整理下来。另外,通过采访老人、查找图书资料、查找网上资料、访问文物古迹管理部门等方式,调查在“文革”中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文物古迹遭到了破坏?后来又是怎样修复的?调查后,由小组长统一撰写调查报告,上课后,由各组分别展示调查结果,宣读调查报告,这样不仅使教学方法多样化,而且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深入了解了“文革”时的历史背景,认识到“文化大革命”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培养了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的能力。

5. 把历史课堂延伸到课外,开展历史评论活动、演讲比赛、红歌赛、手抄报比赛等,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去亲身的体验历史,感受祖国母亲的伟大与不朽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比如长征胜利周年纪念举行“长征·爱国·奉献”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增强他们为国奉献的责任感。一直以来中学生都特别喜欢流行歌曲,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年级组织了红歌赛,从《东方红》到《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从《义勇军进行曲》到《我的祖国》……让学生在赛场上进行红歌大联唱。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又可以获得历史知识。

三、运用“热点”问题,让学生体会学史有所值、有所用

历史教学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通常只注重课文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这就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更感觉不到学历史有何作用。如何让学感觉到学史有所用、有所值呢?当然方法很多,我觉得结合时代的“热点”问题,用史分析、理解和运用,效果较佳,而且学生也非常喜欢。在现代社会里,由于电影、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的作用,使学生接受了大量的课外信息,其中就有很多他们所感兴趣的“热点”。教师如果能立足于课本,将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历史兴趣盎然。

例如,电视台播放金庸小说在中学生当中掀起了一股“金庸热”,同学们喜闻乐道。在上《中国古代历史》中《政权并立的时代》时就可充分利用金庸小说与史结合的特点,激发学生急于了解历史,区分历史与小说。这样一来,既使历史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到艺术作品与历史的区别,在愉悦中掌握历史知识。

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时,可利用中日钓鱼岛事件的“热点”。在上这些内容之前我布置学生上网查找钓鱼岛事件的由来。或是查找资料,用事实来揭穿日本的险恶用心。于是学生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翻阅或是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合,推选出本组的发言代表。学生们从钓鱼岛事件了解到日本的崛起——明治维新后崛起,推行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1894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钓鱼岛与台湾一起割让给日本。“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后,台湾归还中国。1951年,在中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均无代表出席的情况下,美日签订了“旧金山和约”,日本私自将琉球和冲绳交给美国托管,对于这一“和约”,我国政府宣布不予承认。1970年至1971年,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中日建交后,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政府不顾中日双方的有关承诺,默许右翼团体到岛上建灯塔、立界碑,派军舰阻止大陆和台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捕鱼,甚至阻止我方在该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气焰十分嚣张。日本之所以垂涎钓鱼岛,主要是因为1969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称,该地区可能蕴藏着石油。因此,日本政府想通过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将其据为己有,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2012年9月以来更为嚣张。学生通过自己查资料,所了解的知识已远远地超出了教材的内容。把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学生既学到了系统的历史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特长等等都得到了应有的施展。这些对于他们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是非常有用的。

可见,利用“热点”问题可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同时又可权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四、充分挖掘和利用乡土历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我们知道,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他们对于有关故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传说以至山水草木等,都有着特殊、深厚的感情。学生们迫切希望了解家乡的历史,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在我们祖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我们的祖先洒下的血汗和创建的成果,都有着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运用这些乡土史料于历史教学中,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先辈在历史上对家乡、对祖国的贡献,了解到家乡人民在历史上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的业绩,体会到家乡的可爱和祖国的伟大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学习八年级历史上册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我就适当地补充了邓小平开辟了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了百色起义。在讲八年级历史上册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我就适当联系了广西田阳县那坡镇的民族资本家黄恒栈开办的卷烟厂,告诉学生卷烟厂就在田阳县那坡镇街上,田阳县初中也是他最初投资创办的,学生听了都非常感兴趣,津津有味地听着,说没有想到我们的身边还有着这样的历史。为此,我就引导学生告诉学生其实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地去观察,去挖掘,去探究,就会发现历史。所以学生平时看到什么特别的建筑、事物都喜欢追根问底,查询其历史根源,对历史课也非常感兴趣,历史教学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以上的观点来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从提高学生兴趣入手,使学生愿意学历史;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主动学习。教师需要充足的准备、精彩而饱含激情地语言感染学生,深刻地反思提高自己的水平,多形式的教学使学生快乐的学习,感觉到历史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历史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田阳县志.

[2]戴新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4).

[3]封颖. 从兴趣入手,上好历史课[J]. 文理导航(上旬),2010(10).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学习兴趣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