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家琨和他的“设计说明书”

2013-04-29倪正心

设计 2013年8期
关键词:刘家建筑师文学

倪正心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作家刘家琨的文学情怀对于建筑师刘家琨的建筑作品的影响,尝试建立文学情怀让他的作品易读性有所缺失——即大众需要手持一本“设计说明书”才能了解其作品内涵——的结论。并尝试放眼当代中国,将这一现象与当下不同中国建筑师各异的建筑实践相联系,提出对于当代中国建筑易读性的反思。

关 键 词:刘家琨 建筑 文学 当代 大众 建筑易读性

引言

对我个人而言,(设计建筑和写小说)是同一件事情,就想表达这个或表达那个,它们是一个整体。

——刘家琨[1]

刘家琨的好友翟永明在其个人随笔中写道,“刘家琨是中国唯一游走于文学与建筑之间而能自由来去的人”。[2]

所以 ,在谈论刘家琨的时候,文学是一个无法抛弃的话题,抛开文学谈论他的建筑是不完整不合理的,更是不礼貌的,他建筑上绝大多数的空间细节都带有叙事性,用现实的立场娓娓道来地表达设计者的观点。在他的作品中,漫游建筑的过程与体验变得尤其重要,就像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信息需要由读者自己深入地琢磨消化。有些晦涩懵懂有些平铺直白,有些甚至需要借助注释和作者的说明,然后便有了醍醐灌顶的效果,有时甚至能有感而发,一篇读后感便一蹴而就了。

但是,似乎就是这样的文学性场景表述,在体现“微小叙事性”的同时,也让建筑镀上了一层刻意谋划过的痕迹。这种痕迹让思考产生了延后性和不确定性,建筑的易读性逐渐丧失。

说明书的产生:文学情怀与建筑易读性的丧失

1994年是一个转折点的,作为作家的刘家琨的消失和作为建筑师的刘家琨的复活。但文学似乎一直未有远离刘家琨,在他的任何作品中,建筑和文学似乎一直是并行的,文学上的好恶和修养都体现在了他其后多年的建筑审美和价值取向上。

在“高地”一文中,他写道:“人们在高地上的建造是湮灭还是长存,取决于人自己,取决于高地在千秋万代中形成的生性。建筑与土层岩脉的关系,犹如牙与牙床的关系。”[3]这应是他最早的关于其“此时此地,处理现实”[4]的观点的表述。“此时此地,处理现实”,从大处说是作家/建筑师对于作品的时代性和时代批判性的自我道德要求;从小处说,是文学作品/建筑作品把读者/使用者“强行”带入作品创造者精神世界的投射中的创造意图。而当刘家琨尝试成为“建筑师里最好的作家”时,在这大小两个方面,尤其是其中的小者,他的文字建筑便比其他建筑师的作品更加模糊、深邃而晦涩。笔者尝试通过他的作品来阐述这种文学取向和随之带来的易读性丧失。

以胡慧珊纪念馆为例,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建筑单体,和512纪念馆及刘家琨自己设计的官方地震馆形成强烈反差。作为一个普通参观者,在没有设计师的解说下,对于这个小纪念馆的感受,以及刘家琨本人的,带着写作者叙事腔调的说明,两者放在一起,可以对比的概括为:

当让我们回头看他第一个建筑作品,日本雕塑博物馆的设计竞赛方案时,这种“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难以解读设计师意图”的感受更加明显:

一个方形的博物馆体量坐落在岸边,涨潮的时候海水将其吞没,退潮时建筑浮出水面。任何人都可以理解建筑师将时间与空间联系在了一起,从过去、现在隐射到未来,契合博物馆的立场与主题。但是其中的“潮水是呼吸的”以及“水沿着海滩的确如呼吸般舒缓地漫过平台”[10]这样的带有明显个人想象的意境式画面,以及“不仅把过去(博物馆是承载历史的场所)拉向现在,同样也把现在沉没入未来,以瓦解‘现在作为时间意义上的确定性。”[11]这样的相关联想,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第一眼就能感受体会到的。

撇开那些玩味的文字游戏——当然,这也是一个文学建筑师最敏锐的出发点和最大的擅长——我们仍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出普通参观者的感受和建筑师所想表达的之间的差距。即便两者最终的目的是一致或者大相径庭的,但参观者的路线必然是线性的,而刘家琨的必然是曲折迂回而充满停留的。如果不沿着他的路线,你将无法看到路途中蜿蜒处的美景和短暂逗留的玄妙美好。

所以,我们能不能这样说,阅读刘家琨的建筑,我们需要一本他开出的“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的内容:刘家琨式建筑指南

1)[成分产地]中部哲学

“玉米的生存策略和稻谷不同:玉米在中部结穗。这样它就既便于承接上部的阳光又便于汲取下面的营养。从而结出一个比挤在顶部结穗的稻谷更大的果实。呆在一个中等地区,挨近自然与传统,同时也看得见国际潮流。也许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中国最广大地区的普遍现实。而不那么容易迷失在超大都市流行主题的幻觉里。”[12]

刘家琨的设计大多在四川。而他的个人生活也多在中国西部和南部。一方面,地域的自然环境对于建筑师的成长无疑是有巨大影响的。另一方面,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的是,地域作为建筑师成长和实践的土壤,它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具有着巨大的反馈作用。从经济发展程度中等的,人文生活闲适的西南地区成长起来的刘家琨,自然是不追求巨构、仪式、宏大、复杂、夸张等等当下中国甚至世界所追求的建筑特质的。他也许确实还念那种看似中庸平淡但却于细处小处流转变化的生活审美。这一审美演变成了他文字的韵律,也演化成了他建筑的主题。

2)[图示导览]游走路径与微小叙事

“小说和建筑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设计,都是一种谋划。”[13]

刘家琨将对文学创作的文字组织和操控完整地运用到了建筑设计中,这种感性的结构糅合对应了建筑内预设的“游走路径”。

“游走路径”就是“人为地预先设置了一条内部空间的行走路线”[14],他存在在建筑师的脑海中,建筑师通过作品上的每处细节努力把这种预设表达给观众。刘家琨用这一路线来组织各种空间和由此产生的体验,即建筑中的“叙事性”。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大部分建筑的“宏大叙事”效果,刘家琨的个人爱好让他的作品叙事性都体现在了不断堆砌的细节上,即一种“微小叙事”。只有通过这种“微小叙事性”的"游走路径",观者才能在刘家琨的建筑中体验到建筑师的主体意志和他对空间效果和体验的预设,一如小说中的叙事结构。换言之,如果建筑的细节没有处处暗示出设计者预设的“游走路径”,或者“路径”晦涩而多样,那么设计者想表达出的清晰逻辑将不复存在。

比如在何多苓工作室里,“室内外的‘游走路径合二为一。从入口坡道开始,盘绕天井四壁而上的路径转变为飞廊穿破天井、入口大厅的顶部和外墙后急促而下,终止于河边的观景平台。这一‘游走路径一气呵成,它在围绕四壁穿越画室、并经过书房等房间时,由于高差被分为一些不等的台阶,使人难以感知所处的楼层。但在‘游走路径以接近对角的方式穿越天井时,便可以清楚地判断此刻正好在二层楼面标高上,迷宫化的空间和路线由于观察角度的突变而顿时变得清晰,使人明白刚才身在何处。”[15]

3)[成因与结果]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间的权衡

“我认为我骨子里肯定有理想主义成分,理想主义是很珍贵的,但我并不知道怎么培养。如果信念足够强大,妥协有时就是一种方法。如果不够强大,后退常常导致崩溃。”[16]

这样一个怀着理想主义成分的人,却在“此时此地”里将自己清楚定义成“直面现实,积极应对,尽可能的使用有利的条件和不利的因素都转化为设计的依据和资源”[17]的人。

那么,能否这样看待刘家琨这种文学情怀的建筑创作:一种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间权宜下的产物。保留了自主的文学浪漫,但用感性的方式在理性的作品中努力体现。这样矛盾下的权宜之计,让建筑失去了个体的“拙”与一目了然,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人为的精心谋划的过程性产物,但这种谋划却进一步推动了观者的深刻思考,从而感受到隐藏在浪漫包装背后的强烈的“当下性”和“现实性”,这是刘家琨建筑的一大特色。

4)[背景参考]不断摸索的建筑实践

刘家琨的建筑风格似乎没有定型,这一特点也让他的作品变得复杂。他似乎一直处于不断颠覆前者不断重新塑造的过程中,从最初素混凝土的运用展现对安藤忠雄的致敬,到犀苑休闲营地与巴拉干建筑的形似,到资源利用态度上对西扎的跟随,然后他慢慢超越了学习的阶段,走上家琨式的地域主义实践之路,一条多变的,不断探索,不断思考社会发展变化的“此时此地”下“处理现实”的道路。这样对于现实的关照,作为“批判性”的体现,已经超过了建筑学自身的范畴。作为一个作家,刘家琨把建筑当做文学,当做对于现实中国社会的回应。他的作品带有的对于社会的反思,无论从作品的主题和立意,还是从空间的组织和感受,都超出了对于建筑实践自身的理论追求,而是尝试把建筑师如同作家一样,作为社会的良心,提出道德上的要求。而这样的道德意境,对于普通的参观者或者使用者,便愈发难以理解。文学作品毕竟是没有“功能”的,它是思维的产物,也为思维而服务。但当建筑师把建筑作品也作为理想传播的途径时,而又没有前因后果、起承转合的说明,巨大的信息自然会使得使用者和旁观者觉得难以承受和理解。

5)[注意事项]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

本说明书只在研读了刘家琨作品与相关的言论的基础之上,站在大众的立场,泛化地试图对刘家琨的建筑思想、建筑策略以及建筑实践给予一种补充说明,从而成为读者阅读刘家琨建筑时的一种扩展读物。它只能为其作品做一种笼统的参考,有鉴于刘家琨建筑作品如同小说一般,各有自己独特的物质功能约束与社会影响目标,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给每一幢建筑单独编写一份说明书。而其中,必然有几份将会是复杂而精细的。

说明书的未来:个人的建筑还是大众的建筑

不仅是刘家琨,中国当代很多建筑师都不仅把自己看成一名单一的“建筑师”。王澍在得奖后的采访中一直强调“我是个文人,做建筑是我的情趣。”,他将自己的作品评价为“它像生活本身一样复杂、深厚,不是表面看的那么简单。”[18]

刘家琨、王澍、张永和等在文化层面上体现当代中国建筑师异于西方的“中国性”,对传统文化的追随,对文学叙事的运用,对艺术的修养,在他们的每个作品中都有所体现。王澍寄情山水,刘家琨醉心文学,这些“爱好”的确让他们的建筑作品更为生动和深刻,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然则回到大众的层面,不是每个人都看过倪瓒的山水画从而理解王澍的空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高地》从而理解刘家琨的平面。国家的教育体制注定了传统文化普及的力不从心,改革开放后的市场与择业确定了国文的弱势地位。再小众的建筑,也需要面对社会,难道每个观众在欣赏这样的建筑的时候,都要事前研习一本“建筑设计导览手册或说明书”?就像在风景名胜前拿着一个audio guide驻足良久然后会心一笑?

中国也有直白的大众的建筑,那些建筑无所谓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它们有些更关注使用性,有些更关注趣味性,但是他们比起前者,似乎就变得不那么“出色”,因为它们缺少了“中国性”。在此,“中国性”似乎与“民族”、 “传统”、 “文化”、 “个性”、 “使命”等同了,似乎这便是最简便的让中国当代建筑师区别于西方建筑师的策略。

王澍的得奖撇开市场运作和其他因素,似乎肯定了这种策略――不可否认,这在当下环境下的确是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在后普利茨克时期,我们是不是还将秉持这种“文人情趣”的“中国性”,继续制造一个又一个建筑师个人趣味下的、远离大众的、需要建筑设计说明书的、但标榜着“本土关怀”的作品,还是转而研究如何设计出通俗易懂但也属于中国的东西呢?

参考文献

[1] 彭怒,本质上不仅仅是建筑--评论刘家琨

[2] 程思远, 刘家琨:世界是平的吗?,2011, 中华建筑报

[3] 刘家琨,"高地",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原载于《青年作家》,1984/5

[4] 陈浩,此时此地—解读刘家琨的建筑,2008-03,建筑知识,

[5] 刘家琨 建筑与微小和宏大间,Esquire,2010-05

[6] 刘家琨,"灰色猫和有槐树的庭院",《文学院丛书》小说卷2,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7] 刘家琨 建筑与微小和宏大间,Esquire,2010-05

[8] 刘家琨 建筑与微小和宏大间,Esquire,2010-05

[9] 刘家琨 建筑与微小和宏大间,Esquire,2010-05

[10] 翟永明,《纸上建筑》,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第一版

[11] 彭怒,本质上不仅仅是建筑--评论刘家琨

[12] 刘家琨,我在西部做建筑,时代建筑,2006-04

[13] 刘家琨:建筑不是我的自传,城市画报

[14] 彭怒,本质上不仅仅是建筑--评论刘家琨

[15] 刘家琨,"叙事话语与低技策略",建筑师,Vol 78

[16] 刘家琨:建筑不是我的自传,城市画报

[17]刘家琨,《此时此地》,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年09月出版

[18] 郑琳,我是个文人,建筑是种情趣,钱江晚报,2012-03-09

猜你喜欢

刘家建筑师文学
胖胖的“建筑师”
我们需要文学
羽翼
Natural ventil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in Hong Kong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当建筑师
My Summer Holiday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我与文学三十年