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曲线图提高历史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2013-04-29王胜祥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文综曲线图图表

王胜祥

新课程背景下的试题命制注重关注课标、能力立意,而曲线图类试题作为新材料呈现命题角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近年来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下面我就以曲线图为例,谈谈近年来曲线图在各地高考试卷的呈现,解题要注意几个环节及在复习备考时如何运用曲线图,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复习备考的实效性。

一、近年来曲线图在各地高考试卷中呈现的情况,以及解题要注意几个环节

近年来曲线图在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呈现频率大,考查题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如2007年全国文综一卷第21题1956~1965年间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曲线图;2007年北京文综第12~第13题中国2000多年来的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2007年上海高考历史第35题英、德、日、中四国人均GDP曲线图;2008年上海高考历史卷第29题反映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曲线图;2009年安徽文综第14题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曲线图;2009年福建文综第24题对始终开放的经济体和始终封闭的经济体曲线图的解读;2009年江苏历史第12题中美贸易变化曲线图;2009年北京文综第40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曲线图;2010年上海卷第27题罗斯福新政前后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的曲线图;2010年天津文综第9题我国经济发展中“单位GDP能耗”年度变化曲线图;2010年北京文综第39题英国煤产量增长曲线图;2010年山东文综第14题我国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曲线图;2011年上海文综第29题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曲线图;2011年山东文综第15题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2011年福建文综第24题黄金价格1968~1999年月平均曲线图;2012年福建文综卷第38题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曲线图。

曲线图试题一般由曲线图和设问两部分组成。解题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解答曲线图题要先读懂曲线统计图,找准、找全图表信息,理解曲线图的内涵,围绕曲线图内容,把握设问的时间、范围、程度和本质。

其次,理清曲线图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看曲线统计图上的内容如时间、文字、出处等,同时要根据设问要求、答题范围,确定图表与所学知识是否相关,对号入座。

最后,要根据曲线所表明的轨迹与状况,曲线的基本趋势(升或降),思考这种趋势背后的历史原因,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并简要表达结论。

二、在课堂复习导入时运用曲线图,对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本课的知识脉络

如我在复习人民版必修Ⅱ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三节当代美国资本主义新变化时,运用了下面的“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曲线图(图1):

图1

上述曲线统计图把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形象地表示出来。通过分析美国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曲线图,引导学生得出美国经济在二战后的特点:(1)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2)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同时出现。(3)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出现“新经济”时代。

三、课堂上运用曲线图复习专题,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专题知识结构,明确专题内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及该专题在模块中的地位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绘制曲线图,如用曲线图绘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个时期的经济发展脉络(图2: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曲线图)。

图2

其次,把曲线图绘得较准确的学生请上讲台在黑板上演示。最后,引导学生思考:(1)此图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什么?(2)1957~1960年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1960年后为什么又出现经济发展上涨趋势?(4)“文革”期间出现的两次经济复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又有哪些重大失误?从中应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及思维能力。

四、在巩固小结时,运用曲线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提升复习备考的效果

既可以由教师为学生展示,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如让学生制作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曲线图,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线索,加深了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概况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原因。或教师运用曲线创设情景,如图3:1840~1956年代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结构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具有多元化特点,存在着封建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外国资本等多种成分。(1)根据图示分别指出图3曲线中①、②、③、④、⑤分别属于哪一种经济形式?(2)指出五种经济成分在中国大陆的结局及其原因。这样就让这几条波动曲线形象地把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脉络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比用文字简单介绍更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从而达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总之,在历史复习备考中,适时地运用曲线图,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复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知识脉络,加深对教材或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复习备考的实效性。图3

参考文献

[1]谢坚江.有效运用历史图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6).

[2]张先清.漫谈历史图表在教学中的运用[J].快乐阅读,2011(22).

[3]郭小鹰.高中历史教学中图表的有效运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4).

[4]徐同钦.试论历史教学中图表的运用[EB/OL].http:∥www.ycy.com.cn.

[5]王德香.刍议图表图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11(89).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文综曲线图图表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秦皇岛煤价周曲线图
“移步不换形”——2017年文综全国Ⅰ卷第41题的思考和启示
光辉下的阴影——2016年高考文综I卷第41题思考
2016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二题商榷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