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有双刃取其利 合理运用多媒体
2013-04-29吴海军
最近听一节公开课,教师上的是《史记》中的名篇《鸿门宴》。该课重点探讨文中刘邦、项羽双方阵营主要人物的对比艺术。课堂设计目标明确,内容紧凑,重点突出,亮点鲜明。但是在分析刘邦、项羽两位英雄人物形象时出现了一段小插曲。教师提问学生谈谈刘邦、项羽两位英雄人物形象。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刘邦一看就不是好人。”老师问:“为什么?”学生指着多媒体投影仪上的刘邦、项羽图片,理直气壮地回答:“你看图片上刘邦的眉、眼之间,一副奸相;而项羽长得高大魁梧,充满英武之气,尽显大丈夫的豪情。”课堂顿时爆发出一片哄笑。教师忙不迭地解释:“刘邦、项羽长什么样,我们都没见过。这只我是从电影上直接截取出来的图片。”
这让我想到了课题多媒体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引起一些教育专家、教师的重视。尤其是大型公开课,少了多媒体似乎就“观念落后”,“没能把握新课标”。因此,公开课用课件俨然成了不成文的潜规则。于是,几乎所有的大型公开课上都清一色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且课件制作得都很漂亮、美观,出现为了突出“整合”而片面追求音像效果的现象。
客观地说,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如直观、形象,利于互动,有助提高课堂容量等。但事实上,有多少教师敢于承认自己课堂上的多媒体都是有效教学内容呢?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可谓一把“双刃剑”,有利亦有弊。处理不好,弊大于利。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的个体之外,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就呼吁“应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他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与受训,这应成为一条原则”。就语文学科而言,更是如此。课堂关注的应该是文本解读,是体悟领会,唯此才能体会隐于字里行间而“难与君说”的“妙处”。这必须通过教师指导,引领学生感悟,方可逐步实现。就“鸿门宴”课堂上所使用的图片而言,对学生就是一种误导,产生了先入为主的直观印象。而这,原本应该由学生通过品味内涵丰富的语言、高妙的技巧来体现。文中值得学生品味的地方俯拾即是,例如项羽一句“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无意害人而致人死地;后文“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与此呼应,展现刘邦当机立断又为人心狠的特点。这些内涵,须经学生的想象、揣摩,进而领会,远非几张图片或是一段电影片段所能直观替代。
著名特级教师郭志明在《有一种落后叫先进》一文中提到一个案例:一个乡村小学老师教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先让学生说了几个生活中的长方形,然后,只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长方形,告诉孩子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即“面积=长×宽”。学生懂了。老师就不断变换数据直到学生都能熟练计算。然后,老师带学生来到室外,让他们计算乒乓球桌面、黑板报板面、宣传栏栏面等的面积,学生运算起来得心应手,脑中的感性印象也非常深刻。而另外一所实验小学老师则先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打上一个小正方形,告诉学生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一个一个小正方形打上去,慢慢延展出一个长方形,推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整堂课,花了很长的时间去铺垫、演示,再加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看上去是在处处体现课改精神。对此,郭老师却提出,“何必要给一个长得很精干的小伙子套上一件臃肿的外衣”?
其实,课堂,最终还是应该以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念为目的,而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内容。课堂上要讲究教学形式,但必须把教学形式与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形成一种多向的交互作用,形成一种创生能力。事实上,“课堂涵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命”。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科学理念,公开课执教者需要做的就是学习、内化进而运用这些理念,以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出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平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反之,如果对新课程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领会,就会使得部分教师的课堂出现貌似贯彻新课程理念,实则与新课程理念相左的现象。
吴海军,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