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呵呵”不值得大惊小怪
2013-04-29
广西教育·D版 2013年8期
近日,一篇题为《网络会话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突然在网上走红。这个网上堪称“用烂了”的词汇,成了一篇硕士论文的研究对象,让很多网友大呼“神奇”。有网友认为,研究这样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词汇,“真是白交三年研究生学费”。但也有网友认为,这个选题挺符合老师要求的“小题大做”精神,应该是优秀论文。据悉,该论文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位名叫汪奎的2012届毕业生所写,目的是研究网络会话流行词汇“呵呵”建构网络会话结构的功能。(6月10日《南方都市报》)
【点评】此事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其论文选材太常见、切入点太小了。但请不要忘了,“1+1=2”这样的研究不知绞尽了多少研究者的脑汁。“呵呵”虽小,但通过研究论证,可以据此了解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往的方式,从而了解当代人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科学严谨的语言现象研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也不应该受到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