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卫文老师教《故都的秋》

2013-04-29徐立刚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8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秋蝉秋景

连云港市教研室朱卫文老师曾执教课堂教学观摩课——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老师用她那诗意的语言、灵动的睿智、生态的效益,给我们创设了一节本真的课堂、营造一片精神的空间。

诗意的语言。课始,朱老师让学生畅谈自己读过的关于秋的诗文名句,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朱老师归纳概括:“‘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天里,毛泽东读出了秋境的高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了秋景的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感受到秋意的凄苦;‘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仰望秋空,刘禹锡捕捉到秋日的昂扬。正如美学家所言:‘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空间。这堂课,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这一导语,用散文诗的语言,创设了课堂浓郁的学习氛围,营造了优美的文学意境。课堂上,学生在体会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后,教师概括明确:“故都的秋,在小院每一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滴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京韵的互答声中。”朱老师的用语,看似从文中信手拈来,其实是经过了精心的加工,而这又必须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中描绘了五幅秋景,师生一起将其提炼为:“庭院读秋”、“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人叹秋”、“枣柿映秋”,在此基础上将这五幅秋景总结为“一曲悲凉的颂歌”,无不契合作者郁达夫的心境,经过这一提炼概括,五幅画面,诗情画意,相伴相融。

灵动的睿智。语文教学研究认为,文化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课堂、睿智的课堂。师生活动中,学生在体会郁达夫笔下秋景的“清、静、悲凉”的3—11节文段后,朱老师让学生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一幅秋景。两个学生分别将第一幅秋景概括为“观秋”、“秋草”,此时还有学生高高举起自己的手,朱老师又给第三个同学机会,与其他同学交流,这位学生把第一幅秋景概括为“庭院读秋”。此时朱老师大加褒奖,说其概括“很有文学味,比两个字更有韵味,那我们就用四个字概括”。老师的这句评价,为其他学生概括另外四幅图景激活了文学贮藏,课堂上精彩纷呈:“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人叹秋”、“枣柿映秋”。朱老师的本意让学生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一幅秋景,当她感觉到学生概括的四个字更有文学味时,她改变了“预设”,这不是简单的改变,这是尊重学生独特感悟的新课程理念的体现,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标准的举措,这是朱老师教育机智的践行。

有一位女生将第二幅秋景概括为“秋蝉啼鸣”,当另外一个学生概括为“秋蝉残鸣”时,朱老师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分析哪一种概括更有文学味,更符合全文的情调,更契合作者的心境;后来在对几幅秋景进行赏析时,这位女生对第二幅秋景的理解是“‘衰弱、‘残声、‘啼唱几个词语写尽了秋天的凄切和悲凉”,朱老师又及时表扬这位女生认识的逐步加深,体会的更加深刻。朱老师的两次细节处理,使动态的、有节律的、发展的学生生命在阅读中得到提升。

生态的效益。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原生态的课堂还体现在学生主动参与、真实愉悦、和谐高效等方面。这节课从一开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秋的诗句到学生概括五幅秋景,从批注赏析秋味到体会散文的情韵,从文章内容的理解到描写方法的研讨,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浓烈的活动氛围中,在多变的个性差异中研读,在充满竞争的挑战中交流,在和谐的互动对话中发展,让所有听课的老师感受到了课堂的“原生态”,管窥了课堂的“真面目”。

当学生对文章所表现的情感的理解感到迷惘,争论是“悲秋”还是“颂秋”时,朱老师那声情并茂地范读,用鲜明的节奏勾画孤寂的秋姿、多彩的秋果、奇味的秋雨,以抑扬的语调传达缕缕的槐香、淡淡的悲凉、浅浅的思念,借缓和的韵律描绘悠闲的声调、落寞的忧郁、凄清的意境……朱老师的这一情感宣泄,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境及作者的情感本味地流淌于课堂,使同学们沉醉于北国清秋的景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奠定了学生与作者情感共鸣的基础。此时,教师又补充了郁达夫的经历与写作背景:十年异国生活,饱受屈辱和歧视,当时中国又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加之作者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这加深了学生对郁达夫心灵世界的感悟,对《故都的秋》情感的把握也由起初的“悲秋”或是“颂秋”,形成了“一曲悲凉的颂歌”的感悟,课堂成了学生精神成长的家园,思想提升的空间,个性发展的平台。

徐立刚,教师,现居江苏赣榆。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秋蝉秋景
摄影·美好安徽
村口那座山
秋蝉礼赞
秋景
蚂蚁和秋蝉
画秋天,写秋景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秋蝉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